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税难题一本通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PREFACE 前言
从中国企业实践中采集财税智慧

当你打开这本以“书”的形式呈现的当今中国企业财税咨询“纪实”时,我们的缘分就来了,互相成就也跟着来了:你传播了我们管用的财税知识和技能,我们帮你解决了企业实践中很多令人头疼的财税难题——这些难题有时就是请咨询公司也未必能解决掉!因为要解决这些难题,确实需要过硬的财税功夫、深厚的文化功力以及对中国企业实践的完整体验。

笔者在中国财税领域“金戈铁马”几十年,始终秉承基于国情的治学传统,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治学方法,遵从“真学实做”的治学理念,并总结了一些管用的财税理论与方法——比如年终奖方面的“宁可少拿一千,也决不多发一块”,减轻企业整体税负方面的“低纳高抵”,以及构成2019年个人所得税改革内容的5条“专项附加扣除”。除了指导企业在财税方面“精打细算”并“更上一层楼”外,还为优化国家税收政策建言献策,为构建中国特色的惠民税收制度贡献了不可或缺的智慧和方法。

改革开放40多年的历程,在充分证实了中国制度优越性的同时,也佐证了中国企业本土管理制度的有效性,其中就包括财税管理制度和方法。一个常识是:任何“事业”都是由“理论”和“实践”两个要素来成就的,从中国站起来和富起来的历史进程看,国内的实践要素占比还是要大些,因为实践出真知,任何成就都是干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那么,在这高速发展的40多年中,中国企业在财税方面是如何“干”的?这是笔者一直想总结出来并分享给大家的,是笔者的一个夙愿。

但这个夙愿不好实现。一是企业的财税管理方法,尤其是绝技,如同“秘方”,不会轻易泄露;二是企业隶属不同的行业,采集案例需要大量时间;三是人手太少,工作量太大,参加的老师还都有繁重的教学任务。所以这个夙愿直到今天才得以实现。这本企业的咨询“纪实”是我们长银财智团队的集体首秀,也是一次“财税三人行”,更是一本“三好”图书。

(1)好玩。为了杜绝空谈理论,我们采取“对话式”场景表达方式,即通过老板、会计、出纳等不同岗位的角色,把本岗位涉及的或关心的财税问题、难题提出来,我们专家团队的成员分别用自己的特长给予解答,在给分析、给政策的同时,也给方案、给绝技,传道授业解惑,彻底解决问题。如此设计,我们是想把线下咨询场景“移植”到书中,把一些私密的问题也摆上桌面——比如老板如何“剔除”不一条心的股东,在一问一答的简短对话中给出“一招制敌”的绝技。这些绝技即使咨询专家也不一定告诉你(他还真不一定知道),但读者可以在“好玩”的业务场景中学到。

(2)好看。在通过文字传递思想和方法的过程中历来存在一个误区,那就是作者自己觉得写明白了,但读者还是读不明白——这也是对知识熟悉程度不同的必然结果。古书偏重传播思想,今书还要传播方法,有些方法还必须“一招一式”地表达清楚,尤其是指导企业实践的财税书籍,如何让不同层次的读者消除阅读中的隔阂,是一个难题。为此我们大胆创新,在“一问一答”的业务场景中,以图文并茂的呈现方式,用好看的思维导图、示意图或表格,以及“拿来就用”“教你一招”“爱心提示”等专栏,传递管用的财税智慧和绝技,力争让读者一目了然、过目不忘,并达到“恍然大悟”的阅读效果。

(3)好使。财税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财税知识不是用来谈论的,是用来解决现实问题的;财税方面的很多争议也是由脱离实践、没有找到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造成的。笔者的一个基本观点是:中国企业的财税实践,能治愈目前财税理论界的诸多不适。本书内容来自中国企业的现实做法,也多是我们做过的咨询案例,或亲身经历过的企业实践的精彩“篇章”。比如“到付”结算方式、“零库存管理”模式以及“扫码送礼”财税处理方法等,都是从当下的企业实践活动中采集到的新理论和新方法;针对企业投标如何提高中标率,我们给出了3个亲身接触的典型案例;以及针对企业增资扩股时原来的技术股如何处理,我们也给出了中肯的建议。其中不乏绝技,好使,更管用。

“剧情”不宜过多透露,有缘人就看书吧。敢让大家从本书开始学财税绝技,既源于我们的精品意识,也源于我们的底气。

本书依据长银财智团队几十年的咨询实践规划设计,按企业岗位归拢话题。其中“支出岗位财税问题面对面”和“收入岗位财税问题面对面”由刘梦琳老师操刀完成;“税收岗位财税问题面对面”由王红艳老师精心撰写。全书由财税“大侠”葛长银教授统稿。从2019年动议编写本书,到2020年教师节签订出版合同,再到2021年入秋脱稿,我们用三年多时间培育的这颗硕果已挂上了枝头,真心希望读者喜欢这本从中国实践土壤中破土而出的新书。

感谢单位领导的大力支持,感谢家人的无私协助,感谢机械工业出版社编辑的鼎力相助。

限于财税政策变化较快,书中不合时宜之处在所难免,请广大读者赐教。

作者

2022年12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