第1篇 超越愉悦原则
【三颗钻专家伴读】
超越愉悦原则
李孟潮
弗洛伊德在《超越愉悦原则》中提出,他要建立一个元心理学模型,包括地形因素、动力学因素、经济因素三大方面。元心理学,也有人翻译成“心理玄学”,大体意思是研究心灵的本体和基础结构的学问,到最后变成了心灵哲学。
Ⅰ
弗洛伊德首先提出,人们理所当然地以为,心灵活动受到愉悦原则的驱动。他引用了费希纳的观点,简单总结为,稳定即是愉悦,平衡即是愉悦。但接下来,他指出这一认知实际上并不正确。常识告诉我们,心灵活动不总是带来愉悦,而且恰恰相反,我们总是能从中感受到苦涩。
为什么人生的滋味,苦多于甜呢?
弗洛伊德用临床经验回答了这个问题。第一个临床经验,就是“现实原则”。
简单地说,就是一个人有欲望,但是现实环境不允许,所以他必须延迟满足自己的欲望,这时候他就要使用各种防御机制或者应对方式,比如克制、利他等。
接着,弗洛伊德指出,不快还有另外一种来源,就是压抑作用,或者说潜抑作用。
我们应当看到,压抑作用和现实原则是一体两面,本我的愿望没法在现实中满足,为了在现实生活中存活,就需要使用压抑这种防御机制。
弗洛伊德认为,现实原则+愉悦原则+压抑作用已经可以解释大多数不快感和厌恶感的来源。
如果到这时候,你已经被一堆术语砸晕了头,不要惊慌,不要恐惧,就是这样。弗洛伊德这三篇文章,是写给他的精神分析战友们,尤其是荣格等人看的,是默认读者已经了解这些术语内涵的。
Ⅱ
弗洛伊德在这一节研究了创伤后应激障碍。他发现一个现象,患者会做噩梦,噩梦中会反复出现创伤场景。这个现象撼动了他在《梦的解析》一书中的假设,即梦是愿望的满足,所以他假设做梦可能代表一种受虐倾向。
接着,他突然转变话题,介绍了他见过的儿童玩的一种重复游戏。他要证明,无论在临床心理学还是发展心理学中,我们都可以看到一种“强迫性重复”的现象,人们把这种现象叫作“作死”“屡教不改”“顽固不化”。为什么会有强迫性重复这种现象呢?因为存在死之本能。
他在本节最后提到了悲剧这一艺术游戏。他认为悲剧是成人的游戏,目标是观众,悲剧使不愉快的事物变成回忆,带来美感的满足,且可以用愉悦原则来解释。弗洛伊德之所以提到悲剧,还有更加深刻的意义。精神分析发展到最后,是让个案能够接受人生的悲剧性。此外,一种心理疗法,想要帮助人们接受人生的悲剧性,就必须具有艺术性,所以精神分析的治疗,总会要求个案写梦日记,并需要常年坚持。这些梦日记其实是一种写作治疗,是一种艺术创作,相当于写自传。
Ⅲ
弗洛伊德总结了自己的精神分析技术三阶段:
第一阶段,治疗师直接把分析假设报告给个案;
第二阶段,让个案自由联想,自己回忆;
第三阶段,把治疗关系的分析列为治疗的重点,具体来说就是分析移情和分析阻抗。
弗洛伊德提出死之本能之前,先绕了个弯,他说有些强迫性重复现象其实是可以用愉悦原则来解释的,他列举了一些临床现象加以证明,最终小心翼翼又无比自信地假设:“心灵生活中确实存在超越愉悦原则的强迫性重复。”
Ⅳ
弗洛伊德开始论述“心理装置”这一概念,这个词现在我们基本不用了,因为其内容已经包含在当代的“认知心理学”和“神经生物学”之中。
他回顾了自己在《梦的解析》中曾经论述过的心理装置,又试图把自己的理论和他学到的细胞生物学理论联系起来。这一整套理论,非常接近于认知心理学中有关记忆和注意力的内容。心理功能的基础,恰恰在于记忆和注意力。没有记忆,也就无所谓爱恨情仇、情结和无意识,而注意力就像导读“精神分析心理结构冰山图”中的太阳,它照到哪里,哪里就变成意识的、可觉知的内容。
我们可以从中提炼出以下要点:
第一,记忆是神经细胞的功能进化产物。
第二,时间是一种记忆功能。如弗洛伊德所言,无意识中没有时间,不存在时间先后,也不因为时间而改变。了解到时间是一种认知功能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人超越死亡焦虑,因为没有时间,就没有生死。
第三,愉悦和不悦的刺激信号传导过来后,心灵系统倾向于关注不悦的信号。换句话说,只要你大脑里还长着神经细胞,你就具备“记坏不记好”的倾向。
第四,“人们倾向于认为它们来自外部世界(而非内部世界),这样才能使用对抗刺激的抵御力来对付它们。这就是投射(Projektion)的起源,投射在致病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这两句话非常重要,简单地说,叫作“万病归心,心即是投射”。
心理治疗不是生理治疗,更不是物理治疗。治疗师和个案需要意识到心理疾病痛苦的根源在于记忆系统,在于患者把属于内心的痛苦,投射到外在世界,然后去控制外在世界。
弗洛伊德试图建立一个创伤心理学模型,他根据创伤后出现的噩梦,假设有超越愉悦原则的东西存在,它们就是涅槃原则以及死之本能。
在这一节的最后,他又补充了两点:(1)创伤梦并非基于愉悦原则,也不是生之本能的满足;(2)创伤会引发性兴奋,按照今天的观点,应该说创伤会导致大量内啡肽释放。
Ⅴ
这一节会让不少读者感到头痛,因为弗洛伊德希望把他在《癔症研究》《梦的解析》两本书里面的模型,和他现在建构的模型结合起来。比如开头两段,如果用现在的理论来说就变成:多巴胺和内啡肽在释放后,如果和其相应的受体结合,就可以产生愉悦感。
他开始正式提出死之本能的概念,他宣告,生命的目标就是死亡。
他提出自我保护本能与死之本能的关系。既然死之本能万岁,为什么要自我保护呢?弗洛伊德假设,自我保护本能让人自然死亡,按本我设计的路径去死,而不是自杀。
但是他又说,其实这也不对,性本能就不一样。比如,生殖细胞一代代往下传,几乎可以说是永生了。
为了自圆其说,他提出了双本能说,即生之本能与死之本能一个向前一个向后,是一种辩证运动。
最后,他好像突然开始与人辩论,大意是说,追求完美、超越自我这种本能并不存在,因为不是所有人都有这种需要,而如果有人有这种需要,那有可能是他压抑过度了。
弗洛伊德其实是在批评阿德勒与荣格,他们都受到尼采影响,认为人有一个成为独一无二的个体的超越意志。
Ⅵ
弗洛伊德再次阐述双本能理论,这次他又引入一个术语“自我本能”。他想说明“自我本能=死之本能,生之本能=性本能”,从而厘清他的术语系统。事实上,弗洛伊德的很多概念,在不同时期的文献中,其内涵和外延不尽相同。
他甚至提出生殖细胞和肿瘤细胞都是自恋的,因为它们要把力比多(生之本能)保持在自我中。由此可以看出,弗洛伊德想把生理学和心理学合二为一,这种尝试在他思想发展的早期非常明显,但是之后他逐渐把心理学分出来。
他开始重新阐述精神分析心理病理学,简单表述如下:首先,有生之本能的能量投注在自身,形成了第一种爱的形式,弗洛伊德称之为“自恋力比多”,我们在导读中称之为“自恋之爱”。其次,这种爱的能量必然要投注到外界,这称为“客体力比多”。弗洛伊德认为,自恋力比多体现了自我保护本能,客体力比多体现了性本能(现在被称为生之本能,后来在其他著作中他又把生之本能改为爱本能)。这两种能量流向的冲突,构成了神经症的内核冲突。
他列举出施虐—受虐这个现象,佐证了爱情中的爱恨交织,是本能中的生、死矛盾的此起彼伏。在他新一轮的论证中,他把死之本能的运作原则命名为“涅槃原则”。
接着,他开始证明性本能也有强迫性重复的特性,最终引出另外一个假设:生命体最初是分裂的,然后通过性本能重新聚合为一体。
这一节存在重复论证的问题,弗洛伊德对性本能具有的强迫性重复现象进行了二次论证。他还在最后来了一段自问自答,他代表读者提问:“你自己相信不相信你的理论啊?”这样的自我设问有些读者可能觉得多此一举,但在专业研究者看来,这体现了弗洛伊德非常好的自我反思精神。
Ⅶ
弗洛伊德想再次总结他的理论假设,但在最后一段他又突然冒出一句话:愉悦原则也是为死之本能服务的。这似乎又让他有些思绪混乱了。
弗洛伊德死后,一些精神分析专业研究者对《超越愉悦原则》进行了解读。对于非专业读者而言,可以参考大卫·林登所著的《愉悦回路:大脑如何启动快乐按钮操控人的行为》一书,其中既介绍了大脑的愉悦脑区和传导回路,又介绍了人类各种成瘾行为的来源,也部分回应了弗洛伊德当年的理论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