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米粉:舌尖上的缠绵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那”样精彩:历史悠久的广西稻作文化

在我国的古代典籍《山海经·海内经》中,有这样一段话:“西南黑水之间,有都广之野,后稷葬焉。爰有膏菽、膏稻、膏黍、膏稷,百谷自生,冬夏播琴。”这是中国人对于稻谷的早期记载。

2012年,中国科学院国家基因研究中心的韩斌课题组,在世界上最权威的科学杂志之一《自然》上发表了题为《水稻全基因组遗传变异图谱的构建及驯化起源》的论文,他们通过基因组重测序和序列变异的技术,将400多份普通野生水稻与现有的栽培稻基因组数据进行比对,最终得出结论:分布于中国广西的普通野生稻与栽培稻的亲缘关系是最近的,表明广西很可能是野生稻最初的驯化地点。这个野生稻的标本就是取自广西南宁市隆安县。2018年,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联合国内外权威实验室测定,鉴定出在隆安县娅怀洞遗址出土的稻属植硅体年代距今约1.6万年,把人类利用野生稻的历史又向前推进了4000年。这是迄今为止出土的最古老的稻类存遗。隆安县除了发现有着古老的稻谷,还被证实是大石铲之乡,稻作历史悠久,当地有数十个大石铲祭祀遗址,其中一个是迄今为止考古发现中最大的大石铲祭祀遗址,更是世界“那”文化圈中大石铲祭祀遗址最密集的地区,出土有距今4500年左右的大石铲。在新石器时代,人们掌握的农业生产经验比较少,只能靠天吃饭,对于自然界抱着一种崇敬的态度,为此总会通过各种祭祀的方式祈求风调雨顺、粮食丰收、子孙繁盛、部族兴旺。大石铲作为当时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也就成为较为重要的祭祀品,但是用于祭祀的大石铲通常都不能用来劳作。这些石铲没有开过刃、硕大而扁薄,且所用材质是较为易碎的石头,大小悬殊、造型各异,刃部也没有使用过的痕迹,出土的时候多是按一定组合形式排放的。

楔形双肩大石铲

这些考古发掘和科学研究表明,广西南宁市隆安县不但存在着古老的野生稻品种,同时又有人类早期农业生产工具石铲的使用痕迹,让考古工作者更加确信几千年前的广西已经孕育出了稻作文化。

稻子,这种神奇的禾本科植物,经过壮族先民骆越人的驯化栽培,穿越漫长的历史时空,如今,已成为全世界最主要的食物。在这片土地上生存发展的壮族先民,以土地作为载体,种植水稻,以稻作维系生存,创造出独特丰富的稻作文化,又叫作“那”文化。所谓的“那”是壮语的音译词,最初的意思是“田”和“峒”,后来泛指农田和土地。“那”是壮族人民赖以为生的物质基础,所以他们把“那”视为最宝贵的财富,尤其是适合耕种的水稻田。他们据“那”而作,依“那”而居,“那”文化早已渗透到了壮族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衍生出与土地、耕作相关的多姿多彩的“那”民俗风情。他们甚至以田论人、用田取名、为田设神。几千年的稻作文化传承,深深地影响着壮族人的生产方式、生活习俗、社交礼仪、饮食文化。

广西南宁市武鸣区陆斡镇的香米产业示范区

“那”文化雕刻出了广西壮美的山水画卷。水稻的种植需要土地和水源,缺一不可。广西的地貌由山地、丘陵、台地、平原、石山、水面六大类构成,居住在山区的壮族人民为了能生存下去,便开始开山造田,将水稻田层层修筑于高山之上,梯田这一特殊的田地形式便是这样产生的。广西很多地方都有这样的梯田,其中以龙胜梯田最为出名。连绵起伏的山群之间,层层叠叠的水稻梯田直到山顶,仿佛是遗落人间的天梯,整个画面磅礴壮观、气势雄浑,线条行云流水、潇洒流畅,是世界梯田景观之冠。

“那”文化缔造出了广西丰富的民风民俗。广西有非常多节日以农耕或者祈求丰收为主题,比如隆安稻神节、天峨蚂节、龙胜开耕节等。每到节日,当地的壮族人民都会聚集在一起,热热闹闹地举行仪式。每年的农历六月初六,是广西隆安县庆祝稻神节的日子,壮语称之为“芒那节”。这个节日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是当地“那”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整个活动分为求雨、祭农具、招稻魂、驱田鬼、请稻神、稻神巡游六个内容,主要是为了祈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至农历二月初二期间,在红水河流域的南丹、天峨、东兰的很多壮族村落都会庆祝蚂节。壮族人民把青蛙称为蚂。传说里青蛙是雷公的使者,它既能预报天气,还能消灭虫害,可以保证稻作的丰收,仿佛有神力一般,所以壮族先民崇拜蚂、祭祀蚂,每到蚂节就会举行找蚂、祭蚂、孝蚂和葬蚂等活动,以祈求年年风调雨顺、岁岁五谷丰登、四季人畜兴旺。

各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进入广西后,向壮族先民学习稻作技术,于是“那”不为壮族所独有,而是成为广西稻作文化的象征和广西稻作文化的独特标识,更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标志。

“那”文化衍生出了广西多彩的米食习惯。悠久的稻作历史为广西各地带来了各式各样的米。稻米主要由两大类组成,分别是大米和糯米。大米又分为籼米和粳米,糯米又分为籼糯米和粳糯米。籼米,米粒形状为细长形,米色较白,透明度比其他种类差一些,做成米饭口感有些硬;粳米,米粒形状为椭圆形,短而宽厚,做成米饭口感糯而有黏性。由于收获季节不同,籼米和粳米又有早稻米、晚稻米之分,之后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还出现了杂交水稻。无论是大米还是糯米都有白色、红色和黑色的。这些米在广西各民族人民的演绎下变成了一道道美味的食物,如糯米饭、粽子、糍粑、艾叶粑粑、米糕、粉饺、米粉等等。每一种食物都各具风味和特色,每一种食物又进一步衍生出更多的品类和花样。比如:糯米饭,有每年“壮族三月三”期间必吃的五色糯米饭,也有扣肉糯米饭、香肠糯米饭、糯米鸡、竹筒糯米饭等;粽子,有横州大粽、钦州猪脚粽、凉粽、灰米粽等;米糕,有柳州云片糕、宁明沙糕、芋头米糕、萝卜米糕、红白发糕等。在众多米制食物中,以米粉的品种最多,数不胜数,在广西每个城市都有三五种独具当地特色的米粉。全国范围内没有哪个地方能像广西这样把米粉做到极致,从盛名在外的桂林米粉、柳州螺蛳粉、南宁老友粉,到小众的、只有当地人才找得到的簸箕粉、石磨米粉、烧肠粉等等,应有尽有。

那山、那水、那田,“那”,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广西人,给广西留下了多姿多彩的风土人情,赋予了广西绵延不断的生命力。一颗颗金黄的稻谷,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成长经历,记录着人类文明前行的脚步,并将和我们一起走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