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洛阳龙门石窟游记(下)
“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十寺观游之胜,香山首焉。”香山寺位于龙门东山(香山),建于北魏熙平元年(公元516年)。唐垂拱三年(公元687年),印度来华高僧地婆诃罗(日照)葬于此,重建佛寺。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武则天称帝,梁王武三思奏请,敕命“香山寺”。
该寺危楼切汉,飞阁凌云,巍巍壮观。武则天常驾亲游幸,御香山石楼坐朝,留下了“香山赋诗夺锦袍”的佳话。唐大和六年(公元832年),河南尹白居易捐资六七十万贯,重修香山寺,并撰《修香山寺记》,寺名大振。
白居易以“香山居士”情结与如满和尚等人结成“香山九老会”吟咏于该寺的堂上林下。会昌六年(公元846年)白居易去世,遗命葬于香山寺如满大师塔侧。宋金时期香山寺犹存,元末废弃。清康熙年间重修,乾隆皇帝曾巡幸香山,称颂“龙门凡十寺,第一数香山”。
今香山寺的主要建筑有山门、钟鼓楼、自在圆通、三圣殿、大雄宝殿、石楼、御碑亭、衣钵塔、蒋宋楼等。香山寺自创立以来,法音绵延,香火炽盛。文人墨客,纷至沓来,赋诗酬唱。名山名寺名人,相得益彰。登临香山寺,眺西山石窟,观伊阙风光,尽享人文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最后一站去了白园,瞻仰了白居易的墓园。白园(白居易墓园)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长眠的地方。它依山就势而造,面对潺潺的伊水,背靠幽丽的香山。白居易放情于龙门山水,慕恋香山寺清幽,居住于洛阳达十八年之久,自号“香山居士”。会昌六年(公元846年),白居易卒于其故居---洛阳履道里,亲属根据他生前遗嘱,将他葬于龙门香山的琵琶峰上。这是关于白园的历史和由来。
游览完龙门石窟景区已经快中午了,在景区附近的龙之面饭馆,花费15元吃了一碗比较正宗的河南牛肉烩面,味道还不错。时间还早才十一点左右,准备再去洛阳博物馆看看。如果想了解一座城市的发展历史,博物馆往往是最好的去处。如果要看看这个城市的样貌,公交车就是不二之选。
乘坐81路公交车,从龙门石窟景区出发,转了两次公交到达洛阳博物馆,大概花费一个小时的时间。神都洛阳真得是一座非常有历史文化底蕴的现代化城市,十三朝古都的气魄和魅力,随处可见的古代遗址,就连每条街道的命名都非常有史可寻。
只可惜没有提前预约博物馆门票,当天的已经没有余票,没有机会进去一探究竟,多少有些遗憾啦,就只在博物馆外面逛了一圈而已。这不马路对面又是一个景区,隋唐城遗址植物园是免费参观的,进去走了一圈认识了好多以前都不知道的植物品类也算长了见识。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其实洛阳不止有牡丹花,洛阳也不只有“纸”贵而已,“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垂杨紫陌洛城东,游遍芳丛。”原来有好多关于洛阳的诗词和典故呢!
这次的行程最后在洛阳龙门站画上了句号,来的时候买的直达的硬卧到洛阳,返程的时候为了节省时间缩短行程买了高铁票。智行也有不给力的时候,还好只买到了一站,上车后补票终点站即可。高铁也有无座,席地而坐其实也很自在。
现在是下午五点多钟,我已经写完今天的游记。列车刚刚抵达砀山南站了,稍作休息七点钟左右大概就可以返回蚌埠了。出来两天了想我的猫孩子了,不知道他们三还有没有吃的,有没有再次猫鼻支,有没有拆家有没有孤独?
其实这次旅程还是有一些遗憾的,时间匆忙没能去白马寺一趟,路过关林庙也没有进去逛逛,还有隋唐洛阳古城,应天门,洛邑古城,定鼎门遗址等都没有去呢。遗憾总会有的,后面如果有时间再来河南,最想去的地方当然还是名山大川,分别是云台山,嵩山,万仙山和嵖岈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