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市家族企业治理:差序格局与利他行为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节 研究对象与问题

一 研究对象选择及原因

本书将研究对象锁定为中国民营企业中的上市家族企业,具体选择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开发行A股(包括主板和中小板)的上市家族企业作为研究对象。究其原因,主要基于两点:

第一,上市家族企业处在古典式家族企业与两权分离、股权分散的英美现代公众公司之间,企业一部分特征与现代公众公司已经比较接近,但如前所述,一些主要核心特征却大相径庭。如果深究其背后的原因,单纯从正式制度视角出发解释力极为有限,因此,系统地剖析差序格局这一中国本土社会最重要的非正式制度对上市家族企业的治理成因、治理绩效及其行为选择的影响,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上市家族企业并不是对传统中国本土社会差序格局背景的“污染”,反而恰恰有利于更好地发现这一非正式制度对当前上规模家族企业治理及演化的影响。传统差序格局对小规模家族企业的影响是毋庸置疑和显而易见的,但是对经过一系列规模扩张和组织扩展之后的大中型家族企业的治理特征及其未来演化路径的选择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是目前学术界和企业界所关心的核心问题,也是本书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之所在。

第二,由于国内经济的体制转轨特征,各类正式制度仍然不完善,家族对外界防范意识浓厚,导致家族企业的透明度比较低,获得实证研究所需相关数据存在较大困难,并且很难确保一些敏感数据的可信度,即使在英美等西方国家也很难获得关于家族企业的精确信息(Rajan & Zingales,1998;Astrachan& Keyt,2003)。相对而言,为了达到《证券法》相关条款的要求,上市家族企业的公司年报披露了较为丰富的信息,数据的可信度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保证,为开展实证研究提供了较大便利。

民营企业包括家族企业,但并非所有民营企业都是家族企业,员工持股、工会控制的企业,以及由社会团体控制的企业不属于家族企业,缺乏实际控制人的民营企业显然也不属于家族企业,但这几类企业占民营企业的比重较小。具体而言,本书所指的家族企业是单一家族控制或多个家族共同控制的企业,同时具备以下两个特征的上市公司可以称为家族上市公司,抑或狭义的上市家族企业:

(1)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可以最终追溯到某一家族或自然人;

(2)至少有2位具有亲缘关系(包括血亲或姻亲关系)的家族成员持有上市公司股份或者担任高管职务(包括董事长、董事或高层经理职务)。

为了进一步凸显本土情境研究,本书第七章的实证分析扩大了研究对象,保留“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可以最终追溯到某一家族或自然人”这一条件,但放宽了持有上市公司股份或者担任高管职务的家族成员数量的要求,从而将“差序格局”的研究从具有亲缘关系的家族成员拓展至没有亲缘关系的泛家族成员,相应地,研究对象也扩大到了广义的上市家族企业。这是因为华人社会中“家”的边界具有一定伸缩性,非家族成员可以通过“拜把子”“认干亲”等方式转化为所谓泛家族成员,而英美等西方社会中“家”的边界是清晰而固定的,这构成了中西方社会家庭和家族企业最大的差异之一。

二 研究问题

本书认为企业治理结构深深地嵌入非正式制度之中,因此从不同层面来探究“差序格局”及利他行为对本土民营企业家族治理的特征和绩效的影响,主要聚焦以下五方面内容或五个具体问题:其一,差序格局社会结构的经济学功能是什么,利他行为在其中扮演了何种角色;其二,利他行为对家庭及家族企业中资源配置的影响;其三,差序格局、利他行为对家族企业治理的权力配置结构的影响;其四,差序格局、利他行为对家族企业治理的绩效的影响;其五,家族是如何影响企业的行为选择的,或家族内部的利他行为是否会外化为家族企业的利他行为。

问题一:差序格局的经济学功能是什么,利他行为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差序格局作为华人社会最重要的传统非正式制度之一,是中国传统乡土社会结构和人际交往模式的经典概念。除了承载儒家道德伦理思想,从经济学意义上而言,它还承担了什么功能?如果差序格局还是一种非正式的资源配置方式,那么,与正式的市场机制相比,差序格局的作用机理是怎样的?或者说,与追求自身收益最大化的“理性人”相比,差序格局中个体之间的行为选择呈现出怎样的特点?利他行为在其中又扮演了什么角色,最终起了怎样的作用?

问题二:利他行为如何影响家庭和家族企业中的资源配置?

市场中的资源配置主要是在价格机制的作用下通过个体的利己行为完成的,而家庭中的资源配置主要通过家庭成员之间的利他行为实现。利他行为在配置家庭资源的时候除了产生积极效应,还会带来哪些消极效应?针对利他行为失灵的治理机制的效果如何?根植于控制人与家族成员之间的利他行为是家族企业区别于其他企业的根本特征之一,那么,利他行为对家族企业中委托代理关系产生影响的具体机制是怎样的?又有哪些内外部因素在其间发生作用?

问题三和问题四分别研究了差序格局及利他行为对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的形成,以及家族企业治理绩效的影响。

问题三:差序格局及利他行为如何影响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的权力配置?

企业权力配置的成因是企业治理结构研究的逻辑起点之一。差序格局及利他行为是否会对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的权力配置体系产生影响?具体而言,在考虑家族成员的个人能力等因素的情况下,家族成员在以控制人为中心的差序格局中的位置,以及与控制人之间的利他行为对其获取企业所有权(现金流权)、控制权和管理权是否会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对不同类型的权力来说存在差异吗?

问题四:差序格局及利他行为如何影响家族企业治理的绩效?

企业治理绩效是一个相对宽泛的范畴,本书主要从代理成本、智力资本及创新投入三个角度来研究家族企业的治理绩效。首先,差序格局、利他行为分别是降低还是增加了家族成员之间的代理成本?当企业内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它们对代理成本的影响又会发生怎样的改变?其次,差序格局及利他行为能够提升家族企业的智力资本吗?最后,差序格局如何影响企业的研发活动?处于差序格局中不同位置,即不同内部化水平的核心高管人员对企业研发投入会产生何种影响?

问题五:家族如何影响企业的行为选择?

这一问题涉及企业、家族、社会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家族对企业行为选择产生怎样的影响?即家族内部的利他行为是否会外化为家族企业对利益攸关者乃至社会的利他行为,还是带来相反的行为?家族影响企业行为选择的微观层面的作用机理是怎样的?进一步而言,在宏观层面,有哪些社会因素决定了家族影响企业行为选择的程度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