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有别人在,责任感就会降低
我们在很小的时候都听说过《三个和尚》的故事。在故事中,只有一个和尚的时候,他会挑水喝;两个和尚的时候,就变成了抬水喝;最后增加到三个和尚时,却喝不上水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为什么在人数增多了之后,这三个和尚却无所作为了呢?
心理学家巴利和拉塔内曾做过一个实验。实验的主要内容是让72名不知真相的参与者与一名假扮癫痫病的人保持可以进行交流的距离,当中,假扮的病人会大呼“救命”。实验一共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受试者与那个需要帮助的病人一对一地交流;第二种是有两个受试者,一个与需要帮助的病人进行交流,一个旁观;第三种是五个受试者,其中一个与需要帮助的病人交流,其他四个人旁观。在交流的过程中,需要帮助的病人会明确地向受试者表达出自己需要帮助的意愿。最后实验结果显示,人数越少的时候,需要帮助的病人所表达出的意愿越容易得到满足。其中,在一对一的交流当中,有85%的人满足了需要帮助者的意愿。而在有四个人旁观的交流中,只有31%的人做到了这一点。
实验结果表明,在某些事件发生的时候,在场的人数越多,实施行动的人反而会越少。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旁观者效应”,也可以叫作“责任分散效应”,或者叫作“社会惰化效应”。
所谓的社会惰化效应,即指如果一个人单独面对一件事情,那么这个人会尽最大的努力去完成这件事情。如果是一群人面对一件事情,那么在解决事情的时候,群体中的个体就不会尽自己的全力去解决事情,甚至根本就不会出力,因为大家都想着别人会解决问题,而自己则坐享其成。也就是说,群体中一个人的责任感会随着群体人数的增加而降低。
这种现象很好地解释了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情况。然而,这种现象似乎对人们的认知产生了影响,很多人都无法理解这样的现象为什么会产生。在生活中,我们的经验是“人多力量大”“众人拾柴火焰高”;而社会惰化效应却告诉我们,人越多,力量反而越小:这不就是相互矛盾了吗?
其实并不是这样的。简单来看,我们可以理解为两种相互矛盾的理念之所以会产生,主要是因为面对的情况不同:“人多力量大”面对的情况是自己的生命财产受到威胁的情况;而“人越多,力量越小”面对的则是他人的生命财产受到威胁的情况。
但是,仍然有很多人认为,即使是面对他人的生命财产受到威胁的情况,也不应该出现人多力量小的情况,毕竟助人为乐是一种美德,人们要做的是把它发扬光大。然而,社会惰化效应确实是真实存在的,那么它产生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第一,追求自己心里面的公平感。当群体共同完成一件事情的时候,群体中的个体总是会产生这样的心理,那就是如果别人偷懒,自己也应该偷懒才算公平。这种人性的普遍现象,造成社会惰化现象的产生。
第二,责任分散。面对一件事情,人越多,每个人承担的责任自然就越小。同时,由于个体混杂在整体当中,个人的行为自然也就混杂在群体行为之中。这种情况下,个体把自己应承担的并不多的责任推卸给别人,并不会产生任何心理负担,也不见得会被别人发现。如果一个群体中只有一两个这种推卸责任的人,负面影响还不算大,但如果群体中都是这样的个体,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第三,人们都担心自己的付出得不到回报。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一个群体的功劳不可能只归功于团队中的某个人,而大多数情况下,个体的投入和团队之间的产出关系又不明确,因此个体面对不确定的回报,不可能会尽全力去付出。
第四,法不责众。这是很多人心里面最真实的想法。很多人在面对惩罚的时候,如果只有自己一个人,就会非常害怕,而如果有很多人和自己一起受罚,就会表现出一种无所谓的态度。
第五,人们的从众心理。任何一个群体中,都需要一个带头人,没有带头人的群体终究会是一盘散沙。在面对一件事情的时候,如果群体中有一个人起到带头的作用,那么其他人很可能就会跟着努力。如果没有人能起到这个作用,那么个体自然也就不会行动。
第六,一些其他的因素。比如在现代社会,有老人倒在地上,周围的行人脚步匆匆地走过去,没有人去扶老人,因为他们担心扶起老人会被老人讹诈,这就是一种社会惰化现象。
对于整个社会来说,社会惰化现象并不是一种好现象,社会惰化效应所产生的影响也并不是好的影响,那么应该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呢?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明确群体中所有人的分工,让每个人都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不应该干什么,也要让每个人都知道自己没有完成任务将要受到惩罚,这样就不会出现推卸责任的现象。同时,还要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起码在帮助别人之后不会发生让施助者心寒的事情。另外,还可以增加一些奖励的机制,刺激群体中所有人的积极性。
解决社会惰化现象是所有人的愿望,想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要从自身做起,明确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不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或许我们可以这样想,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只要我们努力,只要我们能够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就会得到应有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