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少数民族建筑营造技艺概论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广西少数民族建筑文化的交融

建筑不仅是历史的印记,更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共同成果。因广西特殊的地域文化、地理因素及民族间文化交融等多重作用,广西少数民族建筑很早就成为独具特色的建筑类别,建筑文化内涵深厚,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艺术特征与美学价值,建筑文化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先民在与大自然进行长期艰苦的斗争实践中所创造,并经过不断积累而形成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和建筑技术的进步,建筑文化亦不断地发展着。因而,建筑文化是一个地区或民族的生产力水平、经济和文化发展状况、建筑工艺和审美观念的综合反映。不同地区或民族,由于社会发展程度、自然环境、生产方式、生活习俗、宗教信仰及审美观念的不同,其建筑文化的内涵和风格也不尽相同。另外,随着民族间的相互接触交往和相互学习,建筑文化亦相互影响与交融,呈现出日益增多的趋同性,反映了各民族对人类文化成果的共享和对先进文化的认同与吸纳,从而推动了民族建筑文化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广西各民族的建筑文化的发展也是如此。广西是多民族地区,居住着汉族、壮族、京族、苗族、仫佬族、水族、回族、瑶族、彝族、仡佬族、毛南族、侗族等12个民族。这些民族虽然来源不同,语言各异,风俗有别,但在建筑文化上却具有诸多的相同特征,这是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相互接触交往,相互学习吸收,相互影响与交融的结果,研究与揭示广西各民族建筑文化的特征及其发展交融状况,对于加深各民族团结互助、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以及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与革新,都是有裨益的。广西各民族建筑文化的物质载体——建筑实体,形式多样,包括民居建筑、官署建筑、寺庙建筑、桥梁建筑、陵园建筑等。其中以民居建筑数量最多,分布最广,与人们的生活关系最为密切,其文化内涵也最为丰富,因而构成了广西各民族建筑文化的主要载体。民居文化除建筑结构本身外,还包括建筑基址的择定、建筑工艺、建筑装饰、建筑和居住习俗、信仰、观念及心理等方面的内容。广西各民族的分布、来源、语言和文化习俗等各不相同,其住宅建筑的形式亦多式多样。但按照建筑结构形式划分,广西各民族的民居建筑可分为“干栏式”楼居型和“硬山搁檩式”地居型两种类型。也就是说,广西各民族现存的民居建筑形式,都是在壮族的“干栏式”和汉族的“硬山搁檩式”建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间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点到面、从原始简陋到不断完善以及相互影响吸收与仿造的发展过程。

一、广西少数民族建筑的发展过程

干栏式建筑的干栏,又称麻栏、葛栏或栏房,来源于壮语音,意为居住在木楼上。这是广西形态较为古老的一种住宅建筑形式,亦是壮族、瑶族、苗族、侗族、毛南族等流行的一种传统住宅建筑,水族、彝族及一些汉族村寨也有这类干栏式建筑,现在桂林、柳州、河池、百色、钦州、梧州等地的边远山区仍保留着。干栏式建筑的基本特点是先在坡地开辟出一个宅基平台,以杉木为立柱,柱下垫以石基,排柱纵横对称,立柱中部及上部开凿卯眼,穿枋连柱,铺镶架楹,构合成紧密连接为一体的房屋木构架,并铺板为楼,拼板为墙,设梯而上,房屋有上下两层,上层为居住层,内部以木板分隔成厅堂和卧室,人们日常的炊煮饮食和起居均在此层,下层内部敞通,用来圈养家畜。这种全木结构的干栏式建筑是由广西的土著民族壮族先民为适应当地炎热多雨、土地潮湿、毒蛇猛兽横行的自然环境所开创的,并经过漫长时期的不断发展演变,其结构日趋复杂,空间分隔日益合理,使用功能亦日趋完善,并逐步为其他民族所借鉴吸收和仿造。大约在六七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广西的原始居民已发明了原始农业,并逐步过着相对稳定的定居生活。这种以氏族为单位的定居生活,从分布于郁江、左江、右江及柳江两岸的新石器时代遗址里厚达一米的贝丘堆积可资为证。由于当时广西尚属地广人稀之地,森林蔽野,草棘丛生,毒蛇猛兽横行,且气候炎热、地面潮湿、瘴气弥漫,自然环境险恶,原始居民为了在沿江两岸立足安居,发展生产,免受毒蛇猛兽的伤害和瘴气的侵蚀,保护生命安全与健康,必须构筑离地而居的房屋。于是,先民们最初是在大树杈间构搭寮棚以栖息,史书称之为“依树积木”“巢居”,开始出现了人工构筑离地而居的干栏式建筑的雏形,或称为干栏式建筑的萌芽。后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逐步提高和生产工具的改进,以及人口的增长及其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先民们开始懂得砍伐树木,在地面上立以木柱,在立柱与架梁檩木之间用索类捆绑构成屋架,顶部覆盖茅草或树皮,构建成单斜坡和双斜坡式的干栏式房屋,从而完成了从依树积木的“巢居”到宅居的过渡,标志着人工构建的干栏式房屋建筑的产生。这种原始的干栏式建筑,虽然目前在广西的考古发掘中尚未发现有实证材料,但是在钦州独料、灌阳等地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里发现的排列有一定规律的柱洞,和在与广西相邻的广东高要县茅岗遗址所发现的干栏式建筑遗迹遗物以及有关的民族学资料,可以窥见原始的干栏式建筑的基本形态,即房屋多为一开间,四角各立一柱,柱间绑架檩木,梁架呈三角形,顶部以茅草覆盖,房屋有上下两层,下层结栅围养牲畜,上层居住,以竹木铺架为楼层。人们居住在这种离开地面的楼层上,既安全,又能离开潮湿的地面,干燥通风。到了秦汉时期,由于铁器工具的使用和建筑技术的提高,干栏式住宅建筑结构有了进一步发展和进步,主要标志一是出现了榫卯结构,即在立柱之间以榫卯将木枋穿于立柱连成房屋木构架,具有结构紧密稳固的特点。二是楼层和房屋四周多以木板拼合而成,故具有封闭性好、安全牢固实用的功能,使房屋结构日趋规整。三是居住空间的逐步扩大,由于采用了榫卯构造法,人们可以按照居住的需要扩大成二至三开间,房屋内部亦可以木板分隔成间。四是开始出现以瓦盖顶,使得房屋更具耐久性,标示着干栏式房屋的建筑结构及其建筑技术有了实质性的发展与进步,形成了干栏式建筑结构的基本格局。在广西贵港、合浦、梧州、钟山等地汉代墓葬中出土的干栏式建筑模型,可以证明这类干栏式房屋建筑的存在及其在民间的流行。由于干栏式建筑具有干燥、通风、凉爽和安全等特点,适合南方炎热多雨潮湿和野兽多的自然环境,故一直传承下来,成为广西历史最悠久、流行最广和最具有地方民族特性的一种建筑形式,不仅土著的壮族、侗族等流行建造这种结构的建筑居住,就是后来迁居广西的其他民族包括汉族也都仿造修建干栏式房屋居住。历代文献对此都有记载。宋代周去非《岭外代答》云“民编竹苫茅为两重,上以自处,下居鸡豚,谓之麻栏”。明代田汝成《炎徼纪闻》云“獞人五岭以南皆有之,与猺杂处,风俗略同。居室茅缉而不涂,衡板为阁,上以栖止,下畜牛羊猪犬,谓之麻栏”。明代邝露《赤雅》云“缉茅索绹,伐木架楹,人栖其上,牛羊犬豕畜其下,谓之麻栏子”。《岭外代答》中还对干栏式建筑的构造及其原因做了明确解释:“深广之民,结栅以居,上施茅屋,下豢牛豕。栅上编竹为栈,不施椅桌床榻,唯有一牛皮为裀席,寝食于斯。考其所以然,盖地多虎狼,不如是则人畜皆不得安,无乃上古巢居之意欤”从上述文献记载可以看出,在明代以前,“人居其上,牛羊豕畜其下”的干栏式建筑是广西最为流行的一种民居建筑形式。明代以后依然在壮族及瑶、侗、苗族地区流行。另外,由于广西各地区的自然条件不尽相同,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也有差异,故而各地的干栏式建筑结构也有简陋与精繁之别。这种差别直到近现代仍然存在。但是,清代以后,干栏式民居建筑无论是在结构和空间布局上,还是在建造工艺和居住功能上,都已达到了规整、完善、稳固和模式化的程度,其造型规整庄重,结构复杂稳固,布局对称合理,空间宽敞高大,工艺精巧别致,实用功能优良。

硬山搁檩式建筑是目前广西地区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种建筑类型,广西各民族特别是汉、回、壮、京等民族聚居的广大地区都流行这种建筑形式。“硬山”指房屋的山墙,包括前后槽墙,系采用青砖、土砖、石块或夯土等坚硬的建筑材料砌筑而成,因其坚固厚实,故名“硬山搁檩”,就是将檩木直接搁架在墙体之上,顶部盖瓦或茅草。

这种类型的民居建筑类型主要有单座式和院落式两种形式。

单座式流行三开间,平面呈规整的长方形或“凹”字形,中间为堂屋,左右两间为厢房。堂屋多为一进间,也有的间隔成二进间,中间设立供奉祖先之神位,为一家祭神、会客、聚餐之处,左右厢房多分隔为两进间,并建有半边阁楼,用来堆放稻谷和其他杂物。这种三开间式的民居建筑大多使用土砖、石块或夯土砌制成墙,少数地方用青砖砌成,是广大乡村普通人家的住宅,也是广西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种民居建筑形式。在其主屋前或房侧,多另建有一小间厨房。

院落式建筑平面呈规整的长方形,通常由门楼、天井、主房和厢房组成。门楼多与主屋的厅堂相对,是出入院落的通道。主屋流行三开间,高大宽敞,堂屋居中,内中设立神仙神位,同样是祭神、会客、聚餐之处,四面墙体相互连接,形成一个封闭的具有良好防卫功能的建筑组群,是富贵人家之宅。其宅多以青砖砌成,结构紧密,布局规整,构造合理,工艺精巧,装饰富丽,是典型的汉式四合院建筑。

广西各地的硬山搁檩式民居建筑,最初是由中原地区传入的,故属汉式建筑结构。其历史也很悠久,在二千多年以前的汉代已在广西出现。其建筑结构同样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其分布范围亦由点到面,不断扩大。从考古资料看,早在先秦时期,岭南地区的越人与中原地区已经有了经济上的交往和文化上的交流,汉文化已传入包括广西在内的岭南地区,并从与湘楚毗邻的桂东地区逐渐向桂中和桂南等交通便利地区传播,促进了这一地区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广西的青铜冶铸业和冶铁业就是在中原青铜文化和冶铁技术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这就为后来广西少数民族认识和接受乃至吸收中原汉族先进文化奠定了社会和心理基础。秦始皇用武力统一了岭南,并设置郡县,推行封建制度,徙民南居,加速了中原文化在广西的直接传播。但秦王朝统一岭南后仅七年时间就灭亡了,故汉文化在广西的传播和影响力还十分有限。但随着中原移民南迁“与越杂处”的不断增多,其点和面也不断扩大,尤其是在当时的合浦、苍梧、郁林等郡治一带,几乎成了中原移民的天下,就是在交通较为便利的钟山、贺县、兴安、灌阳、昭平等地,亦多有中原移民居住。由于在传统文化和生活习惯上差异明显,这些南迁的中原汉族官吏及百姓并不习惯居住当地土著民族的全木结构干栏式建筑——当然也有一部分汉族居民修建和居住干栏式建筑,至今依然,如三江、靖西等地的一些汉族居民仍居住干栏式房屋——于是就地取材,按照原住地的硬山搁檩式建筑结构兴建房屋居住,并且由郡治所在地区逐步延展到县治所在地区乃至汉族聚居地。于是,广西出现了一种新的建筑形式——硬山搁檩式建筑。从广西的合浦、贵港、梧州、钟山、兴安、昭平等地的汉代墓葬中出土的西汉晚期和东汉时期数量众多、形式多样的硬山搁檩式房屋模型,可资为证。其建筑模型主要有普通百姓居住的单座式房屋和富贵人家居住的院落式或称坞堡式两种。单座式民居多为一开间,前有围墙,主屋前另设一小房,内有猪栏或羊圈,是典型的农家住宅结构。院落式民居建筑气势恢宏、规模宏大、结构严密、戒备森严;院落平面呈长方形,内有高耸的楼房,或悬山式;或重檐式;四周筑有封闭式围墙,一面中间开设门楼,有的四角还设有角楼,楼内有兵士持械守卫,是典型的权贵豪强之宅院。

总之,汉族的硬山搁檩式建筑是随着中原移民的南迁“与越杂处”而传入广西的,并且首先由移居广西的中原居民开始兴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中原居民迁居广西的不断增多以及居住地的不断扩大,其建筑聚落点亦不断增多,分布范围也不断扩大。到了明清时期,在广西凡交通较为便利,土地较为肥沃的平原河谷地带,几乎都有汉族居住,其硬山搁檩式住宅建筑亦随之扩大到广西各地。由于硬山搁檩式建筑具有取材方便、建造简易、造价较低、墙体坚固、隔热性好、不易失火、稳固耐久、居住安全等特点,适合河谷地带的居民居住,故而首先为与汉族毗邻的壮族居民所接受,并按照其建筑形式兴建,其分布面逐步超过土著民族的全木结构干栏式建筑,成为广西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并且为壮族、仫佬族、毛南族、水族、京族、彝族、仡佬族、回族等民族所接受和兴建的一种建筑形式。

二、广西各民族间建筑文化相互吸收与交融

一种民族文化的产生,是其民族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与生产实践中不断摸索、创造和积累而形成的。因而,其文化必有特定的社会功能和存在乃至流行的基础。另外,文化又具有互渗性和优化性,当两种不同类型的建筑文化相互碰撞和接触以后,将会互相渗透、相互影响和互相吸收、互涵互化,在优胜劣汰规律的作用下,建筑作为文化的主要载体,民族间建筑文化会将之进行比较,取长补短,为我所用,达到丰富和更新本民族文化的目的。这就是民族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互动性。任何一个民族,只有善于学习和吸收其他民族的先进和合理的文化成分,不断充实、提高、更新、完善乃至超越本民族的文化体系,使之具有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的质态和蓬勃生命力,其民族才会不断发展与进步。广西各民族建筑文化也是如此。

如前所述,全木结构干栏式建筑是广西地区出现最早、流行最广的一种传统建筑形式,是壮族人为适应当地炎热、多雨、潮湿和猛兽横行的自然环境而发明建造的一种住宅建筑。在其建筑发展过程中,中原汉族的南迁及其文化的传入,尤其是汉族传统建筑及其技术在广西的传播,对壮族传统的干栏式建筑的改进和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壮族为了改进和完善其传统的干栏式住宅建筑,不断学习和吸收汉族的建筑技术及其工艺,在建筑材料的使用、建筑工具、建筑布局、建筑结构、建筑装饰,以及与居住建筑有关的思想观念、自然崇拜观念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受汉族建筑及其文化的影响,吸收其合理的成分,并将之融入本民族的建筑文化之中。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建筑工具

广西少数民族早期的木结构建造工具的种类及其形制,因年代久远,缺乏文献记载和实物材料,目前已难考证。战国秦汉时期,随着中原青铜器和铁器及其冶铸技术传入广西,壮族人开始冶铸和使用青铜器和铁器,其器形主要有斧、铲、凿类。特别是铁器的使用,为木料的砍伐、加工和建筑工艺的改进、建筑技术的提高创造了条件。后来,木作工具中又增加了锯、刨、锤、墨斗线、曲尺、角尺、水平仪、槽刨等新器具,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木工必备的工具,而且其种类与作用也日益细致和专门化。而这套木工工具的种类和形制,基本都是仿制汉族工具器形而成的,使得木料的加工更为精细,其结构也更为牢固。

2.建筑材料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的干栏式房屋建筑系全木结构,顶上覆盖茅草或竹片等,其墙体亦以木板拼成。汉族的硬山搁檩式建筑技术传入并在广西少数民族地区传播后,壮族工匠逐步认识到汉族建筑材料的优越性,例如,汉族建筑用烧制的小瓦盖顶,用遍地皆是的石块或烧制火砖、土制泥砖乃至用三合土夯实筑成墙体,使房屋既稳固耐久,又不易失火。于是,少数民族工匠学习和吸收汉族的建筑方法,烧制砖瓦,用石块、泥砖或夯土筑墙,并逐步推而广之。因而,壮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房屋普遍用小青瓦盖顶,以石块、火砖、泥砖或夯土筑砌成墙体。许多地方还出现了硬山搁檩与干栏结构的巧妙结合,即山墙用石块、泥砖或夯土筑成,内部则保持干栏式结构,下层圈养家畜,木楼上为居住层,并沿木柱以木板分隔成小间。所有这些建筑方法,应是受汉族建筑影响的结果。

3.建筑布局

在广西的壮族及其他少数民族中,无论是单座式或称独居型,还是院落式或称扩充型的住宅建筑,除其主房流行边远山区的三开间木结构干栏式建筑外,堂屋居中,是一座建筑的核心,厅堂正中壁上设立供奉祖先神位,大门正对着神龛,并处于一座建筑的中轴线上,左右厢房为卧室,男居左女居右。院落式的建筑纵剖面呈阶梯状,即前低,后依次升高,主房最高。这样的布局同样是受汉族建筑布局及其中庸、祖先神灵至上、神灵核心、左尊右卑等观念影响的结果。

4.建筑结构

广西少数民族早期的木构建筑,采用绑扎法或直接搭架法来构搭房屋木架,即用索或藤类将梁檩木与立柱牢固地绑扎连接,或将梁楹木直接架于立柱的枝杈上,梁架则用木料构成三角形。斧、凿、锯等铁器出现后,开始使用榫卯构造法。现在所见的壮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干栏式房屋结构、硬山搁檩式建筑结构,与广西汉族的同类建筑基本相同,即在五根立柱间设以穿枋,木枋上依次承托矮柱,大立柱顶端各承搁一檩木,使之具有合理的分力、拉力及合力的作用。另外,在前后檐下,多设有挑手,以承搁檐檩木,增加屋檐的前伸,既能保护墙体不受雨淋,又能形成廊道。这种设阶梯状檐柱和挑手的构造方法,应是少数民族工匠学习和吸收汉族建筑中常见的斗拱构造法的原理,经过改造后运用于本民族的房屋建筑中的结果。

5.建筑装饰

在房屋建筑的尽脊、檐口、檐墙、门桅、门槛、挑手、柱头等雕刻或绘画各种花纹图案,可以增加建筑的华丽与美感,同时能寄托美好愿望。广西少数民族的建筑装饰图案主要有金钱、葫芦、八卦、太极、祥禽瑞兽、莲花、水波和枝叶、福寿等图案,所有这些花纹图案,无论是图形还是内涵,都与汉文化的影响有关,是广西少数民族在建筑装饰中吸收融合汉文化的结果。

广西各少数民族工匠根据本民族的需要,不断学习和吸收汉族建筑的合理因素,并融合到本民族的建筑之中,促进了本民族建筑的发展。与此同时,文化的交流与影响往往具有相互性和双向性。广西少数民族在学习和吸收汉族建筑文化的同时,其民族的传统建筑文化及其建筑结构也对迁居广西的汉族产生了影响,并且为汉族工匠所学习和吸收。因为广西山岭绵延,气候炎热,雨水多,湿气重,与中原地区地势平旷,气候寒冷干燥及雨水少的自然环境明显不同,迁居广西的汉族如果完全按照中原地区那种矮小的封闭式的房屋结构形式来建造住宅,显然不适合在新的自然环境中居住。于是,汉族工匠在居住生活实践中,逐步摸索出既满足他们居住生活及其心理习惯的需要,又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相适应的一种新的硬山搁檩式建筑。也就是说,广西的汉族工匠在中原传统的硬山搁檩式建筑的基础上,学习和吸收当地少数民族的干栏式建筑的一些构造形式,如将房屋的高度升高,扩大居室空间,前后檐下的墙体留空而不密封,厢房前后皆开设窗户,这样便可使居室内空气流通,形成隔热通风良好和荫凉的居住空间,适合人们在炎热的气候环境下居住。由于广西多雨潮湿,汉族人在宅基或村落地点的选择方面,也受到当地少数民族建筑的影响。壮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稻作民族,其居住地溪河纵横。因而,其村落分布和宅基的选择也具有浓厚的农耕文化色彩,其基本模式就是依山傍水近田而居,以方便生活和农耕生产。其村落多分布在地势较高的山脚坡地上,即使在相对的平地中立村建宅,也选择地势略为隆凸的台地。这样,一般的洪水淹没不了村落住宅,而且因地势高凸,房屋地面能保持干燥,适合人们居住。广西的汉族村落民居的分布情况也大体如此,这应是受壮族影响的结果。另外,广西的汉族民居建筑的平面多呈“凹”字形,院落式建筑的门楼与主房之间设有供积纳和排泄雨水的天井,前檐下设置挑手承檩使屋檐向前延伸,下部形成较宽檐廊以供人们行走或堆放柴草,左右厢房多架檩铺板建成半边或通间的阁楼,用以堆放粮食。所有这些,同样是吸收了当地少数民族的建筑形式或结构,以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总之,广西汉族硬山搁檩式民居建筑,是一种既保留了中原汉族建筑的基本形态,又吸收了当地土著民族的干栏式建筑的诸多因素,使之成为广西的既不完全同于中原汉族建筑,又有别于当地干栏式建筑的,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新的民居建筑类型,并且与当地传统的干栏式建筑长期共存,并行发展。所以说,广西民族建筑及其文化的相互影响、相互吸收和相互交融,首先主要表现为汉族建筑对广西少数民族建筑的影响和广西壮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对汉族建筑文化的学习和吸收,故而使得汉族建筑在广西广为传播。另外,由于民族间的文化交流的双向性,在汉族建筑文化对广西各少数民族建筑文化以影响的同时,广西少数民族的建筑文化同样对移居广西的汉族建筑文化产生了影响,汉族工匠在房屋建筑中,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也学习和吸收了壮族干栏式建筑的若干成分,融合到本民族的建筑文化体系之中,从而促进和丰富了广西乃至中华民族建筑文化的发展。

广西少数民族建筑文化之间的交融,还表现在壮族干栏式建筑文化对瑶族、苗族、侗族、毛南族等少数民族建筑文化的影响上,其中最为直接和明显的是干栏式建筑结构对诸民族的影响。众所周知,壮族是广西土著主体民族的后裔。壮族先民最早居住于广西,并开创了干栏式民居建筑的先河,而后又对其建筑结构进行了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唐宋以后,尤其是明清时期,先后出现瑶族、苗族、侗族、仫佬族、毛南族、回族、彝族、京族、水族、仡佬族等民族。在这些民族中,除了一部分是从本地的土著族群中分化出来,其余的多是从与广西相邻的地区迁移而来的,从而形成多民族杂居的局面。这些外来民族,回族除外,多居住在交通闭塞的偏僻山区,如瑶族、苗族、侗族、毛南族等民族,与壮族聚居地相毗邻。由于壮族的全木结构高脚干栏式建筑具有良好的防潮、防兽、干燥通风、居住安全舒适的功能与特点,特别适合山区居民居住,所以,从外地移居广西各地山区的少数民族逐步按照壮族干栏式建筑的基本结构来建造房屋居住,有的则请壮族建筑工匠来帮助修建房屋。因此,现在瑶族、苗族、侗族、毛南族等民族的干栏式民居建筑,其结构多与壮族的干栏式建筑相同。与此同时,各民族又不完全原样照搬壮族的干栏式建筑模式,而是根据本民族的生活习惯和审美观念,对干栏式建筑进行局部的改造和装饰,使之具有本民族的风格特征。如瑶族的干栏式建筑常建有供男女青年约会的过街楼,俗称“爬楼”;侗族有重檐式干栏;苗族则在干栏式房屋顶上用两根木条对绑以压住顶部。各民族的房屋内部的空间分隔形式也不尽相同。

广西少数民族间建筑文化的相互吸收与交融,构成了具有显著地方或民族特色的建筑文化景观,既丰富和促进了各民族建筑文化的发展与进步,同时也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的建筑文化,反映了中华民族相互依存、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和共同发展进步的亲密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