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图书官修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导论

在中国传统文化遗产中,没有什么能够和图书相提并论。因此,人们往往将其视为民族文化的体现。在古代,官修和私撰作为图书编撰的两大组成部分,对图书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中,官修又以其独特的运作形式和政治影响占据重要地位。2014年12月,拙作《中国图书官修史》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其中对官修图书的定义进行阐释,并对中国古代官修图书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最后总结和归纳官修图书的特点。然而,囿于篇幅所限,对明代官修图书问题阐述得比较粗浅。本书虽然抽取了前作部分内容说明明代官修情况,而大部分内容创新仍是本书所独具,在此加以说明,请读者理解。

本书是笔者在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的博士毕业论文基础上形成的。2011年3月论文外审时受到三位专家的鼓励,5月答辩时,参与答辩的专家有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王子舟教授、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程焕文教授,以及本院的彭斐章教授、陈传夫教授和肖希明教授,获得五位专家一致好评,得以全优通过。到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工作后,曾有将其出版的念头,因本院历史学专家陈尚胜教授指出其中仍有些许不足,需要以问题意识进行理论阐述才适合出版,鼓励我在官修图书这一领域继续挖掘,做成一枝独秀。然而,我才疏学浅,在看了大量历史著作之后,觉得小文和它们的差距太大,而又不知道如何提升,几次提笔修改,每每都因故搁浅。如今想来,仍然觉得愧对陈老师的厚望。

与其他朝代相比,明代官修成就稍显逊色,缺乏诸如《永乐大典》之类的知名著作。但是,明代是雕版印刷的黄金时代,刻书事业的发展需要丰富畅通的稿源,客观上促进了图书编撰的发展。再者,明代是中国历史上封建专制强化的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统治者极其重视图书的思想教化和文化统治功能,实行了一系列特殊政策来推动图书出版事业的发展,这就使得明代官修图书继宋元之后得到充分的发展,与其他朝代相比政治色彩更为浓厚。为明代官修图书正名,正确认识其在中国官修图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是学术界需要做的,也是本书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本书荣获山东大学“考古与历史学一流学科建设”优秀学术著作出版资助项目,得到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各位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出版前,我的硕士生温晓晨、范珑瀚帮助查对引文、订正讹误。在编校过程中,有赖于中华书局的编辑朋友和外审专家鼎力襄助,书稿日臻完善。在此一并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