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教人不走极端的《中庸》
被列为“四书”之一的《中庸》,相传是孔子的孙子孔伋即子思写的。
《中庸》一书,共三千五百多字,其主要内容是讲君子之道,认为“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把“诚”看成是世界的本体,认为“至诚”则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并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和认识方法。中庸是中华民族古典哲学很有名的概念,曾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中国人的为人处事之道。有人说,中庸讲的是既不善又不恶的人的本性。
1915年9月6日,毛泽东就为学习中的“博”与“约”、“通”与“专”的关系,在致萧子升的信中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仆读《中庸》,曰博学之。”尽管《中庸》是毛泽东读私塾时的“必修课”,但这封信却是目前所见的毛泽东谈及《中庸》的较早文字。在这以后,毛泽东在文章、书信中,多次谈及《中庸》。在实践中,他更是常常借鉴其思想,并赋予新的解释。如他曾用“矫枉过正”指导农民运动,把“过犹不及”作为重要的思想方法,加以推广。
“过犹不及”是对中庸的具体解释之一。有一次,子贡问孔子:“子张与子夏哪一个人好些?”孔子答道:“子张有些过,子夏有些赶不上。”子贡又问:“那么是不是子张比子夏好呢?”孔子又说:“过犹不及。”过犹不及即过了头,与未达到是一样的,也不好。
1939年2月20日,在给张闻天的信中,毛泽东写道:“‘过犹不及’是两条战线斗争的方法,是重要思想方法之一。”为了更明确地理解中庸观念所包含的“过犹不及”的辩证法内容,毛泽东引了朱熹对《中庸》的一段注解。《中庸》里说,舜帝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他善于隐藏别人的坏处,宣扬别人的好处,过与不及两端的意思他都掌握,采纳适中的用于老百姓。朱熹的解释是,事物都有不同的两个方面,比如有大有小、有薄有厚。在善的内涵里又能够把握不同的两个方面,掌握好度,然后运用它,这种审慎的选择就可以达到效果。然而,如果不是考虑权衡的精确、没有差错,是没法达到效果的。这就看出,道之所以能实行,就在于智慧没有过头和未达到。
毛泽东认为,朱熹的这个注解大体是对的,但“‘两端’不应单训为‘众论不同之极致’,而应说明即是指的‘过’与‘不及’。‘过’的即是‘左’的东西,‘不及’的即是右的东西”。联系“左”“右”来解释“过”与“不及”,很有意思。办事情过了头,就是“左”;办事情犹豫不决,就是“右”。
在这封信里,毛泽东还用辩证法中的质量互变原理,对中庸观念的“过犹不及”命题进行了新的解释。他说,事物的发展变化包括量变和质变两个阶段。当一个事物处于量变阶段时,其质不变,这就是事物质态的“安定性”;当一个事物经历质变阶段后,它便转化成了另一个事物,所以事物质态的安定性又是“相对的”。毛泽东认为,“过”与“不及”就是混淆了不同事物或不同阶段的质的区别。当事物处于量变阶段,未实现质的转化,便“说这个事物已经不是这种状态而进到别种状态了……就是‘过’或‘左’倾了”。当这个事物已经发生质变,成了新的事物,仍然“说这个事物还停止在原来状态并无发展,这是老的事物,是概念停滞,是守旧顽固,是右倾,是‘不及’”。
此外,《中庸》提出“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毛泽东对《中庸》说的“三达德”专门作了新的解释和发挥。他说:“知仁勇被称为‘三达德’,是历来的糊涂观念,知是理论,是思想,是计划,方案,政策,仁勇是拿理论、政策等见之实践时候应取的一二种态度,仁像现在说的‘亲爱团结’,勇像现在说的‘克服困难’……如果做事不忠实,那‘知’只是言而不信,仁只是假仁,勇只是白勇。”
这样来解释《中庸》倡导的君子之道,还真是新鲜的创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