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伙都召唤英灵,怎么你请神灵?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灵台是何地,何来道观一说?

竟然被逐出了道观……

果然,这就是之前选择错误的结果。

对此,柯右摇了摇头。

既然都已经被赶了出来,自然没有再回去的理由。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当一个吃力不讨好的沸羊羊,倒不如做一个好吃懒惰的懒羊羊。

自己还是先调查一下这个时代,游历四方来的更好。

“提桶跑路,调查时代,游历四方。”

【离开道观后,你顺着大道而行。】

【出于小心,你施展道法,化作人形,开始着手调查这个时代。】

【经过数日的徒步行走,你沿途向周围的人打听,得知】:

【大秦王朝末年,正值乱世,武帝年迈,难镇国运,使得妖邪并起。】

【政治腐败,经济凋敝,物价飞涨,民不聊生,土匪横行,起义频繁,烽火连天。】

【正行间,你忽闻前方动静,走近一看,只见数片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农夫,手持兵器围成了一圈,似是当下势头正劲的起义军。】

【你并不打算招惹他们,想要从一旁路过。】

【谁知,却有人上前一步将你拦下,他自顾自的道:“我们精耕细作,承担徭役,辛勤劳作,只求勉强度日,但妖魔肆虐,官兵贪污腐化,弄得民不聊生,我们扶老携幼,入山入林,不得安生,兄台何不加入我们,为了更美好的明天而战?”】

【你的选择是……】

【一、加入他们,二、拒绝邀请,三、身临其境。】

“看样子又是一个分支。”

“先不说我成为起义军的一份子,就算自己成了起义军的头头,对自己的修行又有何帮助。”

“就算是刷事迹,也要修为实力达到一定的高度后,才更好刷……亦或者说我可以走发展信徒那一套?”

就像是前世的“耶稣”那般,一介凡人,却被万千教徒描述成了万主之主,甚至是上帝。

在他看来,真正的‘耶稣’也许只是那个经审判,然后被钉死在十字绞刑架上的一个普通人。

“如此一来,即便我的修为实力不足,也能够依靠这些个狂热的信徒,来传播传说。”

“如若真加入起义军,我这怎么看,走的就是黄巾军的路子……”

柯右沉吟片刻后,最终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接受邀请。”

他作为一个从二十一世纪穿越来的五毒青年,什么洗……忽悠手段没见过?

更何况,如今可是一个兵荒马乱、妖魔肆虐的世道。

在这样的世道,人们通常会将希冀寄托在虚无缥缈的神灵身上。

自己再从佛教、天主教、伊斯兰教这三大忽悠鼻祖中,随便抽出一段都有自信将这些起义军忽悠的不要不要的。

【为了更美好的明天而战!】

【你与他一拍即合,旋即,他十分热心的向你介绍‘起义军’的情况。】

【义军藏身于幽乡岭,大部分人都是由农民以及漂流而来地难民组成,少部分人是来自于当地的民间道观、寺庙的特殊势力。】

“特殊势力么……”

“不过在这种有有妖魔、仙、佛并存的世界,普通村子受到妖魔威胁,动不动便毁村,农民必然围绕这些有能力驱妖的地方建村,再通过香火、捐款等方式得到庇护。”

自然而然就形成一个同质化严重的一方特殊势力。

放眼华夏的历史上也是出现过这样的情形。

在五胡十六国时期,北方汉人为了防备胡人,民间豪强都是结邬堡自守,农民们都是围绕着邬堡定居,自成—方势力。

世家门阀便是这么一步步发展起来的,有能力的世家淘汰没能力的世家,这种制度在北周时发展到顶峰,形成了关陇军事贵族集团,并奠定了此后几百年的政治格局。

【兼老弱妇孺,人数约四、五百号人。】

“四……五百人?”

柯右看到这,喉咙鼓动了一下,忽然觉得自己嘴唇有些干燥的厉害。

他发现自己似乎忘了一些重要的事情。

纵观前世华夏几千年的古代历史,其实只有一个农民泥腿子造反成功……

那便是大明的开创者,朱元璋。

而且,他还是那种躲在背后偷发育的。

像开始起义造反的韩山童刘福通之辈,那可都是死的不能再死。

换句话说……没有背景,没有势力的农民起义,全都是死路一条!

起初在看到“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等字眼。

他就有所心理准备,这样被迫造反的,绝大多数都会是农民和流氓等生活不下去的无产者。

反观官兵,则都是职业军人,他们的战斗力从一开始就完全无法和官兵相提并论。

像是几千官兵打得几万起义军丢盔弃甲、血流成河之类的事情,频频发生。

唯有从人数上实行绝对的碾压,方才有一战之力。

然而,让他万万没想到。

这些人特么只有个四百人也敢揭竿而起?!

就这点人,别说中央了,光是地方县令就能派兵给剿了……

“所以,我现在下车还来得及吗?”

柯右吐槽了一番,很快又冷静了下来。

万幸的是,这个时代并非前世,而是有超越世俗力量的时代。

如此一来,他考虑问题的时候,便不能只看数量,还要看高端的战斗力。

毕竟,“一剑开天门”这种事情,在这里是有可能出现的,对此,宛若蜉蝣、蝼蚁的凡人是很难有反抗之力的。

【他带着你来到了一处狭窄的山谷中,就在两人准备继续前进时,一位手持兵器的农夫拦住了你,询问你的名字和来历。】

【你迟疑片刻,旋即报道:“在下姓,是灵台道观下的一介农夫。”】

【然而,农夫在听说了你的身份后,脸上却表现出了一丝怀疑。】

【对此,你疑惑的问道:“有何不妥?”】

【农夫道:“方圆千里的地楚,我皆知之,这灵台又是何地?又何来道观一说?”】

【你想到老观主,还有道观的道长,皆是不闻世事、不染世俗之人,自然不觉有人未闻,而感到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