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本心之问
日益增长的爱好数量和时间日觉不够用的矛盾一直是我亟待解决的主要矛盾。
迫不得已,慢慢地有些东西不得不逐渐减少投入的时间,慢慢的就几乎扔掉了,不再或很少投入精力。
但源于我的小聪明,即使有些爱好或技能即使扔掉了,当初学到手的技能时隔多年后仍然记得或有时候很容易找回来。
比如魔方,还是初中有段时候同学间兴起的,那个时候跟风学了下,我记得当时有个同学叫白冬红,后来他觉得这个名字太女性化,就改成了白云峰,我应该是受他影响学会的。而且我敢肯定是他对得比我快,最主要的是他在我面前炫耀了,要不我不能记住他(天蝎属性再性爆发)。学会后很快就没了新鲜感的我开始了新的爱好,如果没记错应该是受《少林寺》影响开启习武模式。扔了几乎近四十年,前些时候手边遇到一个魔方顺手对了一下,虽然中间稍卡了一下壳,但没试几下仍然对成了六面,尽管和当初比手速差的不可同日而语,但仍在三两分钟内对成了。
之所以说这些只是想表达一下我学的很多东西都没有投入那么大的精力。甚至有很多只是当初学的时候学的那点儿皮毛,只是小聪明加上记忆好一点儿(这里所说的记忆好点儿仅是针对我喜欢或曾经喜欢的事儿,其他不喜欢和不关注的记忆几乎是删除型的)。
就这样朝秦暮楚的我尝试了众多的爱好。
尽管爱好众多,但细数下来,这些年我几乎没有哪项是始终如一坚持下来的。就连排在第一的游戏也曾删除五年之久。
但再回忆后发现也没有根本就断掉不再继续的。
每项爱好断掉的那段时间基本上都是学个差不多了,然后没有了那个环境或是没有人和自己一起坚持。这个理由有些牵强,但确实如此,环境暂时没了,也没有志同道合、水平接近的朋友一起跟着坚持,所以有些爱好就扔了,也不应该说是扔了,就是没时间或没机会去继续了。但是等到某个时机到了,就又捡起来了。
我的许多爱好都和游戏的反复删除与重新下载一样,都是这样学学停停,停停学学的。一段时间以这个为主。过一段时间又以那个为主。
基本上随着环境和人走。
所以说有许多时候,一个好的环境或有一个可以陪你一起做这项爱好的人真的很重要。
这样不停地反复后,我也发觉了问题的所在。
第一个是缺乏自信。
这样说不太严谨,严格起来应该说缺乏足够的自信。
人的自信心是后天慢慢培养起来的!其实现在回想起来,我有许多爱好都走过不同程度的弯路,是一开始没有足够的自信去完成难度系数高的。
比如,学打字之初,我先觉得拼音就可以了,行是一个手指头,后来觉得不对又开始按键盘要求有不同的手指。适应后觉得慢,思考了一下,学了双拼,不是不知道五笔字型好,但一直觉得那是专业打字员用的,很难,所以始终没敢尝试。双拼学会后是快了不少,但还是觉得有所欠缺,就又拿到了五笔字型的字根表,最初也不是想要特意背,只不过当年记忆好,看过几遍后有了印象,然后打了几个字,才发现没那么难,于是才下定决心用五笔字型打字。初学时还没有万能五笔之类的可以直接在五笔和拼音中切换的输入法,那时就先用五笔,然后有打不出来的字再切换成拼音,一开始总得切换,后来慢慢就好了,几乎很久才切换一次,直到现在基本上可以跟上说话的速度了。
我的许多爱好都曾和五笔字型一样走过弯路。
那些费了一些力气背的双拼白费了。
这张就是当年我记的五笔字型字根表,当年配合这个的还有一个口诀表,什么“王旁青头戋五一,.土士二干十寸雨”之类,当年的我就没这样背过,我一直觉得这样背下去到时候还得二次回想,所以就没按人家要求去记这个口诀,而是自己硬记。
现在总结起来发沉我有许多东西都是按自己的感觉去做,很少有专门按固定套路去学的。这点好坏各半,有时候得回头,但即便回头了,也能看到撞上我脑袋上的南墙上的风景,也不会后悔。也有时候能走出和别人不一样的路,比如我的乒乓球,我用的是正胶,所有用正胶的人都强调速度,只有我一个吸短打慢,以破坏对手节奏为主,虽然没有太好的成绩,但也取得过市一级的名次,对我来说已经足够欣慰了。
造成学东西不停反复的第二个问题就是我发现缺乏规划。
很多时候我学东西都是兴之所至,看到身边有人学这个觉得好玩儿就开始上手,过了一段时候发现另一伙人在玩那个又转身投入另一个圈子,根本没有什么打算。
后来觉得这样有问题的我开始制定计划。
制定各种各样的计划。
我制定计划的起始时间可以追溯到初中,那个时候起就开始了。
那些计划有些极为细致,有些极为宏伟,有些极为循规蹈矩,有些也极为天马行空,现在再回头看去,如果照做下来,全都实现的话我觉得我应该横着走才能配上我的身价。
这些计划制定的时候自然是豪情万丈、心潮澎湃、热血沸腾的。
每次都觉得第二年一个全新的我就会即将诞生了。
但实现的几乎没有,于是慢慢地也就不再热衷于制订计划了。
于是我的爱好继续时断时续。这段时间喜欢读书了,于是起早贪黑手不释卷,一本接一本看;下段时间要有画展了,再起早贪黑组织画稿,勾线,着色,在截稿前交稿;然后是摄影,肩挎相机遍寻美景,归来整理投稿......
每天都忙得不亦乐乎。
我一直明白,这样肯定是不行的。
直到有段时间读了陈安之的书。
我从他那第一次听他说并认同他说的:“失败不是成功之母,检讨才是”。细细回顾一下,我以前制定计划这件事儿本身没什么错,错的是我没有检讨我的计划。
认真检讨了一下,发现了我原来的计划有些空,缺少可操作的细节。
于是,2016年,我开始了新的计划模式,那就是每年12月31号把自己当年做的事儿总结一下,然后再对第二年做一个大略的规划,最主要的是这个规划不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而是实实在在由各种一件一件具体的小事组成的。同时,每年年底认真总结当年完成情况,直面本心,不再粉饰自己,也不再纠结没完成的。
没完成就继续放到下一年的规划中由再一个第二年完成。比如我的回忆录,连着延续放了四年,今年才开始动笔。如果连着多年都没完成,就证明这件事儿没那么重要或是自己能力范围之外的事儿,那就一删了之。
慢慢开始变得有规律,不仅是爱好,还包括生活。
制定几年规划并检讨得失后,我认为计划不一定要全部执行,准确地说也不可能全部执行。
我以前总爱纠结计划总是完成不好,后来明白了,不需要纠结这个,重点是一定要把那些不能执行的规划仔细思考一下,为什么不能执行,是自己的原因还是目标的原因一定要弄清楚,绝对不能自欺欺人。
这样认真思考后才能把自己的目标根据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
这个很重要,一定要思考后再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
其实直到去年底规划今年的目标时,我都一直是把读书排在绘画之前的。也许是从一岁多开始读书后,这些年一直坚持得比较好,所以在这几年的规划中读书一直排在第一位。也许是今年眼花,看书费劲儿了;也许是书读得太多了,现在很少有想读的书了,这个不重要,总之结果就是书看得少了。所以今年开始把绘画排在了读书之前了。
不管怎样,在认真梳理回忆录时,我对自己的这些爱好直面本心做了一下排名,结果就是这样。
绘画成了仅次于游戏让我第二喜欢的爱好。
这样也挺好。
毕竟在沙滩上筑城堡的儿童、劳累了一天为婴儿洗澡的母亲、千辛万苦救了病人一命的医生和吹着口哨欣赏自己作品的艺术家这四个最快乐的人里有画家。
其实不止爱好的排名应该直面本心,就连画画本身,我也经历了一段弯路,最后直面本心纠正了回来。
中国画从表现内容来说,分为山水、花鸟和人物三大类。其中山水稍易,人物最难。
也有说花鸟稍易,人物最难。
当然,我只是说入门稍易,无论哪一类,想画出名堂都是极难的。但无论哪种说法,都肯定了人物画是最难的。
因此初学时,我和赵玉华同时选择了花鸟。
并同时选择了工笔画。
绘画有很多分类。
山水花鸟人物是从表现内容上分的。
西画和国画是针对地域划分的。如果按照绘画的社会作用和它采取的表现形式,又可分为宣传画、年画、漫画、连环画、组画和插图等。
从画种来分,它可以分为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画,水粉画、素描、速写等。这些分类数不胜数,我曾在十多年前做过一次搜集总结。
工笔和写意是从技法上分的。
这种区别讲起来就变成教案了,所以只能大致说,写意一般说是粗笔,更豪放一些,工笔是细笔,更加精细一些,没有单纯的哪个高一些,只看自己的喜爱。
因为我最初接触的无论是董哥的工笔牡丹还是老哥画的孔雀和武松打虎都属于精细漂亮的,所以我直接选择了画工笔画。
画的聚精会神。
其实当年老哥为我画的少林寺李连杰的黑虎掏心线描,一直潜意识在我脑海,但和当初的五笔字型一样,都因为太难而没有选择。
不是我不喜欢人物画,从小的时候看小人书的时候就喜欢那种白描,之所以没选择人物画是因为觉得太难,是的,是觉得。
其实我和许多人探讨过什么是一张好画,这个问题每个人的理解都是不一样的,我的看法是,不论是文章书法绘画还是音乐舞蹈,衡量它好就是要做到外行从感觉上觉得好,内行能从理论技法上说出为什么好!
这就足够了,没那么多标准。
延伸在绘画上,我一直倾向于齐白石大师的说法,“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这是需要终身去追求的。
在画花鸟画期间,我还曾经有过几本喜欢的人物画的书,对我的影响非常大。
这个和风筝与三月三的关系不同,我知道先后,肯定是因为喜欢这几本书里的风格才去买这几本书的。
因为当时我还不画人物,所以肯去买或保留那肯定是因为里边有打动我的东西。
这是当年我买的一本顾生岳人像速写,我深被里边的人物刻画所吸引,这里边的画直到今天仍是大师级的,所以至今我仍然认为人物画一定要以动势优美、表情生动为最高境界。
我在上学期间,曾有过一本安德鲁.路米斯的《人体素描》,立刻被里边的技法所吸引,当初曾画过前几页的火柴人和人体动势等,可惜没人指导,最后放弃了,放弃后觉得可惜,又反复捡了起来,以至于书都被翻散页了。但影响一直在。从安德鲁.鲁米斯那里我学到了“一个生机勃勃的动势远比细致精确更重要”。直到今天我画人物的许多习惯还来自于这本书。
虽然上面这两本书是大师级的,但并不是对我影响最大的。记不得什么时候了,肯定是在这两本书之前,我曾买过一本《人体结构》,是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浙江美术学院教材编写组编的。1978年第1版,1986年第六次印刷,所以应该买得很早。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书一向很专业。
当时就对里边的四个人物赞叹不已,这四个人物笔法简单,但人物的喜怒哀乐刻画的极为传神,在现在看来依然很生动,所以当时我一见之下记忆深刻,虽然艺术造诣上远比不上顾生岳先生和安德鲁.路米斯先生,但因为接触的早,所以一直占据重要地位。就比如女儿小的时候我曾经给她画了一张神兵小将中的玉龙国女王,在她那个年纪看来画的极像,是天花板级的水平,尽管长大后她看过无数更好的作品,但仍然觉得那张画画的好。所以每次看这本书翻到这页时我都惊叹一下,还在2016年9月24日(应该是删除了征途不久,这也证明删除游戏后我把精力投入到了画画上)在书页上写下了我的目标几个字,并签名为证。
当时写下这四个字的我并不知道意味着什么。
直到2018年,我决定遵循本心开始学习人物。
显然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
做出决定后的我取得了一些收获,同时这要感谢万能的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