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父母常常给孩子善意的连接(珍藏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改变自己,重建信念系统

一颗鸡蛋从外破壳叫受到伤害,从里破壳叫突破自我。生命的成长是从内部核心开始的,信念系统就是每个人赖以为生的内部核心。所以,改变自己,必须从重建自己的信念系统开始。

(一)为何要重建信念系统

所有家长都希望了解搞定家中“熊孩子”的技巧,同时大家也清醒地知道,只有“术”类的技巧,而不对自身的教育理念、亲子信念进行升级换代,只能治标不治本。就像一部手机,无论外壳有多漂亮,手机内存和系统一定要与之匹配,不同的内在核心状态会影响操作和运用。每个人的核心就是自己的信念系统,是每个人出生之后长期慢慢形成的对世界的认知。它包括“世界是怎样的”“什么是最重要的”“人生是什么”三个部分,即人们常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个人的三观是与外在世界互动的中央处理器,影响着一个人的所有行动。

不同的信念系统让每个人戴上不同颜色的眼镜看外在的世界,表达跟世界的连接。有些信念是从父母那里习得的,是必须接受的权威信念。比如不要吃别人家的东西,过马路必须要红灯停、绿灯行。有些信念是从书本上学来的,还有些是自己在成长中慢慢习得的。比方说,必须要付出一分辛苦才能得到一分收获,不付出就没有收获。伴随着成长,每个人都会形成一套固定的认识世界、了解世界、与世界互动的信念系统。

看过我写的《孩子,妈妈陪你慢慢长大》这本书的朋友,经常会对我对待女儿的方式感到惊讶。比如下雨时允许女儿一个人在小区里看夜景;允许她一个人步行几小时穿过苏大校园;在不熟悉的成都,允许她一个人逛街……许多人觉得不可思议,认为“我绝对做不出来,打死我都做不出来”。

我的这些做法反映出的深层的信念是什么呢?第一,我相信世界是安全的;第二,我相信孩子可以自己照顾自己;第三,孩子需要经历和体验生命中独特的东西,需要独自经历和体验人生。有了这样的信念支撑,我才会允许她做上述那些看上去“不可思议”的事。

每个人的成长经历和生活体验是完全不同的。有人认为世界是恐怖的,充满竞争和对抗;有人以为人是可怕的、丑恶的,会相应地采取防卫措施,言行谨慎,维护与世界的互动,也用这一套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影响自己的孩子。比如人们常说的“棍棒底下出孝子”这句话,会支配父母用严厉的、恐吓的打骂方式,维持作为父母的尊严;“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信念则会引发家长的焦虑、紧张和控制心理。

每一套信念系统都会有与之相适应的言行。若要改变言行,须先改变内在的信念系统。改变信念系统,必须先审视内在的信念系统。

当你拿到这本书时,一定会被带给孩子善意连接的“导师型父母”吸引。导师型父母跟以往常见的教导型父母、控制型父母、教练型父母截然不同,核心是为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充足的空间,让孩子在自己学习、尝试、积累经验的过程中慢慢长大,父母只在孩子需要时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帮助。导师型父母教育孩子,不是拉着孩子走,也不是抱着、推着孩子走,更不是打着孩子走,而是在旁边陪着他、在后面跟着他,给他肯定和赞扬的目光,在他需要帮助时伸出手。导师型父母常说的话跟以往的父母完全不同,其他类型的父母常说的话是“你应该干什么”“你必须干什么”,导师型父母说的话是“有什么需要我帮忙吗?”“你希望我为你做什么?”“你看看会怎样?”与孩子的互动不再是推拉打骂,而是引领和陪伴,没有命令与要求,只有征求和询问,只有启发和引导。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中,父母与孩子建立了善意的连接:站在孩子旁边,跟在孩子后边,陪他一起实现想要达到的目标。而想要获得这种质的转变,就需要重建你的信念系统。

互动分享:

1.你认为导师型父母需要一套怎样的信念系统?

2.导师型父母与你过去所学到的做父母的想法、做法有什么不同?

(二)如何重建信念系统

要与导师型父母的身份定位相匹配,就要有与之相适应的配套信念系统,颠覆和置换以往的信念系统。你也许困惑到底应该怎么做?让我们先从审视你过往的信念系统开始吧。

先让自己放松下来,做几个深呼吸,安静地思考下面六个问题:

1.你认为好父母的标准是什么?

2.你认为好孩子的标准是什么?

3.你认为好父母应该怎么做?

4.你认为好孩子应该怎么做?

5.你最认可的教育孩子的格言是什么?

6.你最不能接受的教育理念是什么?为什么?

完成以上六个题目,静下心看自己写下的答案。进入你的内心,思考这些问题和答案碰触到你哪些固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继续思考以下问题:

1.前四题的答案来自哪里?是来自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还是来自老师、书本或社会呢?请找到它们的来源。

2.你对自己目前的生活满意吗?假如满意程度的满分是100分,综合评定之后,你给自己打多少分?

3.在过去,你沿用原来所学的这套标准和方法教育你的孩子,你的孩子快乐吗?你跟孩子的关系亲密吗?

4.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和发展,你认为用你现在的信念系统,能培养出未来社会的主人翁吗?

5.孩子眼中的世界是怎样的?他最在乎的是什么?最渴望实现的价值是什么?你用怎样的信念引导和示范,最有利于孩子适应未来的生活?

在对上述问题有了清晰的认识后,你应该已经知道,父母不只是教孩子怎样适应现在的生活,更要让孩子有能力适应未来的变化。导师型父母的定位,将颠覆你以往的育子信念,并不只是教给孩子一套现成和固定的方法、技巧,而是能够先突破自己的生命局限,打破以往封闭的自己,活出一个智慧和自在的生命状态,再去激发和引导你的孩子,让孩子在成长中不断获得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所以导师型父母将是你不熟悉、不习惯的新的身份定位,需要你带着勇气突破和释放自己,带着你对孩子的爱,创造属于你和孩子共同的未来。

从开始到现在,你不断地思考和体验导师与教导、教练、训导、指责的差异。接下来静下心,回答下面十个问题,以此激发你的拓展和举一反三的能力,再次审视自己的信念系统,尝试重建信念系统。你不要约束自己,头脑中跳出什么答案,就记录下来。

1.过去,我认为好父母必须__________。现在,我认为好父母还可以__________。

2.过去,我认为好孩子必须__________。现在,我认为好孩子还可以__________。

3.过去,我认为世界是__________。现在,我认为世界是__________。

4.过去,我认为金钱是__________。现在,我认为金钱是__________。

5.过去,我认为人生最重要的是__________。现在,我认为人生最重要的还有__________。

6.过去,我认为健康是__________。现在,我认为健康是__________。

7.过去,我认为学习是__________。现在,我认为学习是__________.

8.过去,我认为分数和成绩是__________。现在,我认为分数和成绩是__________。

9.过去,我认为挫折和失败代表__________。现在,我认为挫折和失败还代表__________。

10.过去,我认为高情商是__________。现在,我认为高情商是__________。

在对这十条人生核心信念进行审视的过程中,相信你已经清晰地看到自己在学习之后发生的变化。对世界的看法因为内心的改变而发生了变化,许多过去坚持的东西,就在讨论和学习中被松动、被撞击、被扩展了。

信念的最基本意义,是帮助生命活下去。就像种一棵小树,为保护小树不受伤害,会在树旁边围一圈栅栏,保证这棵树有安全的成长空间。现在这棵树已长成参天大树,树干足够粗壮,原来保护它的那圈篱笆却开始成为它的限制,卡在树桩上,甚至磨损了树皮。这就需要把原来那些保护它的篱笆拆掉,或者变成一圈有更大空间的篱笆,给这棵树更大的成长空间。重装信念系统,就是在看到以往保护孩子安全的那圈篱笆已不适合孩子的成长后,再建一圈更宽广的篱笆,以适应孩子未来的成长。

作为父母,也要审视我们自己的人生,不能僵化不变,抓住以往的信念不肯松手,害怕改变。世界无限宽广,有无限变化,充满了无限的可能,只有不受任何信念限制的人,才能真正活得自在、放松、喜悦。这将是我们成长的方向:不断地破除自己的局限,不断重装信念,适应变化的社会,适应不断成长、改变的孩子,这样我们才可以和孩子好好相处,并指导他走向未来。

互动分享:

当你重建自己的信念系统后,你有怎样的感觉?你发现了什么?

(三)实用技巧:破框法

局限性信念是指限制一个人的成长,减少他更多的选择,妨碍他适应变化的所有信念。局限性信念会剥夺一个人面对变化、享受成功、享受快乐、享受喜悦的能力。很多人习惯了活在固定、僵化的局限性信念中毫不自知,难以活出灵活自在的人生。生活中任何局限性信念,都容易让自己处于尴尬、不自由的状态。

比如小时候,孩子常被家长教导:“要离狗远一点,不然会被狗咬到。”这在小孩心中种下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念:离狗远一点才安全。有了这个信念的小孩子成年后还是没办法靠近狗,常被狗吓得惊慌失措,被“狗是可怕的”这个信念牢牢地控制和限制住,没办法体验与狗一起玩耍的乐趣,甚至会影响正常生活。走在路上,一只狗从对面走过来,他会被吓得呆住,全身冒冷汗,旁人会觉得滑稽,无法理解一个大人会如此怕狗。

破框法是一个快速有效地松动、突破自己局限性信念的实用技巧,可以即刻体验信念突破的喜悦和快乐。导师型父母要改善陪伴孩子的方式,需了解三个最大的局限性信念:“应该如此”“托付心态”“没有办法”,并通过破框法完成突破。

第一个局限性信念是“应该如此”,指“事情理应如我所认为的那样发生”。例如,孩子应该回家先写作业再去玩,孩子应该听话、有礼貌。我们有很多这种“应该怎样”的标准。假如孩子放学回到家,没先写作业而是先去玩了,我们就会非常愤怒,立刻指责和否定孩子,就会和孩子发生冲突,出现亲子对立的情形。然后这样的情形不断重复、循环,渐渐地我们失去了与孩子的和谐关系,无法有效引导孩子,亲子渐行渐远。

冷静一下,问自己:真的必须要求孩子应该那样做吗?这些“应该”真的比良好的亲子关系、孩子的健康成长还重要吗?也许你开始怀疑、开始动摇,但你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会陷在那些条框标准中,不能自拔。

一个人的信念系统越僵化、越局限,“应该如此”就越多,对外界的评判越多、标准越多,被外界引发愤怒、恐惧反应的时候越多,自由越少。

我以前在上课时常讲一个小故事。某日我跟一个朋友约好六点钟在咖啡馆吃饭。六点不到她就在咖啡馆等我了,她饿着肚子等到八点钟我都没去。她非常恼火,很受伤地决定从此不再跟我来往。我本来应该按时赴约,应该打个电话联系她,应该主动向她解释原因……可是这些“应该”我都没有做,她愤怒、委屈、绝望,甚至产生自己是受害者的感觉,这都是正常的。

可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那天我本可以顺利到达咖啡馆的,没想到下楼时滑倒伤了脚,手机又被摔坏了。然后我被送到医院,跟外界联系不上,若干天后再去联系那个朋友,她已经不接我的电话,彻底和我绝交了。两人都因此受伤,再也无法融洽地相处。在这个事件里谁是受害者?谁又是施害者呢?好像都是,又都不是,两人都没有在当时好好照顾自己,都成了“应该如此”的受害者。

我们要破掉“应该如此”的约束,植入一个新信念,从受害的感觉中解脱出来。这个新信念就是:凡事既然发生,就有它的理由。我无法控制事情发生的整个过程。我能够做的是,在这个当下好好地照顾自己,不影响自己的正面情绪。

按照这个新信念,上面的场景发生了一些变化:那位朋友坐在咖啡馆,等到七点钟我还没去。她肚子饿了,不执着于老师为什么不来、为什么不打电话、为什么不接电话,而是问自己:“我肚子饿了,怎么照顾自己?”于是她先点一份餐,趁机回几个电话,处理一些一直没来得及做的事。到了八点钟,她再去赴另外一个约会。老师没来一定有原因,她无法操控,但可以让自己享受两个小时愉快的自我相处的时光。所有的过程都是喜悦的、自主的,没有若干“应该如此”的控制。

看完上面这个故事,请自问,你内心有多少个“应该如此”,让你成为受害者、被控制的人?假如再有那些事情发生,你可以做点什么配合这些变化,让自己在当下享受喜悦和快乐?

第二个局限性信念是“托付心态”。很多人习惯以“托付心态”连接与外界的互动。比如把自己的人生托付给父母,期望自己是“富二代”“官二代”“名二代”;或者把孩子的人生托付给学校,给孩子找最好的幼儿园、最好的小学、最好的大学;把孩子的人生托付给老师,找最好的班主任,让孩子得到最好的教育;把孩子托付给最好的单位和领导……一辈子,就这样把人生不断地托付给外面的人、事、物。“托付心态”的背后,是深深烙印在一代代中国人潜意识中尚不自知的生存恐惧。

你看到自己有同样的“托付心态”了吗?当一个人有了“托付心态”时,就局限了自己的能量,没办法用自己本有的力量活自己的人生,把自己的成功、快乐寄托于他人:你好了,我才好,只有你才能让我幸福,我自己没有幸福的能力。

很多父母常对孩子说诸如此类的话,“因为你考得不好,所以我才不高兴”“因为你不听话,所以把我气病了”“因为你没出息,所以我在众人面前没脸面”……当这些话脱口而出时,父母在内心已把孩子和自己捆在一起,将自己人生的喜怒哀乐托付给孩子。这样亲子间的关系就变成一种纠缠,彼此依赖,像一棵树和一根藤一样,藤绕着树,树靠着藤,哪能过好自己的人生?

要想突破“托付心态”,就要相信“每个人都有能力过好自己的人生,不能托付于他人”。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每个人都可以照顾好自己,活出各自独立的人生。不去托付给对方,也不被对方托付。

第三个局限性信念是“没有办法”。父母在和孩子遇到困难和挑战后常说:“我没办法,不知该怎么做。”每当这时,我们的头脑和身体都会停下来,无法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无法提出更多可能性。

假如从你所在的地方去北京,可以怎样去呢?坐飞机、高铁、动车、绿皮车、汽车或是步行……你可以说出无数种可能性。但是假如你不停地摇头,用各种理由否定各种可能性,很明显这是因为你并不想去北京,你并不想改变,你并不想解决问题。成功的人总在为改变、为解决问题找方法,而失败的人总在为不行动找理由。

对“没有办法”这个局限性信念,用“凡事总有至少三个解决办法”来突破。永远把注意力放在寻找“第三个方法”上,当你专注于寻找解决方案时,突破就开始了。

破框法这个实用的技巧,可以帮助你快速突破人生中最深层的局限性信念,可以增加无限可能性,发挥自己生命的力量,在每个当下照顾好自己,享受自己的成功和快乐。如此就会影响和帮助孩子,让孩子活出成功、快乐、自由自在的人生。

互动分享:

1.列举你自己曾有的“应该如此”“托付心态”和“没有办法”的生活场景。

2.请熟记本节内容提到的三个新信念,并在生活中应用,感受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