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超入门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1 时代呼唤Web 3

从信息技术发展规律来看,时代要进步,就一定需要Web 3的出现。

中国有句古话:“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不会重演,但总是惊人的相似。要判断未来的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必须先深刻了解其发展历史,并总结其演化规律,在此基础上,方能做出理性判断,从而真正理解Web 3到来的必然性。

1.1.1 信息技术发展脉络梳理

加密基金Placeholder的合伙人Joel Monegro在“信息技术市场周期”一文中,回顾了自计算机诞生至今80多年的信息技术发展史。Monegro在文中指出:

“信息技术发展史是一部建立垄断并不断打破垄断的周而复始的历史”。

从20世纪50年代起,每一个20年都会诞生一项伟大的技术,一些为技术普及实施标准化的企业迅速崛起并扩张,成为巨头。然后,在下一个20年,伴随着新技术的诞生,旧的巨头被颠覆,新的巨头出现,形成新的垄断。这个过程不断交替,往复发生。信息技术发展历程如图1-1所示(Facebook已于2021年更名为Meta)。

图1-1 信息技术发展历程图

1939年,世界上第一台现代计算机ABC(Atanasoff-Berry Computer)问世,正式开启了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新信息技术时代。在接下来的80年间,IBM、微软、谷歌、亚马逊这些公司悉数登场,在不同的时代扮演着巨头的角色。

1.硬件时代

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蓝巨人”IBM借助计算机制造标准化主导了整个计算机硬件时代。但是,由于硬件开源运动的发展,在软件时代,IBM让出了巨头的位置。

(1)IBM的崛起

在ABC计算机推出后数年,市场上相继出现了一大批采用真空管技术制造的计算机,它们被称为“第一代计算机”。这些计算机体积大、占地广、耗电量高,而且运算效率低,编程非常复杂。

晶体管发明后,逐步取代真空管,应用于计算机制造当中。1958年,IBM率先推出了全球第一台全部使用晶体管的计算机RCA501型。此后,IBM依靠晶体管的标准化大幅降低了计算机制造成本,开启了迅速扩张之路。

早在1953年,IBM就进入了计算机硬件市场,当时推出的计算机是IBM650。但是,IBM650需要按照客户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因此费用昂贵,难以快速向市场普及。后来,IBM推出了System/360,这是一个可互换组件的模块化平台。通过这个标准化的平台,IBM可以快速设计和制造通用型计算机,而且售价更低。

因此,在整个20世纪60年代,System/360几乎成为计算机行业标准。借助这一优势,IBM快速抢占市场,奠定了它在计算机硬件行业无可撼动的“巨无霸”地位。

(2)IBM的“退场”

1971年,英特尔(Intel)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商用微处理器4004。微处理器将计算机的运算单元和控制单元统一放在一块集成电路上,并与计算机的其他部件独立开来。微处理器4004的诞生彻底改变了用户对传统计算机的认知,计算机不再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而是可组合的模块化设备。一个微处理器,再加上一块数据存储器、一个键盘和一个数码管,就可以组装成一台完整的计算机。

从某种意义上讲,英特尔推出的微处理器推动了计算机硬件的开源革命。用户在拥有CPU的基础上,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随意搭配不同的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与晶体管的标准化类似,英特尔主导了微处理器的标准化,从而降低了计算机的制造成本。

20世纪70年代末,市场上掀起了利用标准配件组装计算机的热潮,大量的新兴计算机制造商诞生,它们为用户提供更便宜、更小、更快速的计算机。1980年,IBM被迫推出采用英特尔处理器的IBM个人计算机。尽管此举获得了短暂的成功,但是市场上已经出现大量的同类产品和厂商,IBM在个人计算机硬件领域的优势不复存在。至此,IBM在全球信息技术领域的巨头地位开始动摇。

2.软件时代

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微软借助操作系统标准化主导了整个软件时代。但是,由于软件开源运动的发展,在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微软让出了巨头的位置。

(1)微软的崛起

20世纪70年代,随着个人计算机(PC)的大规模普及,市场对操作系统的需求激增。微软抓住时代机遇,与IBM建立合作,并推出标准化、可兼容的Windows操作系统,一举打开了市场。

当时,包括IBM在内的计算机硬件厂商们都在为如何快速抢占计算机硬件市场而绞尽脑汁,而没有充分认识到软件的重要性。毕竟,对于这些依靠硬件起家的公司而言,硬件才是核心业务,它们的思维并没有顺应时代的转变。

Windows系统作为一个标准化的操作系统,几乎兼容当时所有的计算机。同时,比尔·盖茨不遗余力地向计算机硬件厂商们推荐自己的操作系统,给出了极具诱惑力的授权条件,甚至采用了半卖半送的方式。硬件厂商们急于拓展PC硬件销售市场,纷纷放弃自行研发操作系统的计划,选择使用便宜又好用的Windows系统。

值得说明的是,和硬件产品相比,软件产品的前期开发成本很高,但它的边际成本很低。也就是说,随着软件销量的增加,其成本持续降低,甚至可以趋近于零。对于微软来讲,当Windows系统的使用者呈规模化增长时,单个Windows系统的成本呈指数级下降,因此在进行价格谈判时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另外,Windows系统被PC广泛采用的同时,也被广大的用户所熟悉,培养了用户习惯。用户的使用习惯一旦建立,便不容易更改。在这种情况下,应用程序软件的提供商们为了迎合用户,也纷纷兼容Windows系统。于是,在马太效应的作用下,微软的市场占有率急速扩张,成为全球PC软件行业巨头。

在这个过程中,尽管深耕计算机硬件20余年的IBM后期也发力于操作系统,但最终仍然无力回天。在新的软件时代,IBM只能将新霸主的地位拱手让于微软。

(2)微软的“退场”

1991年,莱纳斯·托瓦兹(Linus Torvalds)推出开源操作系统Linux,1994年,Linux发布标志性的1.0版本。

Windows系统是一款商业化产品,用户需要付费才可以使用。同时,Windows是一个闭源软件,由微软团队负责维护。但是Linux不同,Linux完全开源、免费。用户可以在Linux内核基础上进行扩展并随意使用它。

尽管在市场占有率、用户习惯和易用性方面远不及Windows系统,但是,Linux的开放、自由精神以及稳定运行的技术特性不断吸引着爱好者们的加入。Linux自诞生之日起就对微软的商业模式构成了挑战。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个挑战变得越来越严峻。

虽然在PC市场微软仍然具有不可撼动的地位,但在智能手机市场,Android的成功宣告了Linux的胜利。目前,全球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主要由Android和iOS主导市场,而其中Android占据了70%的份额。

Android基于Linux开发,完全为智能手机环境打造。它是一个开源系统,得到了开放手机联盟(Open Handset Alliance)中很多公司的支持。目前,几乎所有的大型手机生产商(苹果除外)都推出了基于Android系统的手机。

很显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不愿意再为软件付费,依赖付费闭源软件获取利润的商业模式正在被时代所摒弃。尽管微软目前仍然是全球数一数二的科技公司,但是它在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浪潮中已经落入下风。

3.信息网络时代

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之初,Google、Meta、Amazon(为方便叙述,本书简称为GMA)通过信息服务标准化主导了整个信息网络时代。由于数据开源运动的发展,在价值互联网时代,它们将逐渐失去巨头的位置。

(1)GMA的崛起

1978年,TCP/IP发布。这是一套全球通用的标准协议,可以把全球不同厂商、不同型号、不同位置的计算机连接起来,并传输数据。因特网由此诞生。

1991年,万维网(World Wide Web)发布,建立了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超文本标识语言(HTML)和统一资源标识符(URL)等一系列标准。这些标准和TCP/IP一起,共同构建了现代互联网的基础。

经历过一轮泡沫后,互联网从2000年开始进入真正的价值增长时期。此后10年,互联网用户数量发生了爆发式增长,从约4亿增长到超过20亿,覆盖了全球约30%的人口。

在信息大爆炸的过程中,互联网上逐渐形成了三大主要应用场景:搜索、社交、电商。这三个场景分别对应用户的三大需求:搜索信息的需求、与他人社交的需求、网上购物的需求。

为了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Google提供了标准化的信息搜索服务,包括标准化的搜索框、标准化的网页排序等;Meta(原名Facebook)提供了标准化的社交服务,包括个人资料、聊天页面等;Amazon提供了标准化的购物服务,包括店铺界面、交易流程等。

这一系列的标准化服务大幅降低了用户参与互联网的成本,用户趋之若鹜。与此同时,这些互联网平台也积累了大量用户数据,探索出了数字广告、SAAS服务、增值服务等商业模式,逐步变成了新时代的巨头。

事实上,微软很早就认识到了互联网的潜力。但是,受制于软件思维,微软在互联网领域的尝试未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正如IBM错失软件时代一样,微软也错失了互联网的黄金十年。

(2)GMA的“退场”

尽管当前GMA仍然是当之无愧的巨头,但是,它们的颓势已现。在各个互联网领域不断涌现的数据开源应用在悄然蚕食着巨头们的市场。

在社交领域,Meta、Twitter这些巨头掌握用户数据,使得用户数据面临隐私安全问题,同时巨头们在用户访问时推送大量的广告,影响了用户体验。针对这些问题,诞生了诸多去中心化的社交网络,比如Diaspora。

Diaspora创建于2010年,是最早的去中心化社交网络之一,曾被作为Meta颠覆者而备受关注。

Diaspora网络构建在一系列称作pods的网络节点上,节点托管在PC或者机构主服务器上。这个网络中的每一个节点都可以作为一个Diaspora副本的主机,充当个人网络服务器。网络中的每一个用户都可以选择在自己的计算机上管理一个节点或在已有节点创建账号,并在自己的节点上与其他节点通信。

在Diaspora中,用户完全拥有自己的信息和数据,不受任何公司或实体控制,也不会受到广告干扰。同时,使用该软件的任何服务都是全球免费的。这种模式尽管没有使用区块链技术,但是已经从根本上对中心化的社交平台及其商业模式形成了挑战。

在电商领域和搜索领域,也存在着类似的情况。一些开源的电商工具搜索平台正在悄然生长。

信息网络经过20年的高速发展,已经进入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借助用户数据库牟利的增长方式已经面临发展瓶颈。用户效率提升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越来越关注数据安全和数据所有权的问题,当前的互联网巨头们不得不面对这个现实。

一旦用户拿回数据所有权,Web 2.0时代的互联网巨头们就丧失了赖以获利的根本,它们将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

4.价值网络时代

21世纪10年代至今,比特币背后的底层技术区块链带来了新的价值网络。以太坊提供的标准化智能合约正在开启这个新的Web 3时代。未来如何发展尚不可知,但可以预见,基于价值网络,可以产生很多令人兴奋的可能性。

比特币诞生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际,是技术改变金融的一项重大划时代发明。其背后的区块链技术,使得去中心网络能够传递价值,将推动互联网从信息网络时代迈入新的价值网络时代。

比特币是一个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运行在对等网络上。通过分布式账簿,比特币的每一个节点都可以同步记录每一笔网络中的交易数据,从而实现价值转移。比特币使用区块链技术避免了双花(重复支付)问题的出现,这在技术上是一大创举。

以太坊受比特币启发而构建,于2014年由Vitalik Buterin推出。以太坊旨在改善比特币的可扩展性,打造一个全球性的分布式超级计算机系统。开发者可以在这个系统上构建任何应用程序,通过智能合约与链上数据交互,这也就是当前流行的Web 3概念。

以太坊相当于一个标准化的分布式操作系统,其上拥有一系列通用协议,开发者可以基于这套标准简单、快速地构建分散式应用。由于以太坊提供了一套通用的底层设施,大幅度降低了建立去中心化应用的成本,使得Web 3应用的蓬勃发展具有了极大的可行性。

在Web 3中,应用程序将不再拥有数据,所有用户数据都存储在链上,归用户所有。互联网巨头垄断数据的情况将不复存在,用户能拿回失去已久的数据所有权。

同时,在Web 3中,还可以引入激励机制,建立加密经济体系。用户在激励经济的作用下,具有极大的参与动力,愿意为生态贡献力量并积极参与生态治理。在这个过程中,相当于把Web 2.0时代巨头及其背后资本通过数据垄断获取的巨额利润回馈给了用户。

在价值网络时代,Web 2.0时代的GMA这些巨头们将再次迎来和IBM、微软这些曾经的巨头一样的命运。它们会因为种种原因,比如难以割舍既得利益,又或者是思维模式难以转变,再或者是转型速度太慢,最终在价值网络时代、在Web 3的浪潮中,与用户渐行渐远。

1.1.2 信息技术发展规律分析

通过梳理硬件时代、软件时代、信息网络时代、价值网络时代的发展脉络,可以总结出以下规律。

1.“标准化”是抢占市场的利器

每一个时代的开创者都是抢先通过标准化来降低成本,从而快速抢占市场。

硬件时代,IBM通过推出标准化计算机制造平台降低了生产成本,快速抢占了硬件市场。软件时代,微软通过推出标准化的操作系统降低了边际成本,快速抢占了软件市场。信息网络时代,GMA通过推出标准化的信息服务同样降低了成本,快速抢占了互联网市场。

价值网络时代,像以太坊这样的标准化基础设施,将在Web 3中占据大量的市场份额。

2.“打造闭环”是巨头盈利的手段

巨头占据绝对市场优势后,都会毫不犹豫地整合市场、野蛮扩张,形成封闭的“巨无霸”体系,从而获取巨额利润。

硬件时代,IBM主导了当时的大型计算机主机市场,它的S/360、S/370型计算机独霸企业级市场。同时,IBM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即使创办新公司也保持100%绝对控股。IBM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即获取最大化的利润。

软件时代,微软主导了操作系统市场,它的Windows系统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借助这个优势,微软通过整合应用软件分销业务乃至整个PC软件行业,来追求更高的利润。

信息网络时代,GMA分别主导了搜索、社交、电商领域。众所周知,这些巨头们通过投资、收购等各种手段吞并或者绞杀新的小型创业公司,使自己变得越来越强大。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新的互联网创业公司要想生存必须在各个巨头之间选择站队,以求获得资源庇护。这些巨头试图通过一系列手段让自己变成互联网时代的超级巨无霸,从而获取超额利润。

值得注意的是,价值网络时代,以太坊这类组织的巨头地位是通过用户共识实现的,利润会回馈到每一个持有者手中。

3.“开源”是颠覆巨头的法宝

每一次开源运动都对巨头造成了冲击。尽管不是所有的开源倡导者都会成为颠覆者,开源者本身也并不一定会获得成功,但是他们把巨头的闭环系统撕开了一角,为新时代的到来做好了准备。

在硬件时代,英特尔从CPU进行单点突破,而不是开发整机与IBM正面竞争。事实证明,英特尔的战略是正确的。英特尔把CPU做到极致,然后兼容市场上的其他计算机配件,这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硬件开源的方式。这种方式也使得英特尔在计算机硬件市场取得了成功。同时,英特尔推动的硬件开源运动也促进了个人计算机的迅速普及,为软件市场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软件时代,开源操作系统Linux受到了自由开发者们的强烈追捧。尽管在PC操作系统市场并没有对Windows造成严重威胁,但在智能手机时代,基于Linux内核开发的Android取得了市场龙头地位。同时,Linux的开源精神也对信息互联网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在信息网络时代,不满于巨头对用户数据的垄断,极客们开发出了点对点的开源社交平台、开源电商平台和开源搜索引擎等。它们是对Web 2.0时代互联网巨头们的有力挑战,同时为价值网络时代的到来做好了铺垫。

4.把握住价值转移机遇的公司才能成功

随着时代更替,价值向新的领域转移。新的价值增长点诞生在新兴领域,而不是旧领域。新的创业公司如果能快速捕捉到价值转移,便有希望在新领域超越那些旧时代的巨头。

在硬件时代末期,随着计算机硬件市场的饱和,这个领域的价值增长空间已经变得很小。这个时候,价值开始向新兴领域即软件领域转移。微软快速抓住了这个机遇,成为新时代的巨头。

在软件时代末期,操作系统格局已定,软件市场已经饱和,价值开始向互联网领域转移。这个时候,Google、Meta等公司迅速抓住了价值转移的机遇,成为互联网时代的新霸主。

同样,在信息互联网濒临黄昏的今天,价值已经开始向新的Web 3领域转移。这正是给了Web 3创业者们千载难逢的时代机遇。

5.巨头不可能永远是巨头

一个时代的人,只能做一个时代的事,这句话用来形容信息时代的巨头们非常贴切。

硬件时代的巨头IBM在软件时代不再是巨头,软件时代的巨头微软在互联网时代也不再是巨头。尽管IBM和微软仍然是全球顶级的公司,但是在新的时代,它们的市场影响力明显减弱。

IBM当年是巨无霸一般的存在,如果它及时研发操作系统,完全可以再次占领市场;微软当年是软件市场的头号霸主,不论财力、人力还是其他资源都是一流的,如果它进军互联网,完全可以继续成为王者。可是,事实并非如此,这到底是为什么?

首先是利益问题。当年IBM在硬件市场所向披靡,赚得盆满钵满,转型到一个未知领域存在风险,而且肯定要舍弃一部分现有利益。这是当时IBM的管理者和股东们所不愿看到的。所谓船大调头难,讲的正是这个道理。

其次是认知问题。以IBM为例,它的企业管理者对硬件市场具有深度认知,而这一点反而会成为对软件这种新兴行业的认知枷锁。正是因为认知不足,影响了对未来市场的判断,导致IBM错过抢占新市场的最佳时机。

最后是思维问题。尽管巨头在反应过来之后切入了新的市场,但其做事方式仍然使用旧的思维,因此不可避免地面临失败。微软在互联网早期其实已经认识到了互联网市场的庞大潜力,并推出了一系列产品,但是最终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互联网市场被Google、Meta等新生代企业瓜分。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微软仍然用软件思维来做互联网的事情。从微软推出的互联网产品可以看出,其中仍然充斥着软件产品的行事风格,而这一点难以满足互联网时代用户的新需求,因此微软推出的互联网产品在新的互联网时代逐渐处于颓势。

6.新时代站在旧时代的肩膀上,而不是颠覆它

在软件时代,IBM并没有倒下。在软件行业蓬勃发展的时候,硬件市场也在持续增长,对于IBM而言,它的业绩不仅没有下滑,反而还有增长。只是在软件为主的时代,IBM的市场影响力减弱了。

在互联网时代,IBM具有绝对领先地位的企业设备市场及大型机市场也在增长。同样,由于互联网的普及,人们对PC的需求也在增长,微软的软件业务也在增长,只是它的市场影响力减弱了。

同样的道理,价值网络不会颠覆信息网络,而是建立在信息互联网之上。在进入Web 3时代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Web 2.0的巨头仍然会存在,只是它们的市场影响力不及现在了。

简言之,软件建立在硬件之上,信息网络建立在软件之上,而价值网络建立在信息网络之上。

以上回顾了信息技术的发展史,通过对硬件时代、软件时代、信息网络时代、价值网络时代的客观分析,从理性的角度预判了价值网络时代到来的必然性。价值网络,也就是基于区块链底层构建的Web 3网络。

因此,从信息技术发展的规律来看,Web 3的出现绝非偶然,而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我们应该深信:未来20年,一定是属于Web 3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