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说:清北学霸高分学习法·初中地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比较法的分类和综合应用

比较法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在它下面有很多从属的分类。根据比较对象和具体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四种。下面将一一介绍这些比较的方法, 并且附上具体的实例加以说明。

类比法

类比法指把同类的地理事物放在一起进行对比的方法,被比较的地理事物之间应该具有某种共性。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类比的方法来分析英国经济和法国经济。这两个国家可以放在一起进行类比,是因为它们具有鲜明的共性:它们都处于欧洲西部,地理位置邻近,并且都属于发达国家,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不相上下。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类比去分析它们的共性和特性,加深对这两个国家的认识。

首先,可以从农业的角度去比较。英法两国的农业现代化和专门化程度都比较高,但受地形和气候等地理因素的影响,二者存在显著差异,英法两国的农业生产也各自形成了不同的类型。英国作为岛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晴天少、雨天和云雾天多,虽然雨水充足,但是缺乏光照,因而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却不适宜发展种植业。英国在畜牧业占有优势,但是农业结构的其他方面发展则不足。法国全国有4/5的领土是平原和丘陵,而且法国不同区域气候差异明显。西部地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适合发展畜牧业;中东部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适合发展种植业;南部地区属于地中海气候区,适合种植经济作物和园艺作物。因此可见,法国的气候有利于农业的多样性发展,总体来说比英国更胜一筹。

其次,我们还可以从工业的角度去比较英国和法国的经济发展。英国各种能源资源丰富,并且英国是工业革命起源之地,已经进入后工业化发展阶段,正从中低端向高端发展。法国自有的能源资源不足,严重依赖进口,轻工业是法国发展的重心,例如化学工业中的香料化工,因此法国的香水和化妆品行业较发达。可以说,两国在工业方面各有千秋,综合来讲英国的工业实力强于法国。

最后,我们将注意力转到旅游业上来。英国受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的限制,自然风景较为单一。从人文景观来看,英国既有大本钟、伦敦眼等风景名胜,也有剑桥、牛津等游客向往的学术胜地。而法国的旅游业和文化产业更加丰富,法国作为“启蒙运动”的中心和西欧文化艺术的宝库,拥有丰富的建筑、绘画、艺术宝藏。此外,法国南部阳光灿烂的地中海沿岸、阿尔卑斯山的山地景观吸引着欧洲乃至全世界大量的游客,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在旅游业方面,法国强于英国。

运用类比法,我们可以将两个具有同类特质的国家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以便对这两个国家都有更深入的认知。

纵向比较法

通过纵向比较法,我们将同一个地区或者同一个国家的地理现象或地理事物进行比较,比较它在过去、现在的状况,并推测其未来的发展变化轨迹。从这种发展变化中,能够体现出地理环境与人的生产生活方式之间的相互影响,从而加深我们对该地理现象或地理事物的理解和认知。

纵向比较法有利于我们站在时间轴上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有利于我们对一个地理现象或地理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形成完整的认知。

横向比较法

横向比较法是指对于同一个地理现象或者地理事物,在同一个发展的时间区间内,比较它在不同地区或国家的异同。从这些比较结果中,我们可以认识到,即使是同一个地理现象或地理事物,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下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下面以种植园农业为例,来看一下如何运用横向比较法分析这个地理现象。种植园农业是一种大规模的密集型农业,种植园中的经济作物较为单一。这种农业类型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如拉丁美洲、东南亚、南亚,以及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等。这些地区拥有相似的自然条件,一般都高温多雨,拥有大片的可供种植使用的土地。而且这些地区还拥有相似的人文地理环境和管理模式,即种植园内拥有一套完整的生产、生活设备,甚至拥有教育、卫生设施,可同时雇佣成千上万名农民来从事生产。

但是,这些地区和国家的种植园农业也因其区域独特性而体现出不同的特点,主要是种植作物的区别。因为不同的地区有自己特殊的植物资源,所以不同地区种植园内的核心作物也不一样。如拉丁美洲和非洲部分地区盛产咖啡,当地种植园农业的主要作物就是咖啡,而东南亚盛产橡胶,当地种植园内的作物就以橡胶为主,如下图所示。

通过横向比较法,我们能够深刻体会到“因地制宜”这一理念在地理学中的应用。即使是同一时间内的同一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在不同地区也有着不一样的表现形式。横向的比较能够突出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的特征,帮助我们在脑海中构建出一个更完整的地理概念图。

借比法

借比法,指我们在学习中遇到一些抽象的、难以理解的地理概念时,将其与生活中常见的、熟悉的现象作比较,从而帮助我们理解这些概念的一种比较方法。

例如,在学习初中地理时都要学季风性气候,但是季风的成因往往很难理解和掌握。因为气压、风向、比热容等概念是比较抽象的,看不见也摸不着,因此很多同学在学习这里的时候感觉一头雾水。如果理解不好季风的成因,光靠死记硬背,也很难学好季风性气候。特别是有些同学的家乡不在沿海地区,对海洋和陆地的性质差异缺乏认识。

此时就可以引入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来帮助我们理解季风的成因。即使各位同学不住在海边,也应该去过露天游泳池或者小河边。夏天的时候,赤脚站在水泥地或者河滩上,会觉得脚下很烫,而站在水中却觉得很凉快。同样的光照和气温条件下,却有着如此不同的感受,这是因为固体、液体的比热容不一样。因为水的比热容比较大,所以在夏天的时候水增温慢,周围相对气温低,此时空气不会上升,而是留在原地,形成了高气压的环境。陆地的比热容小,在气温上升的时候增温很快,气温升高,空气因受热膨胀而上升,形成了低气压的环境。水从高向低流,空气也是如此,从高气压地区向低气压地区流动,所以风由海洋吹向陆地,这就是夏季风形成的原因。冬季风的情况与之相反,往往从陆地吹向海洋。

通过借比法,我们可以把生活中熟悉的现象引入抽象化的学习之中。灵活地借用这些现象,有利于更快、更好地理解复杂的概念,使我们在学习知识时不仅能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

总而言之,比较法在地理学习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不仅有助于理解、掌握复杂的地理概念,而且也是近年来出题的一种重要形式。出题人希望考生掌握的知识点不是零碎的、孤立的,而是能够互相联系、互相比较的。希望同学们都能善用比较法,在地理学习中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