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环境效益
一、环境效益的定义
环境效益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环境效益指的是在占用和耗费一定自然资源的条件下,由于污染物的排放或环境治理等行为而引起环境系统结构和功能上的相应变化,从而对人的生活和生产环境造成的影响。狭义的环境效益,仅指活动对人的生活和生产环境所造成的有利影响,而将活动对人的生活和生产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定义为环境损失,环境效益与环境损失的差额为环境净效益。
如果占用和耗费同样的自然资源,能维护生态平衡,使企业及周边居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不致恶化或得到改善,其环境效益就好;如果占用和耗费同样的自然资源,对环境及生态平衡起破坏作用,使人的生活和生产环境恶化,其环境效益就差。
二、项目、活动或政策的环境效益分析
分析环境效益,首先要清楚项目、活动或政策所影响的环境因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
a.地质。
b.水文(包括地表水、水域和地下水)。
c.土壤(土质、水土流失、植被等)。
d.气象(降水、风力、空气质量、气温等)。
e.自然资源(能源、矿产、生物多样性等)。
f.人口(人群健康、迁移等)。
g.自然景观、人文景观。
h.生产环境(工业、农林牧副渔等的生产)。
广义的环境效益为:环境收益-环境损失-环保费用。但是在分析具体的项目、活动或者某项政策的环境效益时,根据具体的分析背景,可能重点分析其中部分内容。例如,只分析狭义的环境效益——环境收益,也可能分析不考虑环保费用的广义环境效益:环境收益-环境损失。
可以定性地描述环境效益的各方面,也可以对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进行定量描述,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在参数足够的条件下进行定量的计算。环境收益、环境损失和环境费用的定量计算方法并不相同,具体如下:
(1)环境收益可以通过市场价值法估计活动对环境因素质量提高的市场价值得出。
(2)环境损失的估计有三种方法:
a.市场价值法:通过市场价值法估计活动对环境因素质量下降的市场价值得出。
b.治理成本法:通过估计通过环境治理弥补活动的环境影响所需要的成本得出。
c.替代价值法:当一个活动对环境造成损害导致环境失去某些功能时,其他能够替代该功能的产品的价值可以用于估计环境损失。
(3)环境费用包括三项内容,环保工程投资、环保工程运行费用以及其他环境保护费用。
三、环境效益分析案例——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利用的环境效益格局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Waste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WEEE)含有大量的可回收利用的有价金属,但如果处理不当,将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妥当处理WEEE将会带来一定的环境效益。我国《推动重点消费品更新升级畅通资源循环利用实施方案(2019—2020年)》《关于完善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推动家电更新消费的实施方案》等文件陆续颁布,进一步强调了WEEE规范回收处理对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并降低环境污染的重要意义。郭甲嘉等(2021)分析了我国的WEEE回收利用的环境效益和空间格局。
郭甲嘉等利用各地统计年鉴中的农村/城镇百户家庭耐用品拥有量数据,采用考虑报废高峰年限的保有量系数法估算了WEEE的产生量。在不考虑省际流动的情况下,并假设各地的WEEE均被充分规范回收,从而计算各地WEEE回收利用的环境效益。然后在假设存在省际流动的情况下计算各地的环境效益。
计算得到,理论上全国可产生的环境效益(狭义的环境效益)为:
(1)节约原材料和能源(以矿石和标准煤为指标)7621.5万吨。
(2)减少污染物排放(以废气、废水、废渣和重金属为指标)18978.9万吨。
(3)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CO2减排量为指标)232.7万吨。
具体到区域上,则呈现出东强西弱的格局。广东省和江苏省环境效益远高于其他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