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自序
本书是《诗化智慧》的姊妹篇,《诗化智慧》重点介绍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与美德,而《诗化美质》主要是介绍中华传统美学、美质和审美方面的内容。任何艺术的终极问题都是传播、弘扬真善美,《诗化美质》所研究的也不例外,主要是挖掘、传播、弘扬中华传统美学。
一、关于美与美质
美是指使人感到心情愉悦的人或者事物。“美,甘也,从羊从大。”(《说文解字》)“羊大为美”的思想体现中国古代先民将美与实用相结合的审美观念。美的基本形态是现实美和艺术美。现实美包括自然美、社会美、教育美。对于人而言,美,不仅包括外在美,还包括品德心灵的美。美质则是指各种美好、美丽、完美的素质和品质。美质是各类自然景色、艺术作品的重要特征。不同的自然景色、不同的艺术门类有着共同的或各有特色的美质。
二、关于诗与诗化
诗是中国文学诸多文体形式中形成最早、发展最为充分的文体。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尤其是唐诗宋词。唐诗宋词是历史的韵律、文明的节拍,是光耀后世的灯塔。我们试图用诗歌的语言来阐发所精选的传统艺术精华,故此书命名为“诗化美质”。所谓的“诗化”就是使语言、行为或动作具有诗意,以便增强表达的效果,让读者更容易理解。“诗化美质”就是把中华传统审美思想、理念、成就和知识寓于诗词之中,用诗词来阐发,利用诗词的文字美、韵律美、意境美和精神美使美学思想和理念更加具体、更加形象。这样可以增强传播、教化的效果,使世人更形象、生动地领略和接受中华传统审美的内涵和教诲。本书从中华传统美学成语或词语中选出200个条目来进行诗化,在评述的部分也引用优美的诗句来阐发,初衷重在育人,重在传承,重在效果,而不是学术的深究。
三、关于中华传统美学
中华传统美学反映的是中国传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审美观、艺术精神和艺术创作上的体现,而不仅仅是感性的美学;西方美学关注的是审美的经验,属感性、情感、快感美学。中华传统美学以中国哲学为基础,而中国哲学思想以生命哲学为思考主题,将世界、人生视为一体,人超越外在的物质世界,融入宇宙的生命世界,天人合一,浑然一体。中华传统美学尤其重视由外在的审美感受返归心灵,超越外在的美感,更注重内在的审美感悟,从而体验万物,融通天地,获得心灵的适意,安顿生命。中华传统美学之精髓在于安身立命,超越具象,超越生命。
中华传统美学的思想源泉集中体现在儒、道、释的美学思想。儒、道、释成为我国传统美学思想的三大源流。“儒者在本朝则美政,在下位则美俗。”(《荀子·儒效》)儒家提倡和注重美学的社会功能。“天下归仁”是孔子的最高理想。因此,“仁”是孔子美学的基础。“里仁为美”“尽善尽美”“夫玉者,君子比德也”,都体现儒家美学注重现实美的思想。儒家还提倡和谐、适中、秩序、节制、平衡、安定的“中和之美”,倡导天地人和的和谐之美。道家提倡和关注美学的自然性,“道法自然”“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都蕴含着丰富的自然美的思想。道家提倡朴素之美、含蓄之美、虚静之美、逍遥之美。释家主张心性之美,提倡通过心性修炼获得心性升华,摆脱人生烦恼,追求生命自觉的精神境界;提倡随缘自适、随遇而安的人生境界和审美境界。禅宗是一种人生态度的哲学,禅宗美学是一种生命美学、体验美学。中国古典美学的精神境界有以下三个层次。
(一)尽善尽美,美以安德
追求真善美的核心价值。中华传统美学讲究以真为美、以善为美、以美为美。真善美内涵则万变不离其宗,真善美精神永远是艺术创作和美学矢志不渝的追求。孔子认为美要与善结合才是美追求的最高境界。朱熹认为审美与内容美、形式美、德行美、人格美密切相关,强调美与善的统一,主张以善制美,美以安德。追求尽善尽美的大美是中华传统美学的崇高境界。
(二)天造地设,妙造自然
天造地设指自然景色、事物或艺术作品天然形成,合乎理想,没有人为加工雕琢。“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庄子·知北游》)从诗词文赋到戏剧曲艺,从书法绘画到园林建筑,中华传统审美观念都在追求与自然的契合,以自然之美为美。天造地设是传统美学追求的最高原则。要求艺术创作必须以自然为最高标准,对人为的雕琢和加工进行规避,在师法自然原则下规避人为的秩序。
妙造自然是指艺术作品充满生气且灵动,巧妙地与大自然同化。妙造自然是艺术创作的表现形式,也是艺术创作的追求境界,更是难以言表的美质。“不到西湖看山色,定应未可作诗人。”妙造自然既是艺术创作的境界,也是艺术美质的来源。“自然”“中和”是中华传统审美的核心观念。自然是万物的本源,自然即天然,既包括自然变化、自然规律,又包括人的自然性情、自然欲望。唐代王维的《山水诀》说:“夫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上,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艺术创作应以自然为师,艺术情感表现要真切自然,艺术手法要摒弃人工雕琢,艺术风格要浑然天成,艺术境界要妙造自然、超越自然。
(三)出神入化,风月无边
出神入化指艺术作品达到高超的美学水准和神妙的艺术境界。“真所谓精能之至、出神入化者。”(《翰林记》)优秀的美学作品,会让人神情专注,精神自足,忘乎所以;会令人陶醉,使人沉迷,会摄人魂魄,从而达到身心融入作品,“化”入作品的境界。出神入化是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的最高境界。
风月无边指自然和人文风景非常优美,风光无限。“风月无边,庭草交翠。”(《六先生画像·濂溪先生》)风月狭义指风景,广义包含丰富、美妙的人文故事、传说、佳话和审美境界。无边即无限、难以形容、言不尽意之美。风月无边是景色的韵味,让审美主体的思绪和心情进入怡然自得的境界,以至景与情相契,意与景相合,从自然的审美上升为艺术的审美,从具象的审美上升为意境的审美,达到万化冥合、心凝形释的心灵追求。
四、关于中华传统美学的艺术创造的美感特质
中华传统美学表达美、创造美,对美质、美的特征、美的要素有着独特的认识、思想和理论。
(一)寄情于象,立象尽意
意象概念是中华传统美学的主要思想和表达美的重要形式。所谓的“象”指天象和象征,包括物象、心象。“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周易·系辞上》)天上有日月星辰、风雷云雨,大地有山川河流草木,有人类及诸生物,人类的生存有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诸多活动……宇宙自然的本质规律就在这一切现象中呈现出来,只要人们细心观察和感悟,就可以有所获得。物象是心象的基础,心象是物象的反映。所谓的“观物取象”“寄情于象”“寄意于象”都是以象为基础。所谓的“意”指对象的认识及由此产生的思想情感、想象空间和创作构想。
立象尽意指绘画、书法、诗词等艺术形象可以表达丰富复杂、内涵深邃的情意和思想。立象尽意是传统的审美哲学和思想,强调艺术形象要表现思想情感。“圣人立象以尽意”,古人用确立《易》象的办法来充分表达自己的意念。“象”指具体可感的形象;“意”指思想、情意。“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象”对于“意”的表现,应注意以小喻大、以少总多、由此及彼、由近及远的特点:“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其旨远,其辞文,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隐。”(《周易·系辞下》)
唯有精湛的绘画笔法技艺才能体现立象尽意,从而产生“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的效果。五代后梁荆浩提出:“夫画有六要:一曰气;二曰韵;三曰思;四曰景;五曰笔;六曰墨……气者,心随笔运,取象不惑;韵者,隐迹立形,备仪不俗;思者,删拨大要,凝想形物;景者,制度时因,搜妙创真;笔者,虽依法则,运转变通,不质不形,如飞如动;墨者,高低晕淡,品物浅深,文采自然,似非因笔。”(《笔法记》)
(二)纤秾合度,参差万象
纤秾合度,是指事物内外相称、肥瘦合度、浓淡恰当、大小称宜、高矮适中的美质。多姿多彩的自然世界构成浓淡相宜、复浅复深、交相辉映的美景;也只有妙笔生花、浓淡得宜的高超艺术,才能创造出纤秾合度的美质。审美的“合度”原则就是根据不同事物的时空、对象、地位等来选择合适的尺度。在各艺术门类里都十分注重“合度”的审美原则,比如绘画中注重“武洞清宫画人物,布置落墨广窄大小,莫不合度”(《宣和画谱》),书法创作强调“婆娑偃仰,无不合度”(《天下有山堂画艺》),舞蹈艺术讲究“身不虚动,手不徒举。应节合度,周其叙时”(《云门篇》)。
“万事云烟忽过,一身浦柳先衰。而今何事最相宜,宜醉宜游宜睡。”(《西江月·万事云烟忽过》)除了追求“合度”,还强调“称宜”。“称”指对称,对称原则是把审美对象作为一个整体来审视,对人的内在素质与外表、艺术的内涵与表现、文辞的内容与形式,都有内外相称的要求,还有各种审美元素的相称。“宜”指相宜得当,无论是建筑、文章、书画、音乐、舞蹈,在布局、结构、体裁、文字、曲调、姿容等方面,都应该讲究相宜得当。
参差万象是指参差交错的各种事物或形态所构成的美质。清代张集馨的《道咸宦海见闻录》指出:“遍山皆青皮古松,不下数百株,太湖石亦高低错落有致,异鸟飞翔,哢音木杪,真蓬莱仙境也。”参差万象的美质是大自然和生命万物的本来面目,无论是自然万象还是人间万象都存在着精彩纷呈的各式美景,关键是如何发现、挖掘和表现这一美质。无论是诗歌、文学、绘画还是音乐,都存在参差万象、丰富多彩的美质。
在诗歌方面,唐代司空图将诗的风格分为雄浑、冲淡、纤秾、沉着、高古、典雅、洗练、劲健、绮丽、自然、含蓄、豪放、精神、缜密、疏野、清奇、委曲、实境、悲慨、形容、超诣、飘逸、旷达、流动二十四品,每品以十二句四言诗加以说明,形式整饬。在绘画方面,清代黄钺将绘画分为气韵、神妙、高古、苍润、沉雄、冲和、淡逸、朴拙、超脱、奇辟、纵横、淋漓、荒寒、清旷、性灵、圆浑、幽邃、明净、健拔、简洁、精谨、俊爽、空灵、韶秀二十四品格。在书法上,清代杨景曾归纳二十四书品:神韵、古雅、潇洒、雄肆、名贵、摆脱、遒炼、峭拔、精严、松秀、浑含、淡逸、工细、变化、流利、顿挫、飞舞、超迈、瘦硬、圆厚、奇险、停匀、宽博、妩媚。在音乐方面,明代徐上瀛概括琴的和、静、清、远、古、澹、恬、逸、雅、丽、亮、采、洁、润、圆、坚、宏、细、溜、健、轻、重、迟、速二十四况。冷谦的《琴声十六法》提出轻、松、脆、滑、高、洁、清、虚、幽、奇、古、淡、中、和、疾、徐十六法。本书遵循古人的审美思考,继承传统的审美志趣,从上述这些美质来分析、阐述和鉴赏自然美、艺术美甚至心灵美。
(三)以形写神、气韵生动
中华传统美学认为,艺术创作的最高水准是达到以形写神、气韵生动的境界。“以形写神”指书画创作时,通过生动描绘物象外观外形以表现出内在的精神本质。“气韵生动”则是指艺术作品呈现出来的生命力量和美感力量,具有活力,能感动人心。“以形写神”“气韵生动”都是肇于自然,立天定人,由人复天的升华。将艺术创造与人融为一体,视文本为人本,视艺术体为生命体,将美质拟人化为气、味、性、形、神、精、风、格、情、韵、恬、淡等诸多特质,形成文心、文体、文风、文品、文质、文采及其意境、意象、意味、神韵、气韵、神思、风骨、妙悟、境界等审美范畴,提出兴观群怨、自然无为、知人论世、感物起兴、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形神兼备等审美命题。
五、关于美育
美育就是通过审美教育,利用审美活动本身所具有的感染人、陶冶人的特点塑造美好心灵,使人和谐、均衡、健康发展。美育是一种爱美的教育,它鼓舞人们去爱美、欣赏美、追求美,提高生活情趣,培养崇高生活目标。中华传统美学博大精深、丰富多彩,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应当充分挖掘、利用好这份祖先留下的资源开展审美教育,提升民族的美学素养,提升民族的生活品质,从而提升人们的幸福感、自豪感。
(一)言志为本,咏物为工
美学的根本任务是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培育和塑造美好的心灵。中华传统美学论述诗的作用强调的是诗言志,而志又与情感相通。“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尚书·虞书·舜典》)“诗言志”就是说诗用来表达思想和情感。同样,其他美学形式的任务也是“言志为本,咏物为工”。通过感染人、影响人、陶冶人的心灵和道德情操,塑造人心灵的各种教育活动,使人和谐、均衡、健康发展是美育的根本任务。
(二)澄澈洗心,澹然无极
通过审美教育,加强对人格教育、情感教育的培养,以达到澄澈洗心目的,即以纯洁的思想和意念洗涤心灵,陶冶情操。东晋葛洪的《抱朴子》有言:“洗心而革面者,必若清波之涤轻尘。”洗心就是经常自觉地克服不良的贪欲,清理私心杂念,屏蔽拒绝外部的浮躁和诱惑,让心灵超越世俗。洗心是自警自励,将心洗得洁净透明,有心似无心,心胸宽阔便胜天胜海。
通过审美教育,排除一切功利欲望的干扰,保持内心淡泊清静,使心境达到澹然无极的审美境界。刘勰提出:“陶钧文思,贵在虚静。”(《文心雕龙·神思》)“涤除玄览”才能“静观深照”,从而达到“澹然无极”的境界,进而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审美教育能够培养人们的审美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造就具有审美能力的人。
(三)悦志悦神,引人入胜
美育能悦志悦神,审美主体在精神境界所产生的愉悦,是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最高层次上获得的一种精神满足,是人生理想的实现而产生的愉悦感。悦志悦神能产生三个方面的作用:在学术境界方面,求真;在道德伦理境界方面,求善;在艺术审美境界方面,求美。人是一个整体,人生的各种境界会相互影响、相互联系。我们追求的是真善美的统一。悦志悦神,是对艺术创作的更高要求,既能让人们感受到艺术的美,又能够启迪人、教育人、鼓舞人,做到美与真的相融、美与善的相融。艺术等审美活动能提高人的素质和修养,改变人的精神面貌,从而达到全面培养人的目的。
美育能产生引人入胜的效果。欣赏美妙的山水风景,鉴赏优秀的艺术作品,能将人的心灵引入更高的层次和境界。能引人入胜的是让人着迷忘怀、流连忘返的胜境、佳境。这样的胜境常常是指物质世界,但也可以指精神世界。什么样的风景能引人入胜?唯有诗境。何为诗境?具有清朗、澄明、幽静、神逸等意境的美景,皆可称之为诗境。
综上所述,《诗化美质》通过成语或词语、诗词来介绍中华传统美学,目的是传承中华传统美学思想、理念和知识,以达到以美育人,塑造美好心灵,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目的。
陈立基
2019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