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古代文集中的“副文本”
从文学研究视域看,所谓“副文本”,是指与文学作品的主体部分即“正文本”相对的,附缀、环绕或穿插于正文本周边的文字,包括图像或音像材料。在《隐迹文稿》中,热奈特曾列举副文本的范围,如“标题、副标题、互联型标题;前言、跋、告读者、前边的话等;插图;请予刊登类插页、磁带、护封以及其他许多附属标志”(2)。弗兰克·埃夫拉尔在《杂闻与文学》中指出:“副文本指围绕在作品文本周围的元素:标题、副标题、序、跋、题词、插图、图画、封面。”(3)所论大同小异。这些副文本类型,除副标题、互联性标题、磁带等外,大部分也存在于中国古代文集中。当然,由于中国古籍编纂及出版的独特性,还有一些重要的类型,如凡例、笺注、评点以及标识出版信息的牌记等具有民族特色的副文本,未能进入西方学者的视野。因此,就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而言,对副文本的范畴,当有所修正,主要包括标题、序跋、题词、封面、插图、牌记、目录、凡例、笺注、评点等。它们虽然并非文学作品的主体,而只是辅助性文本,却为正文本提供了丰盈的生态环境和历史氛围,共同参与文本意义的生成、构建、阐释和传播,因此具有不可忽视的文学学术价值。
由于总集、别集是研究古代作家、作品最基本也最重要的史料,伴随文集产生的标题、序跋、凡例、目录、笺注、评点等自然成为古代文学副文本的主要来源。当然,这些不同类型的副文本,与正文本的关系有远近、深浅之别,故其功能、意义也有较大差异。如作品标题一般出于作者之手,与正文本同时产生,原是正文本的构成部件,但当它脱离正文本而印在封面上或列在书目中,便有了相对独立的意义,可以归属于副文本。这种副文本往往是对正文本内容、主旨的高度提炼、概括或暗示,是理解作品的窗口,但有过于笼统、模糊的局限。目录指位于书籍序跋或凡例之后、正文之前,以各级标题形式揭示该书基本内容和结构层次的篇章目次。目录内容最接近正文本,但缺少与正文本相关的周边背景介绍。插图一般不是出自正文本作者之手,而是作品完成并进入传播阶段后,由编刊者附加上去的。其特点是形象、感性地表现正文本意义,从而取得图文并茂、增强阅读兴趣的效果,这是纯文字文本难以企及的。正因如此,明清以来图像文本大量刊行,往往带有显著的广告色彩和商业意识。牌记指刻于书籍首尾或序页、目录页之后的图记,类似今天的版权页,记录书名、作者、镌版人、藏版人、刊刻年代、刊版地点等信息。这种副文本,与正文本意义生成或阐释的关系最为疏远,其主要功能是为版本鉴定和考据版本源流提供参考,对于考察文本的传播、接受情况及作家与出版商的关系等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笺注、评点一般出于后人之手,主要也是一种外生和后生的副文本。其最大优点是,能深入作品内部,就许多具体问题展开详尽阐释和深度探讨,从而融入正文本的意义生成和结构之中;缺点是容易流于琐碎和隅隙之照,难以总体把握全书的内容和特色,时有见木不见林之憾。序跋包括作者自序和他人所撰,是古代文集中数量最多、最常见的副文本,通常介绍编纂缘起、宗旨、内容,表达对相关文学问题的看法等,与正文本意义关联紧密。当然,这种关联,主要是外围场域的,较少进入文本内部。如是他人所撰,往往有交际、应酬性质,多会交代序跋者与正文本作者、编刊者的关系,甚至出现一些言过其实的褒奖。这种过度褒奖,有可能误导读者,一定程度上扭曲或遮蔽正文本的真正价值或意义。
在古代文集的文字型副文本中,凡例是紧密关联正文本而内容最丰富、形式最具特色的一种类型。凡例在对书籍内容、体例的介绍中,便已深入正文本内部,参与文本意义的阐释或建构。这种阐释,相对标题的简略、概括、模糊来说,显得更为具体、详尽、明确;然而,相较于笺注、评点偏于琐碎、片段和局部,它又是对正文本作一种宏观的、纲领性和结构性的把握。与序跋相较,凡例也会涉及“书外边”,如说明编纂缘起、过程等文本外围背景,但其主体却是“书里边”,即对文本内容、结构、编纂体例的说明。如果说,早期序文如《太史公自序》《文选序》等还会涉及编纂体例,实际上是序、例一体的话,那么,到了明清时期,随着图书编纂中撰写凡例蔚为风气,以及凡例功能和文体地位的独立,序文中已很少见到对编纂体例的介绍了。换言之,凡例可以包括序跋的内容,序跋却难以包蕴凡例。因此,就总体而言,凡例兼容“书里边”和“书外边”,处于文学外部研究和内部研究的纽结点上,其内容远比序跋丰富,介入正文本的程度也远比序跋深入,是确定正文本意义最重要的副文本。在表达方式上,序跋一般采用记叙、议论等笔法,很多作品,如司马迁《太史公自序》、王羲之《兰亭集序》、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等,甚至带有强烈的抒情色彩,讲究布局、行文,富有辞章之美,是文学史上的名篇。因此,在历代著名文章选本如《文选》《文苑英华》《唐文粹》《宋文鉴》直至《唐宋八大家文钞》《古文辞类纂》中,都大量选录这类作品,俨然文体谱系中的一大门类。如果说,序跋最初产生的时候,相对于它所依附的文本言,属于副文本,那么当它进入后世选家文集的时候,便衍化为文集的正文本了。而凡例主要以说明笔法和排比科条的形式,介绍典籍内容、编纂体例、选录范围、取舍标准等,行文平实,不追求章法、藻彩等,学术价值远远重于文学审美价值,故较难入文章选本。此外,凡例不具应酬性质,很少对作品过度褒奖,因此往往比序跋更能贴近正文本真相。以上分析充分表明,凡例在古代文学副文本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应该引起学界充分关注。从古代文集凡例入手,考察文学史和批评史的发展轨迹,可以别开生面,发掘许多新的学术生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