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令人感到讽刺的是,在与一个对生活充满热情和习惯以严肃智性审视周围事物的人生活多年之后,我反而开始写一些关于鬼的、与死亡相关的,以及一些常常无法用理性和逻辑解释的无形之物的话题。任何人如果愿意花费漫长的时间去描述任何一个文化中鬼的历史,都得有很好的理由,更不用说尝试建立对于古今人类社会中的鬼的通盘理解。至少,鬼的观念现在仍然是活生生的,甚至在世界上一些地方还在蓬勃发展。而与鬼观念相关的文化隐喻则可能更加普遍。因此,我们几乎不能期望人们能就鬼的观念在古代或现代人类社会的影响上达成任何共识。然而,鬼似乎是人类文化和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很少有社会能够说真的没有发展出某些关于鬼或是关于人死后依然存在的想法。为了对一个民族或一种文化能有全面的认识,调查他们不仅对生者,还有对死者的看法应该是合乎逻辑的。
当然,至于一个人是否或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研究,则并不一定是完全理性或客观的。这本书可以说是源于我个人对信仰、信念和宗教现象的极大好奇,而其中鬼的观念占据了一席之地。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这种现在被称为“宗教”的现象?我们又应该如何解释人类与人外力量(the extra-human forces)之间的拉锯战?——这种拉锯构成了宗教的历史,甚至可以说是历史本身。
作为一名历史学家,我对宗教在人类社会中的历史和社会文化层面留下的影响更感兴趣。虽然我没有在宗教的灵性、哲学或神学等多个方面接受过适当的训练,但对宗教的好奇使我寻求一种不那么传统的方式来研究宗教事物。我不讨论神圣的本质和目的是什么,也不研究神或诸神是否存在,而是将注意力集中在鬼的现象上,而且不仅观察中国社会,也观察其他社会。这是因为,正如我试图在本书中阐明的,鬼的观念在所有人类社会中几乎与(诸)神一样普遍,但这种现象似乎还没有得到足够充分的重视。鬼的观念如何产生?它如何影响每个社会?它又能如何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人类?
所以,这本书是带着比较研究的心态写成的,尽管我的学术训练和本书的有限篇幅都不允许我展开与其他社会的全面比较。不过,我确实尝试在第一章和最后一章中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比较观察,以便将中国的研究案例置于人类多元社会的适当脉络中。这些观察旨在邀请更多感兴趣的学者加入讨论,而不代表所有可以研究的问题和课题都已经被穷尽。
本书中的大部分材料以前都曾以书籍章节、期刊论文、会议论文或特邀演讲等各种形式呈现;因此,我得到了许多同事和学生的批评和帮助,对此我深表感谢。在这里我要感谢匿名审稿人,他们帮助纠正了许多错误并修正了我对材料的一些理解。尽管缺点在所难免,我希望这本书也许可以作为更深入研究的开端,并推进我们理解人类的总体目标。最后,我想把这本书献给我的人生伴侣秉真,她时刻提醒我距离我所追求的目标尚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