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诗话长安
19首诗看懂《长安三万里》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解读
高适,字达夫,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后移居宋中(今河南商丘一带),盛唐著名的边塞诗人,有《高常侍集》传世,今存诗250余首,内容以展现边塞生活、表达政治讽喻、反映民生疾苦和抒发个人志趣为主,代表作有《燕歌行》《蓟门行五首》《封丘作》《塞下曲》《宋中十首》《别董大》等。
《河岳英灵集》评价高适:“评事性拓落,不拘小节,耻预常科,隐迹博徒,才名自远。然适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故朝野通赏其文。至如《燕歌行》等篇甚有奇句。”从中我们大致可以得出以下认识:高适其人,个性率真洒脱、耿直坦荡,建立在这样人格上的诗风也就显得质朴真诚、直抒胸臆,慷慨激昂、气势过人。
高适在盛唐诗人中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他是盛唐大诗人中官做得较大的一个!高适官终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死后追赠礼部尚书,其仕途可以说是非常成功!《旧唐书》评价说:“有唐已来,诗人之达者,唯适而已。”但这其实主要都是他后期的成就,与人生后半场的飞黄腾达相比,高适的中青年时代却是非常坎坷的:他出身名门却家道中落,多年苦读却收效甚微,科举中第却沉沦下僚,后来三度出塞,才终于在边疆建功立业。
这首《别董大》是高适的代表作之一,被选入了多个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题目中的董大,名叫董庭兰,因在家中排行老大,故称“董大”。这是唐人的一种习惯,按照一个人在家族同辈子侄中的排行来称呼对方,比如杜甫叫“杜二”,李白叫“李十二”,岑参叫“岑二十七”,高适叫“高三十五”。
这位董大除了是高适的朋友,还有两重身份,一是名臣房琯的门客,二是天下知名的琴师。唐人崔珏有诗赞之:“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惟有河南房次律,始终怜得董庭兰。”(《席间咏琴客》)此诗既写出了董大琴艺高超,也反映了他备受房琯信赖。也正因为他与房琯关系密切,天宝五载(746年)房琯被贬官,董大也就随之被迫离开长安,辗转漂泊四海,行至高适隐居的宋中,于是有了这场送别。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开篇的两句是环境描写,同时渲染了离情别绪:落日黄昏,历来是行人动身的时刻,遥望前路的天地之间,千里暮云凝聚,一如离人心头的愁云,暗暗沉沉;北风又送来阵阵寒意,纷纷雪落也不能留人,只有一行征雁顶着风雪远去,将与它们一样漂泊浪迹的,还有此刻的远行之人。
自古以来,人们都厌恶分离,甚至恐惧分离,尤其在交通和通信都不发达的古代,两个人一旦在苍茫天地间踏上歧路,就不知道何时才能重聚。所以有了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有了李白的“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送友人》),有了杜甫的“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赠卫八处士》)。
对于此时的高适和董大而言,眼前的分别,不是不痛苦、不失落,茫茫的前路,也不是不曲折、不艰难,未知的风景,更谈不上多精彩、多开阔。然而在这首诗中,高适却没有像大多数人一样为前路无伴侣而忧虑,为知己难再得而叹息,他劝慰董大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既然分离之苦已成必然,远行之艰不可扭转,前路风景无从企盼,但只要两人还能心意相通、互相挂念,就足以让孤独漂泊的人舒展愁颜。只要以开放的胸襟和真诚的感情去拥抱每一次未知的相遇,就一定能重获知己的陪伴。正如王勃诗中所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心灵世界的互融互通,足以消解物理空间的阻隔。
影话
这首《别董大》是《长安三万里》影片中出现的第一首诗。这首诗之所以能够出现在这样重要的位置,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表现的诗境和传达的思想情感,与影片尤为契合。
影片中,高适面对程监军对于李白近况的逼问,以这首《别董大》开启了对这段诗坛传奇的回忆:大唐的江山与时代,极盛极衰、星移斗转,何尝不是“千里黄云白日曛”;盛唐一代诗人们,乘时而动,逆流而上,何尝不是“北风吹雁雪纷纷”;这当中,李白尤为个性鲜明而复杂,命运坎坷而多元,不正应了那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吗?
也正因此刻提出与强调“知己”二字,这部以高适的视角讲述李白及其时代的电影,才有了根与魂:高适是李白同时空的“知己”,故而由他讲起李白的故事,能让人信服、令人感动。而当我们被这些故事打动,为这些灵魂所倾倒,我们也就成了他们异时空的“知己”,从而获得一种精神的认同和情感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