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劳动密集型工业就业与经济增长的互动与协同:基于纺织业的实证分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研究意义

(1)对我国劳动密集型工业就业和经济增长的互动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我国劳动密集型工业就业与经济增长的互动研究与传统理论不同的是,本研究在分析劳动密集型工业就业与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时运用了系统学理论。这是对已有理论的进一步尝试与发展,因而这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2)有助于了解我国劳动密集型工业演化的动力机制。

我国劳动密集型工业的功能大于各要素功能之和,具有典型的系统特征。而且其是不断演化的自组织系统,其演化是就业与经济增长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我国劳动密集型工业就业和经济增长的互动研究能够揭示其演化的动力机制。

(3)对我国劳动密集型工业(纺织业)就业具有指导意义。

研究以纺织业为典型代表的我国劳动密集型工业就业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可以了解我国目前劳动密集型工业(纺织业)就业的状况;另一方面,可以对我国劳动密集型工业(纺织业)就业可能产生的变动问题进行研究,以便及时制定正确的就业政策,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

(4)为缓解结构性失业压力提供帮助。

在我国现阶段,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速度都比较快,出现结构性失业具有一定的必然性。我国劳动密集型工业中大部分都是传统行业,为促进经济快速增长,产业升级是它们发展的必然途径。这将带来这些行业就业的变化。一方面,产业升级需要大量高素质劳动力的投入和低技能劳动力的退出;另一方面,由于客观条件,劳动力供给不能跟上劳动力需求的变动,从而出现结构性失业。例如,我国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传统工业——纺织业,由于技术进步及新兴产业的发展,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呈现相对下降趋势,出现大量冗余劳动力。1992年,我国对纺织业进行了调整,开始棉纺压锭,纺织行业的用工人数大大减少。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1997年纺织业就业人数为596万人,而1998年下降为393万人,这意味着下岗职工至少达200万人,出现了结构性失业。2008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城镇登记失业人数达886万人,其中登记下岗职工人数为329万人,可以认为这些都属于结构性失业,占总失业人数的37.13%,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相当大。而传统产业的升级则是结构性失业产生的主要根源,失业增加了社会不稳定因素,带来了经济损失,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所以对劳动密集型工业就业进行研究就很有必要。

对以纺织业为典型代表的我国劳动密集型工业的就业问题进行研究可以了解其劳动力需求与供给状况。要想实现劳动力供给及时满足劳动力需求,应及时、准确地了解劳动力需求结构和规模的变动,根据其变动提前通过建立合理的劳动力就业制度对劳动力进行教育培训、地域转移等科学配置,尽量减少就业变动中产生的不足,更好地满足各行业的发展要求,实现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

(5)有助于探索产业与产业群劳动力需求与供给模型。

本研究在对我国劳动密集型工业就业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宏观总量劳动力需求与供给计量模型建立适合产业或具有相同特征的产业群的劳动力需求与供给模型,并对我国纺织业劳动力需求与供给的变动进行实证研究。一方面,可以了解我国纺织业劳动力供求状况;另一方面,通过研究纺织业劳动力需求与供给的变动及我国纺织业与劳动密集型工业的一致性,可以了解我国劳动密集型工业劳动力需求与供给状况,从而制定合理的就业政策,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结构性失业可能带来的危害。这也是本研究最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研究并解决结构性失业问题最根本的落脚点应是研究与解决、落实产业的就业问题,并使其合理化与理想化。完善了产业就业,结构性失业问题也将迎刃而解。其中,最重要的是建立起研究产业或产业群劳动力需求与供给的模型和研究模式,这对就业理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补充作用。所以本书对纺织业及其所在的群体——劳动密集型工业就业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1] 根据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按行业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指标中39个行业的工业总产值、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及本书对劳动密集型工业的界定整理计算而得。

[2] 根据2005年和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按行业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指标中39个行业的工业总产值、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及本书对劳动密集型工业的界定整理计算而得。

[3]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年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