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
首先我们要重点对维特根斯坦后期的哲学思想进行梳理。维特根斯坦的“意义即使用观”“语言生活形式观”“语言游戏观”“家族相似性”等都是本书所要考察的重要概念。维特根斯坦对意义指称论的批判不仅开启了后来轰轰烈烈的语用学运动,对语言学习理论研究也有很大的启发。语词的意义并不是一个客观的有待我们发现的对象,意义待决于(to be underdetermined)语境,或者说意义就是语境的一部分,这种现象在儿童语言学习现象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但应注意的是:虽然语词的意义就是它在具体语境中的使用,但意义并不等于使用,我们并不能随意地去使用一个语词。语词的使用要受语用规则的辖制,但这里的规则并不是乔姆斯基意义上的内在语法规则,而是外在的社会、文化、习俗、生活形式的一致。
其次,我们会结合当前语言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如语法问题、语境问题、共性问题、意向性问题等,进行有针对性的相关著作研读。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思想所体现的语言学习思想和其他语言研究者所得出的结论有什么共契?对我们理解语言的本质以及语言学习的特点有何启发?作为语言学习理论的两端——“规则派”和“语用派”如何在维特根斯坦那里达到了统一?为什么说没有完备的语法(complete grammar)?语法规则是刚性的还是柔性的?规则是对语言行为的解释还是对语言行为的规定?语言学习中我们能否由“一般”推及“个别”?对这些问题的追问和尝试性回答构成本次研究的另外一个重要内容。
最后,对乔姆斯基普遍语法理论的思考也是本书的一个重要内容。生成语法引进之初就受到我国语言学界不少人的质疑,如江蓝生通过汉语语源研究认为语法是一个渐变的过程,而且还伴随着音变(江蓝生,2000);沈家煊认为语法的研究不能排斥意义(沈家煊,1999);认为无论是母语习得还是二语习得都不可能不受文化的影响。持类似观点的还有戴庆夏、游汝杰、申小龙等。石毓智(2005)更是从学理上对生成语法进行了一系列的批判和检讨。他们反对的是什么?和西方哲学界、语言学家对乔姆斯基的质疑批判的契合点在哪里?语言知识是一种事实知识(knowledge-that)还是一种行为知识(knowledge-how)?换言之,这种知识是不是一种心理实在?人类各语言间有没有绝对的共性?语法是语用的固化还是对语用的规定?语言行为是受规则指导的还是仅仅符合规则?对这些问题的追问和尝试性解答是原著研读的出发点也是本书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