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习俗礼仪
贴春联的由来
春联,俗称门对子。每年春节,家家户户都会在门上贴上大红的春联,以此增添喜庆气氛。
春联源于古代的桃符。桃符是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的桃木板,上面写上神荼和郁垒二神的名字,以驱鬼辟邪。每逢春节,人们总要用新桃符替换旧桃符。
贴春联的习俗始于五代。964年,后蜀主孟昶让学士辛寅逊在桃板上题词,但又嫌他写得不工整,便自己动手写了“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后来,由于纸张大量生产,人们逐渐用纸代替桃木板。于是,题桃符便演变成写春联了。
春联盛行于明朝。据《簪云楼杂说》记载:“春联之设,自明孝陵昉也。帝都金陵,于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上悉加春联一副。帝亲微行出观,以为笑乐。”而且,明太祖还为王公大臣们御书春联。其中,赐给中山王徐达的对联是:“破虏平蛮,公贯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赐给文人陶安的对联是:“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由于皇帝身体力行,再加上文人墨客对于春联的喜爱以及广大群众的传播,春节贴春联便作为风俗习惯流传了下来。
熬夜守岁的由来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这个习俗的来历与民间流传的一个有趣的故事有关。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年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365天就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过,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埘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于是一家人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这样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夜守岁的习惯。
放爆竹的由来
传说,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都准备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这年除夕,正当桃花村的人们扶老携幼上山避难的时候,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他手拄拐杖,肩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然而,乡亲们有的关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的景象,也就没有人来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
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然而,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待一晚,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不像是普通人,但她还是极力劝说那老人上山,乞讨老人却执意不肯。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的门上贴着大红纸,屋内烛光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噼噼啪啪”的炸响,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
原来,年最怕红色、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窜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原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
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噼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蜡烛还发着余光。
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服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人们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
拜年的由来
唐太宗李世民历尽千辛万苦打下了江山,满朝文武也都立下了汗马功劳。
程咬金觉着自己是最早跟随李世民的,总想卖点儿老资格,因此很瞧不起满朝文武。尉迟恭的功劳也不比他小,只是比他晚一点儿追随秦王。这两个人都是粗人,为争功劳闹得谁也不理谁,甚至还要大动干戈。
李世民因为大臣不和的事整天吃不好,喝不好,唉声叹气,费了很多脑筋,可怎么也解决不了这件事。这天,李世民下了早朝回到后宫,刚刚坐下,太监就来报:“万岁,魏征魏大人求见。”李世民一听魏征来了顿时就高兴了,精神头也足了。魏征为唐王朝费了很多脑筋,一心一意辅佐李世民,是他的左膀右臂。李世民听说他来了,赶紧说:“快请进来!”
魏征见了李世民,施了君臣大礼。两人坐下来,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一言不发。过了一会儿,魏征说:“万岁,这些日子您总是愁眉不展,有什么心事呀?说出来,也许我能替您分点忧愁。”
“魏爱卿,现在咱们国泰民安,可就是大臣们有的不和。要是一有战争,再出现将帅不和,这还了得!”
魏征说:“万岁,我也是为这个事来的。”
“那更好了,你有什么高见?”李世民很能够接受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我有一言,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这有什么不当讲的?”
“万岁,明天是大年三十,后天就是大年初一了,明天早朝您给满朝文武作揖,就说这是拜年,您再让大家初一那天互相拜年。拜年的时候都要说吉庆话,再一个要进行自我批评,光说自家的不好,不能说别人的不是。这么一来,就能把这个事解决好了。”
李世民一听,觉得这是个好办法。
第二天早朝,满朝文武都到齐了。金钟响了三声,李世民从屏风后边出来了。满朝文武见皇上出来了,呼啦啦都站了起来。还没等他们山呼万岁,李世民就说话了:“各位爱卿,都早到了,我给大家先拜个早年吧。”他深深地给大伙施了个礼,作了个揖。大伙一看这个,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怎么皇上给我们作起揖来了?李世民又说:“各位爱卿,今年咱们过一个愉快的新年,明天大年初一,你们要互相拜年。再提醒大家,拜年时要说个人的不对,别人再不对也不能提,都得说吉祥话。”
满朝文武一听,都表示赞成,齐声说:“遵旨!”于是,李世民回到九龙宝座上,说:“众位爱卿,有本早奏,无本咱们就散朝。明天不上早朝了,去互相拜年。”一说这话,满朝文武都高兴地下朝了。
第二天早晨,满朝文武开始相互拜年。
程咬金闷坐在府里琢磨开了:我去谁家都行,就是不能到尉迟恭家去,我们俩是一天二地三江四海之仇,我要是上他家去,就算给他低了头,那还行?可他还有一个顾虑:我要是不去,第二天他要动本参我,说我违抗圣旨,万岁怪罪下来,我也吃罪不起。这可怎么办?
正在他犹豫的时候,家仆进来了:“禀报大人,尉迟恭大人拜年来了!”他一听这话,连忙又是穿衣又是戴帽,赶紧来迎接。他没想到尉迟恭会先来找他。
尉迟恭一见程咬金,作了个揖,就跪下了:“祝程大人身体健康,新年愉快。”他一说完,程咬金也就跪下了。俩人手拉手站起来以后,程咬金说:“这不是讲话的地方。走,上屋去。”说着就拉着尉迟恭进了客厅。
一进客厅,茶摆上了,程咬金说:“尉迟大人,我是个老粗,各方面都对不起你。我左思右想,完全是我的不对。我才说到你府里找你拜年,你就先来了。好,今儿咱俩得喝两盅。”
“不了,咱俩改日再喝吧。不能光说你的不对,我也有不对。”
两个人这么一交流,也就和好了,而他俩一和好,别的官员也都和好了。
后来,这件事传到了乡下,村里人觉得这是好事。乡亲们之间、弟兄妯娌之间总有拌嘴的时候,都有避免不了的干戈,而通过拜年,大家把仇怨都解开了,于是这个风俗就流传了下来。
冬至吃饺子的由来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食。谚语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为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而形成的。
张仲景是今河南省南阳市穰东镇人,他著的《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来,他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而他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的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他把羊肉、胡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前来求药的人每人都能分得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被治好了。后人照着娇耳的样子,用面包上馅料,称之为饺子或扁食。
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赐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红盖头的由来
古时候,人们举行婚礼时,新娘头上都会蒙上一块别致的大红绸缎,人洞房时再被新郎揭开,这就是红盖头。
最早的盖头约出现在南北朝时的齐代,当时是妇女遮避风寒用的,仅仅盖住头顶。到唐朝初期,盖头演变成一种从头披到肩的帷帽,用以遮羞。据传说,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唐玄宗李隆基为了标新立异,有意突破旧习,指令宫女以透额罗罩头,也就是妇女在唐初的帷帽上再盖一块薄纱遮住面额,作为一种装饰物。
从后晋到元朝,盖头在民间流行起来,并成为新娘不可缺少的喜庆装饰。为了表示喜庆,盖头都选用红色的。
新娘为什么要蒙盖头,还有这样一个传说。据唐朝李冗的《独异志》载,传说在宇宙初开时,天下只有女娲、伏羲兄妹二人。为了繁衍人类,兄妹俩要结为夫妻。但他俩又觉得害羞,于是到山顶向天祷告:“天若同意我兄妹二人结为夫妻,就让几个云团聚合起来;若不让,就叫它们散开吧。”话音一落,那几个云团冉冉近移,终于聚合为一。于是,女娲就与伏羲成婚。女娲为了遮盖羞颜,于是结草为扇以障其面。“扇”与“苫”同音,“苫”就是指盖。而以扇遮面,终不如丝织物轻柔、简便、美观。因此,执扇遮面后来就逐渐被盖头代替了。
结婚拜天地的由来
在中国传统婚礼上,新郎、新娘都要拜天地,即一拜天地,二拜月老,三拜高堂。这个拜天地的风俗是何时形成的呢?
相传女娲造人的时候,开始只造了一个俊俏的后生,这后生虽说有吃有穿,逍遥自在,但孤孤单单一人,总觉得很闷,所以常唉声叹气。
一天晚上,月亮圆了,明晃晃地挂在天上,后生触景生情,更感寂寞,于是就对月亮说:“月老月老你细听,给我找个知心人,我世世代代领你情!”刚说完,月亮一忽闪,一个白眉长须的老人拄着一根龙头拐杖来到后生的面前。老人说:“后生不要愁,我给你找个小帮手。”说完后,一阵清风,长须老人不见了,这令后生很是纳闷。过了一个时辰,就见长须老人领着一个姑娘飘悠悠地落到后生面前,对后生说:“我到女娲那里,让她又造了一个女人,给你领来了。你们先认识一下,一会儿我给你们办喜事。”忽然间,老人不见了。
后生见姑娘脸腮绯红,像月季花一般,于是喜上眉梢;姑娘见后生眼睛明亮,诚实坦白,也觉得很合心意。两人四目一对,一见钟情。后生问:“你愿意和我一块生活吗?”姑娘听了,脸上飞起两朵红云,说:“愿意。”
“哈哈哈!”正在这时,传来一阵笑声,长须老人领着两个白发白须的老人站在后生和姑娘面前,指着两个老人说:“这是天公和土地,你们以后的生活全都离不开他俩。现在我们给你们办喜事,首先,给养育你们的天公、土地拜三拜。”随着月下老人的喊话声,后生和姑娘对天地拜了三拜。随后,月下老人笑着说:“我给你们牵红线,你们还得给我拜拜哩。”于是,后生和姑娘又对着月下老人拜了三拜。刚拜完,三位老人就全不见了。
从此以后,后生每天起早摸黑,在田里干活,姑娘在家为他烧火做饭,缝新洗旧,两人恩恩爱爱,过着幸福的日子。
为了感谢天地的养育之恩,感谢月下老人牵线搭桥的情谊,人们在结婚时必须一拜天地,二拜月下老人,三拜父母。这便形成了结婚拜天地的习俗。
结婚喝交杯酒的由来
交杯酒是中国婚礼程序中的一个传统仪式,在古代又称为合卺(“卺”的意思本来是一个瓠分成两个瓢),古语有“合卺而酳”。《日讲礼记解义》中解释道:“以一瓤分为两瓢谓之卺,婿与妇各执一片以醅(即以酒漱口)。”因此,合卺又引申为“结婚”的意思。
在唐代即有交杯酒这一名称。到了宋代,在礼仪上,盛行用彩丝将两只酒杯相连,并绾成同心结之类的彩结,夫妻互饮一盏,或夫妻传饮。这种风俗在中国非常普遍,如在绍兴地区喝交杯酒时,由男方亲属中儿女双全、福气好的中年妇女主持。喝交杯酒前,先要给坐在床上的新郎新娘喂几颗小汤圆;然后斟上两盅花雕酒,分别给新婚夫妇各饮一口;再把这两盅酒混合,又分为两盅,取“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之意。新郎新娘喝完交杯酒后,要向门外撒大把的喜糖,让外面围观的人群争抢。为表示夫妻相爱,现代婚礼上的交杯酒是两人各执一杯酒,手臂相交,各饮一口。
尚方宝剑的由来
在中国古典小说或传统戏曲中常常有人提到“本大臣持有御赐尚方宝剑,故可先斩后奏”之类的话语。可见,持有尚方宝剑者,权力极大,尚方宝剑往往作为皇权的一种象征。倘若再深究一步,尚方宝剑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原来,尚方宝剑意即尚方铸造的宝剑。在封建社会,尚方是皇宫里掌管皇帝及皇室衣食住行的衙门“少府”中的一个部门,这一机构从秦朝就已设置。尚方的负责官员称尚方令,如《续汉书》中就有记载:“少府卿属尚方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掌上手工作御刀剑诸好器物。”可见,从皇宫里铸造出来的剑,是皇权的象征,而佩带此剑的钦差,对贪赃枉法的大臣可相机行事,具有生杀予夺的大权。
科举考试的由来
科举是一种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它是古代中国的一项重要的制度创新。科举始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发展并成熟于唐朝,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在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被废除,持续了整整1300年。科举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直接催生了不论门第、以考试选拔产生的士大夫阶层。邻近中国的亚洲国家如越南、日本和朝鲜也曾引入这种制度来选拔人才。
为了改革九品中正制,隋文帝于开皇七年(587年)命各州岁贡三人,应考秀才。隋炀帝在大业元年设进士科取士,成为以后的科举。在整个隋朝的38年内,总共举行了四五次科举,总共取秀才、进士12人。
古代官服颜色的由来
中国古代官服的颜色从唐朝开始就已经有了区别:三品以上为紫袍,佩金鱼袋;五品以上为绯袍,佩银鱼袋;六品以下为绿袍,无鱼袋。如果官吏职务高而品级低,仍按照品级定服色。如任宰相而不到三品的,其官衔中必带“赐紫金鱼袋”的字样;州的长官刺史,则不拘品级,都穿绯袍。
清代官服原则上都是蓝色,庆典时可用绛色;外褂在平时都是绀色、深红色,素服时用黑色。
清朝的官服上绣有各种鸟兽图案,代表了官阶的高低。文官官服上绣鸟类:一品绣鹤,二品绣锦鸡,三品绣孔雀,四品绣雁,五品绣白鹇,六品绣鹭鸶,七品绣鸂鶒,八品绣鹌鹑,九品绣练雀。武官官服上绣兽类:一品绣麒麟,二品绣狮,三品绣豹,四品绣虎,五品绣熊,六品绣彪,七品和八品绣犀牛,九品绣海马。
古代根据五行学说而定五行、五个方位与五色的关系:东方属木,色青;南方属火,色赤;西方属金,色白;北方属水,色黑;中央属土,色黄。黄色与帝王服饰相关联是从隋唐开始的,《唐六典》记载:“隋文帝着柘黄袍、巾带听朝。”
订婚戒指的由来
有关订婚、结婚戒指的由来,据说是古代抢婚演绎而来的结果。当时,男子抢来其他部落的妇女就给她戴上枷锁,经过多年的演变,枷锁变成了订婚、结婚戒指,男子给女子戴戒指则表示“她的心已归属于我”。
关于戒指的由来还有另一种说法:世界上第一个把戒指用作订婚信物的人是奥地利王麦士米尼。1477年,麦士米尼在一次公开场合认识了一位名叫玛丽的公主,她的美丽容貌和优雅举止使麦士米尼为之倾倒。麦士米尼虽然知道玛丽早已许婚于当时的法国王储,但是为了赢得她的爱情,他还是决定试试运气。他命人专门打造了一枚珍贵的钻石戒指送给玛丽,面对这只精雕细刻、闪闪发光的钻石戒指和麦士米尼热烈的追求,玛丽终于改变了初衷,与麦士米尼幸福地结为了夫妻。从此,以钻石戒指作为订婚信物,便成为西方人的一种传统。
白色婚纱的由来
婚礼虽是世界各国自古以来就存在的仪式,但新娘在婚礼上穿婚纱的历史却不到200年。新娘所穿的下摆拖地的白纱礼服原是天主教徒的典礼服。由于古代欧洲的一些国家是政教合一的国体,人们结婚必须到教堂接受神父或牧师的祈祷与祝福,这样才能算作是正式、合法的婚姻,所以新娘要穿上白色的典礼服向神表明真诚与纯洁。
在19世纪以前,西方少女出嫁时所穿的新娘礼服没有统一的颜色要求,直到1820年前后,白色才逐渐成为新娘礼服的主要颜色。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在婚礼上穿了一身洁白雅致的婚纱,从此,白色婚纱便成为一种正式的结婚礼服。
最初的婚纱,设计并不复杂。垂直线条的高腰长裙,有褶的袖子和开得较低的领口,仿佛就是当时流行服装款式的翻版,丝和缎则是婚纱的主要面料。后来的婚纱款式是长及足踝的,前幅裙用直线剪裁,后幅则缀上另一幅拖地的裙摆,当新娘走在教堂的红地毯上时,拖地的裙摆也在地毯上徐徐而过,令新娘有天仙般的风姿。以后的婚纱样式,上紧下宽,低领口被端庄的高领所取代,质料多用华丽的锦缎,领口、袖口和裙摆还缀上了不少花饰。
时至19世纪末,婚纱的质地渐趋轻柔,其中双绉与塔夫绸最受新娘们青睐。与此同时,由于布料的价格日渐大众化,新娘婚纱成为一种只穿一次的纪念性服装。
20世纪初期,婚纱开始变短,同时还兼具舞裙的功能,能让新娘在婚礼的舞会上独具风采。30年代,流行婚纱趋向紧身,令新娘更显娇媚动人。40年代,婚纱则以简单的剪裁、心形领口和长袖手套为时尚。至60年代,婚纱的长度短了许多,有的甚至跟迷你裙没有多大区别,原料以亚麻布和棉布最受欢迎。70年代的婚纱,呈现出一种浓浓的怀旧情调,款式又趋于长下摆,多褶,花边极富装饰性,以柔软的肉色布料为主。90年代,婚纱设计打破传统的大转摆式裙设计,并汲取了流行时装的设计特色,上衣部分的裸露较多,裙子部分有旗袍式、超短裙式。还有一种实用的组合式婚纱,白天新娘到教堂或晚上宴请宾朋好友时能自行组合。
握手礼的由来
史前时期,人类的祖先以打猎为生,世界对他们来说充满着危险。因此,当陌生人相遇时,如果双方都怀着善意,便伸出一只手来,手心向前,向对方表示自己手中没有石头或武器,走近之后,两人相互摸摸右手,以示友好。这样沿袭下来,便成为今天人们表示友好的握手礼。
关于握手礼来源的另一种说法是:中世纪时,骑士们都穿着盔甲,全身披挂后,除两只眼睛外,其余都包裹在盔甲里面,随时准备冲向敌人。如果表示友好,双方走近时就应脱去右手的甲胄,伸出右手,表示没有武器,然后相互握手。所以说,握手是和平友好的象征。
碰杯礼的由来
碰杯礼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古希腊人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当人在喝酒时,人体的很多器官都可以分享到喝酒的乐趣:鼻子可以嗅到酒的香气,眼睛可以看到酒的颜色,舌头更可以品鉴酒的味道,唯有耳朵被排除在这一享受之外。怎么办呢?于是,聪明的希腊人想出一个办法:在喝酒之前,相互碰一下杯子,杯子发出的清脆响声立即传到耳朵里,这样,耳朵也能和其他器官一样享受饮酒之乐了。
另一说是碰杯起源于古罗马。古罗马人崇尚武力,常常开展角力竞技。竞技前选手们习惯饮酒,以示相互勉励之意。由于酒是事先准备好的,为了防止有心术不正的人给对方喝的酒中暗放毒药,人们便想出一个防范的办法,在角力前,双方各将自己的酒向对方的杯中倾注一些。后来,这种习惯就逐渐发展成一种碰杯的礼仪了。
鸣放礼炮的由来
鸣放礼炮起源于英国。据说400多年前英国海军用的是火炮,当战舰进入友好国家的港口之前,或在公海上与友好国家的舰船相遇时,为了表示没有敌意,便把船上大炮内的炮弹统统放掉,对方的舰船也这样做以表示回应。这种做法后来就逐渐成为互致敬意的一种礼仪。由于当时最大的战舰装有21门大炮,所以鸣炮21响就成了最高级别的礼仪。
鸣放次数与战舰级别(装炮门数)相当,21响为最高,以下依次为19、17、15、13响。据说当时人认为双数不吉利,因此,舰炮都是单数。不过现在也有鸣放双数的。
鸣放21响礼炮是国家元首享有的礼遇,1875年美国首次正式采用这一礼仪。
以鸣放礼炮作为国际礼仪,中国是从1961年6月正式开始的,当时正值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第二次来中国访问。这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中,中国曾多年停止鸣放礼炮。1984年3月起,中国政府决定恢复为外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举行欢迎仪式时鸣放礼炮的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