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的琐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3章 告别了煤油灯

来电了!村庄里的男女老少齐声呐喊。

大人们笑得两眼眯成了缝,露出了雪白的牙齿。小孩们高兴得欢呼雀跃,一蹦三尺高。

顿时,全村电灯辉映,天黑如昼,正厅坪前一盏大灯更是亮得像太阳般耀眼夺目而光芒四射。

大家聚集在一起,议论纷呈。

有的说,我们从此告别煤油灯,但不能忘记煤油灯曾经为我们的生活提供过很多的便利。

煤油灯在我们那开始叫洋油灯,是因为煤油叫洋油,当时我们的煤油是飘洋过海来的。

煤油灯街头商铺有卖,但有些人家买不起,就利用废弃的墨水瓶制作。在废弃墨水瓶里倒入煤油,在墨水瓶盖上面戳一个小孔,选择优质的灯芯草,一端穿出盖孔,一端插入煤油中,灯芯草会自动吸油,点燃盖上灯芯,火焰会摇摆着尾巴翩翩起舞。

煤油灯是我儿时的伙伴。夜晚,四方马蹄饭桌上,放一盏煤油灯,灯光熠熠,我伏案低头作当天学校布置的作业。入睡前,我坐在床上,床头放着一盏煤油灯,我捧着一本课本孜孜以求地读着当天学的课文。隆冬时节的傍晚,我们围在火炉旁,窗台上放着一盏煤油灯,借着灯光聚精会神地听着大人们的谈笑人生。

煤油灯是一个时代的产物,也是一个时代的重要里程碑。

别了煤油灯,迎来了新生活。

一九六八年秋季,具有前卫思想的生产队长决定架设电杆,引电入村,让电灯给村庄带来生机勃勃的色彩。

对于一个没有任何经济来源的农村来说,引电入村还是比较困难的。咋办?自力更生。电杆没有,从自留山上砍树,电线没有,发动村民到附近厂矿检废弃铝线拼接。没工程师,请在三厂工作有电的知识的村里姑爹。大家干劲热火朝天,每六米远挖一个电杆孔,竖起一根杂木树,高三米,足足竖了一百根,里程三公里,历时两天半。拼线拉线三天就完成了。

挨家挨户装灯座,布设电线,全靠村里的那位姑爹。他性格豪爽,乐于助人,热心公益事业。每家每户他都串到了,爬梯子,仰头,抬手,比试合适的位置,拧螺丝,剥电线,动作是那样流畅谙熟,完全展示了他的八级电工技师的高超手艺。他利用下班后的空闲时间,足足地干了一个月,才把每家每户的灯具装好。他没要一分钱,有时在别人家一口水都没喝过。说不累,是假的。他干一会儿就仰仰头,伸伸脖子,扭扭腰,抬抬腿,看得出来,那是头昏脑涨,腰腿酸胀,肩臂疼痛。干时,他都是汗流夹背,疲惫不堪。

只要提到村里通了电,村里的老人们就会念念不忘那位姑爹。那位姑爹让人痛哉。在我们村通电的第二年,他在湘江河里炸鱼,丧失了生命,村里的人个个哭着喊着前往悼念。

村里一位有才的读过初中年轻人拟了一付挽联送给了那位姑爹。胸怀坦荡身先逝,挚友哀伤,苍天洒泪。留得香魂世上醇,群贤仰慕,大地垂青。挽联深表了全村对他的深厚感情,也是他的真实写照。

帮助我们告别煤油灯的人走了,后来我除了没有忘记这位走了的姑爹外,另外对煤油灯也别有一番情感,对它情有独钟,每当见到有新颖的精致的风趣的煤油灯,我都会买下来,收藏在那,作为纪念,因为他为我的人生做了太多的付出。煤油灯,你就在我的记忆里在我的怀念里在我的收藏中生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