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几何知识的萌芽
中国古代对于图形的认识,起源是很早的。大约在公元前二千余年,就是历史学上所称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大部分人已经抛弃了游牧生活,在肥沃的平源上定居下来,从事农业生产。由于人们对自然的斗争已经由被动转向主动,对于事物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开关的认识,也就有了很大的提高。就在这个时候,人们开始从生产劳动中认识了简单的几何图形,有了几何知识的萌芽。
近几十年来,特别是在解放以后,我国的考古学家和基本建设工作人员等,从地下发掘到了许多殷代以前(就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陶器,上面画着各式各样的几何图案。例如1953年在安徽灵璧和浙江嘉兴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上,掘到了不少碎陶片,上面就有方格、米字、回字、椒眼和席纹等几何图案,比较迟一些的,又有在河南安阳的殷墟中发掘出来的车轴,上面刻着五边形、六边形以至九边形的图案装饰;陕西宝鸡出土的陶器上有三角形、正方形、矩形和圆等(如图1);
殷、周两代的青铜器上,一般也都有美观的花纹;殷代甲骨文里的田字,还写成了许多小方块。更迟一些的,象西安出土的汉砖,上面有方形、回纹形等几何图案(如图2),种类很多。
我们从这许多地下发掘出来的资料,可以看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于图形有敏锐的观察力,表现出他们高度的智慧,再考察这些几何图案的形式,发现它们常常表示出相合性、相似性和对称性,具有很好的匠心和意境,其中有不少还可以供今天的工艺美术家们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