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大凉山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原来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其他人是这样的。

为了感受这趟连接大山内外的“小慢车”,摄制组一行从南京出发,特意取道成都,再开车来到位于乐山市金河区的“关村坝站”。

这是中国第一个修建在隧道中的火车站,由于地势狭窄,站台两端都连着隧道,火车停靠站台时,有一部分车身还在隧道里。下车的旅客,得从隧道中走出来。“小慢车”在这里停靠三分钟,一天只有一次。

中午十一点,随着一阵汽笛声,绿皮列车出现在隧道中。时间紧迫,车站又隐藏在这大峡谷中,很难找到,竹内亮差点没赶上火车。

上车前也没人卖票,据说是上了车再买票。在大城市里待惯了的竹内亮,感到新奇,他饶有兴致地打量着车上的“彝族文字”。在凉山,随处可见和汉字对应的彝文标识,路牌上,宣传横幅上,街边建筑上。同样的内容,彝文和汉字的个数并不相同,彝文像是符号和字母的组合。

竹内亮乘坐的这趟车是返程列车,老乡们估计已经卖完了鸡鸭鹅猪,车厢里并没有出现传说中的动物园场景,但有成筐的葡萄。

“小慢车”——5620/19次

竹内亮是个自来熟,用熟练的汉语问坐在葡萄筐边的彝族小伙:“可以给我吃吗?”小伙爽快地答应了。借着话头,他和小伙一家人聊起天来。他介绍自己是日本人,为了证明身份,还展示了日语技能。满脸笑容的彝族小伙面对人生中遇到的第一个日本人,笑着说:“日本人太坏了。”竹内亮哈哈大笑道:“不能这样说,哪个国家都有好人和不好的人。”两人隔着车厢过道开心地握了握手。

这是时隔十多年,竹内亮又一次来到大凉山。

时钟倒拨回到2010年,竹内亮和团队来中国,拍摄系列纪录片《长江·天地大纪行》,他用了一年时间,拍摄长江沿岸人们的生活。从长江源头到最后一站上海,走了六千三百多公里,其中就包括在长江中上游的大凉山。

火车进站

火车上成筐的葡萄

在《长江·天地大纪行》中,拍摄团队展现了凉山特有的文化,比如泸沽湖畔的摩梭文化。那里的村落延续着母系氏族制,一般是女性赚钱养家,婚姻方式是“走婚”——夫妻只有晚上住在一起,第二天一早丈夫便回到自己家。那里因此被誉为“女人的天下,男人的天堂”。

那时当地的旅游业刚刚发展,片子里介绍了一位原本在北京酒吧驻唱,后来回到家乡做导游的摩梭姑娘。这里山美水美,清澈的泸沽湖水,甚至可以直接饮用。但姑娘依然向往大城市,因为她不喜欢走婚,她更想和心爱的人结婚,终身相伴。

纪录片《长江·天地大纪行》剧照

这部纪录片如今在中国的网站上也可以看到,有网友留言感叹:“这感觉很奇妙,原来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其他人是这样的。”

不过,那次拍摄经历让竹内亮如今仍心有余悸。路况不好,也没有护栏,一些路段紧邻着悬崖,一不小心就可能掉下去。有些地方没法开车,他们只能骑驴过去。他印象中的大凉山相当贫穷,山里的居民穿着有民族特色的服饰,过着很原始的生活。因为当时还没有无人机,为了拍摄广袤无际的农田,拍摄时还邀请了一位装备酷炫的飞行摄影师,乘坐滑翔伞进行航拍。

拍摄之余,很多中国人问竹内亮:山口百惠怎么样?高仓健怎么样?他意识到,中国人不了解日本,对日本的印象还停留在过去。他萌生了一个念头——以后要把日本的现实介绍给中国人。

在和南京姑娘赵萍结婚后,竹内亮对中国愈发感兴趣了,想搬到中国生活的念头挥之不去。终于,他说服了妻子,在2013年移居南京。

来中国的这几年,他拍摄了纪录片《我住在这里的理由》。截止到今早,这部纪录片已经持续更新六年多了,总播放量超过4亿次,B站评分9.8分。每集长度为十到二十分钟,内容多是中国人和日本人互相扶持、一起生活的故事。

有粉丝因为他的片子发出这样的感悟:“细碎的细节铺在你面前,感觉大家都在很认真地生活,虽然生活方式不一样,但都在努力地活着。”

十年间,他的想法也发生了改变。十年前来中国,他觉得中国人太不了解日本,想拍片子向中国人介绍日本。十年后,他意识到日本人根本不了解中国,他要拍片子向日本人介绍中国。

他在2021年出版的《竹内亮:镜头下的真实中国》中提到,日本老百姓对于中国的喜恶程度,大概是一比三比六。有一成的人了解中国,会客观评价中国;三成的人讨厌中国,说什么也没用;六成的人摇摆不定,印象稍偏负面,是未来可以“争取”的一部分人。

竹内亮希望通过纪录片,展示多样、真实的中国,消除偏见,让日本国民不再被有目的性的媒体报道误导。

2020年,竹内亮拍摄了《南京抗疫现场》《后疫情时代》,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题材和机会,还有志同道合的年轻人。其中一位,叫徐亮。

纪录片《我住在这里的理由》第三季 海报

纪录片《后疫情时代》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