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地理的“第二语言”
地理学研究的是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相互作用及其形成演化的特征、结构、格局、过程、地域分异与人地关系等,是一门复杂学科体系的总称,也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交叉学科,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和区域性的特点。地图是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使用地图语言,经过制图概括,缩小表示地球上各种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的图。它反映各种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的空间分布、组合、联系及其动态变化,被称为地理的“第二语言”,可见地图在地理学科中的重要性。
初中阶段常见的地理图表按照内容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普通地图(包括政区图、地形图、经纬网地图)。
等值线图(包括等高线地图、等温线地图、等降水量线地图、等盐线地图、等震线地图、等太阳辐射量线地图、等pH值线地图等)。
专题地图(包括交通图、气候图、矿产图、农作物分布图等)。
示意图(包括地形剖面图、地球运动相关图、地理事物空间分布图、地理事物形成图、地理事物相互联系图等)。
统计图表(包括曲线图,如气温曲线图、人口增长曲线图等;柱状图,如降水柱状图等;扇形统计图,如我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图;以及各种统计表等)。
地理景观图(包括照片、漫画等)。
学习读图可以提升地理认知、地理推理、地理应用等各方面的能力。例如,在学习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等相关内容时,结合太阳直射点随时间移动轨迹变化范围图来学习,有助于加深对太阳直射点随时间移动轨迹范围的认识和理解,为后期学习和掌握相关地理知识做好充分准备。
纵观多年初高中地理试题,其具有“有图析图,无图考图”这一特点。地理试卷图幅数量较多,地理试题大有“无图不成题”之势,高中试题这一现象更为明显。因此,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是提高地理成绩的一个重要环节。
无论你现在处在学习地理的哪一个阶段,从现在开始,一定要重视地图。树立读图意识,是培养读图习惯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