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网络空间是如何产生的
网络空间本是源于科幻小说的一个文学词汇,但如今已经被广泛用于计算机领域和信息安全领域,成了一个科技流行词汇。互联网与网络空间其实都是网络的另外一个称呼,都是指由物理主机通过网络技术相连而成的网络,但它们之间的内涵是不同的。
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当我们提到网络的时候,其英文名称叫“Network”,这时候其实指的是计算机局部互联的形态,所以这时候听到更多的是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 LAN)、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MAN)和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 WAN)这样的名词。
20世纪90年代,当我们提到网络的时候,更多写成“Internet”,直译成“因特网”或意译成“互联网”,也曾经短暂地出现过“万维网”的叫法,不过万维网准确的说法是Web网络,或者“WWW(World Wide Web,世界广域Web服务)网络”,它只是互联网的一个子集。它是通过“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利用链接即我们常说的“统一资源定位符”(Uniform Resource Locator, URL)把计算机里的信息资源链接起来。
我们在浏览器地址栏上输入一个链接地址来打开网站,利用超链接这种形式,就可以在不同的网站、不同的网页之间任意跳转,通过鼠标单击,就可以轻松在互联网的世界里无限徜徉,所以在互联网发展的初期,上网被叫作“冲浪”。当然冲浪的叫法也源于当时知名的提供计算机服务的“网景公司”(Netscape),它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Web服务浏览工具“Netscape Navigator”,而“Navigator”是航海家、领航员的意思。后来,微软公司推出了“Internet Explorer”网页浏览工具,并捆绑在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里一起出售,虽然“Explorer”有探险家的意思,但是并没有人称上网为探险,而该工具也被正式地叫作“浏览器”(Browser)。
再后来,WWW网络也没有人再提了,大家都习惯统称为互联网了。这个由“美国军用计算机网”(ARPANET)发展起来的全球性网络,通过TCP/IP技术,用IP地址、域名将全球计算机连接了起来,这时候听到更多的是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这样的说法,而局域网,大家一般习惯叫“Intranet”,即网络中的节点是计算机的网络,而“Internet”,则定义为节点为网络的网络。
2010年以后,网络空间的说法逐渐进入公众视野,如今已经成为社会热词。可以近似地讲,以计算机为节点,以网络协议为连线,就组成了“计算机网络”(Network),由不同的计算机网络相连,就构成了“互联网”(Internet),不同形态的互联网彼此相连,就形成了“网络空间”(Cyberspace)。在网络空间时代,我们听到的更多的是云计算、大数据这样的新词汇。
为什么今天网络空间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而互联网的说法将会越来越少?如果我们按网络、互联网和网络空间的说法把整个计算机网络划分成三个时代,则可以看到:当我们谈论网络时,它的功能主要是在做信息处理和信息加工,这时候的网络是我们工作的一个支撑,可以认为这个时代发生的是“信息处理革命”;当我们谈论互联网时,它的功能主要是在做内容的生产,这时候的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个支撑,它的存在更多的是在帮助我们更好地生活,可以认为这个时代发生的是“信息内容革命”;而当我们谈论网络空间时,它将会全方位地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之中,将成为我们生命的一个支撑,它将会成为一种新的思维模式和意识形态,可以认为这个时代发生的是“信息意识革命”。
如果说互联网是一个更加有广度的横向连接的网络,那么网络空间就是一个更加有深度的纵向连接的网络。互联网承载的是信息化,是一个技术维度的概念,而网络空间承载的是整个信息文明,是一个更趋向于哲学维度或社会学维度的概念,它将是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并列的第三大文明—信息文明的基础设施。
就像互联网的出现会产生互联网思维一样,网络空间的出现,同样也会产生许多新的思维模式和逻辑体系,很多问题需要用网络空间的视野来分析和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