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易
暑假了,杨聪夫妻带来一个馊主意,送来一个熊孩子。
馊主意,叫易子而教;
熊孩子,叫小杨阳。
历史上大浩劫时,出现过易子而食,现在杨聪要易子而教。
这算互换人质吗!
我严重怀疑,这夫妻两个自己想游山玩水、环游世界,我家孩子足够大了,带出去不太费心,白捡一个御用摄影师。
至于他家的小杨阳,呵呵!
七岁八岁狗也嫌。
然后,两家六口人坐下来开会,举手表决。
同意4票,反对2票。一票是我,一票是杨阳。
我儿子同意,我理解。
我情不自禁常以未来的眼光要求他现在的行为举止,跟他口中别人家的家长管教方法偏差太大,当然与眼下社会大环境也格格不入,现在孩子都敢梗着脖子跟父母吵架了,天老大,他老二,无法无天。
管严了、逼急了,就大喊大叫,你以为你是谁,预见未来的神吗?能换个家长,换去别人家过日子该多好!
我老婆同意,我无语。
这可是杨阳。自己孩子也是七八岁过来的,有多淘多费大人,心里没点数吗!而且还是别人家的孩子,一个没看着,磕着碰着怎么办?自己家孩子顽劣,犯了错拉来打一顿,别人家孩子呢?
但齐齐同意的原因是,缓和我们家的父子关系,不要让我整天瞅傻瓜一样瞅着儿子哪儿都不顺眼,一步行错,我就感觉他增加了误入歧途的概率,然后疾言厉色,孩子就用从书上学的叛逆期的家长教育来怼我,苦大仇深。
杨聪两口子,双手赞同。
好吧,富贵人家,终于可以让孩子来我这个抠抠搜搜的伯伯家长时间体验生活了。
这算上山下乡,劳动改造吗?
小杨阳不同意,怕我揍他。
我自己不同意,怕我揍他。
最终,这事儿还是愉快的被四人接受了。
小杨阳跟在我儿子屁股后面,饱含热泪,哼哼唧唧的看着我儿子兴高采烈的忙里忙外。
没挨过我揍,但听说过我揍人的杨阳,一时还不敢撒泼打滚,即便自己父母在跟前。
我儿子一会儿把杨阳的生活用品从杨聪车上搬进自己房间,一会儿把自己房间的生活用品搬到杨聪车上去。
然后大家一起中午去外面吃了顿大餐,吃完饭就交换人质,开始易子而教了。
小杨阳从小就在我们家进进出出,一点不陌生,但这次自己一个人要常住45天,感觉顿时不一样。
齐齐洗完水果,他都知道主动给我送水果了。
我都不记得自己孩子这么大的时候,有没有这么干过了,反正长大后常躲在房间打游戏、刷视频,吃饭要三催四请。
齐齐是陪伴杨阳的主力军,我则回到书房反思这件事情。
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遇到事情,我也愿意多反思一下,多反省一下,理一理头绪,想一想因果,改一改脾气。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于是我翻了翻论语,找找孔夫子老人家有没有教诲传下来,有所助益。
结果,我随手一翻,翻到这一篇《论语·阳货篇》,里面有这么几句话,颇有感触。
其一,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这句话,导致孔老夫子被后世一些人骂了上千年,不知有没有人想过,万一是断句断错了,然后以讹传讹呢?
于是我按个人的理解,给这句话新注了标点符号,就变成了,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怎么理解呢?
意思是,孔子可能是说:“只有教导女儿、儿子这件事儿,最常令寻常人为难烦心。养儿育女时,过于亲近了,子女易变得骄纵无礼忤逆,过于疏远了,子女就会抱怨冷淡不爱不慈。”
这么重新断句,就理解了杨聪夫妻要与我家易子而教的缘由。
其二,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这句话,从古至今的人均受益匪浅,其中哲理都感悟良深。而因时因事因人,也能体会出一些与时俱进的新延展。
比如说,两个性情相投、兴趣相仿的孩子,尤其小同学,开始很能玩到一起去,可以整日里混在一起,性相近;
慢慢的,两个孩子对待学习的态度出现变化,一个好学,一个贪玩,于是一个步入科研院所,一个步入社会打工,因为学习方向不同,他们的知识构成、思考维度、工作环境、交往群体差异变大,人生轨迹渐行渐远,习相远。
其三,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这句话,为什么有感触呢?因为我在思考叛逆期教育,思考为什么我会跟孩子吵架,而孩子又敢跟我吵架?
这句话,查了查常见的理解,孔子说:“只有上等的智者与下等的愚者是改变不了的。”
于是,我也按个人的理解,给这句话也新注了标点符号,本意是用于反思跟孩子吵架的事儿。
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怎么理解呢?
意思是,孔子可能是说:“只把自己放在上方高处、有知、智慧的角度,把别人置于下方低处、无知、愚昧的角度,则会固执己见、不易改变主张。”
双方都这么想,都认为只有自己是对的,别人不对,应该听从自己意见,就会争吵、争执。毕竟“唯”字既有“唯一、只有”的意思,也有“命令、听从服从”的意思。
所以,我的问题也在“唯上知”。自己情不自禁就以“上”到地球之外的高度,去看待一个普通孩子干事情,又觉得自己出于一片苦心、一片善心,坚持己见,想方设法让孩子按我的意思去办,这是不恰当的。
男孩子13岁之前活的是父母的因果,13岁之后就要活一个自己的因果。
当然,孩子问题也在“唯上知”。他自己觉得这世上的事儿,该知道的已经知道了,不该知道的也知道了,活的已经挺明白了。
再加上从同龄人、从同龄人家庭、从身边社会、从鱼龙混杂的网络资讯、尤其从鱼目混珠的教育类书籍上,知道了代沟、潮流、知道了孩子叛逆期以及书上说父母该如何如何,他才是那个与时俱进的新青年、那个“上知”者。
父母成了“下愚”,而且专家也说父母要跟孩子民主,做知心朋友,不应该打孩子,不吵才怪。
提到“叛逆期”,则让我想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的另外两种理解。
第一种,常见理解:
“只有上等的智者与下等的愚者是改变不了的。”
换句话说,我们这些自认,既不是上智者、也不算下愚者,只是处于中间的平常人、普罗大众是能被改变的。
第二种,个人延展:
“只有自认‘上等’的人知道真相,却戴上鬼头面具去蒙蔽欺骗眼中‘下等’的人。不移,就是不被带节奏。”
“愚”字,本身就有愚弄的意思。
为什么对叛逆期感触这么深呢?因为好好一个“青春期”,被“叛逆”这两个字给败坏了。
我自己十几岁的时候,根本就不知道“叛逆期”这个名词,也不知道“叛逆期”的孩子会有那几种不好的表现形式,更不知道应对“叛逆期”的孩子,我的父母应该如何改变、如何控制自己,如何才算一个合格的家长。
那时候,如果有孩子表现的太顽劣、太过分,对父母不恭敬,身边的邻居长辈、同学家长,师长会一起批评规劝、教育引导,孩子自己就会意识到哪些确实不好、不应该,不被社会认可,是一种少数的、不好的个体和现象,要改。
直到长大成人、步入社会,回头看我们那一代人,以及往前岁月的年长者,不知道“叛逆期”为何物的我们,却活成了当今社会比较顽强抗造的一批人。
再看现在的孩子,自从有了“叛逆期”的说法,并列举了十几种乃至几十种总结的“叛逆期”不堪的个案表现。
一群明知道这些,都是青春期成长少数个案表现真相的“上等人”,硬把个案普及推广成所有孩子都会经历的必然。
说成人生成长的必然阶段,尚可接受,却不该又把青春期“叛逆”的个案现象,普及成孩子都会出现的必然现象。
后果就是,不知有多少孩子像我家的一样,读了这些科普的书,然后对标书上对“叛逆期”的各种论述,突然发现:
嗷嚎!
他处在青春期,就是叛逆期,就该叛逆,不叛逆不正常;
叛逆期有十几种乃至几十种的爆发形式,他只爆发几种,算很正常,即便再爆几种,只要在清单里都算叛逆期;
这个阶段别人还有打骂父母的呢,他已经表现很好了,甚至对比一下,对父母都算仁慈的了。
因为在叛逆期,清单里的行为,都是叛逆期人的正常表现,出了问题也错不在孩子,错在父母不会管,不会教育,都没有严格按书上讲的那样好好教育。
最终演变成:叛逆期,孩子没错,错在家长教育不得法。家长可能没好好读书,可能读了没学会,可能买了盗版书。
难怪我一管教孩子,孩子就递给我那本青春期教育的书,说我教育方法不对,让我好好跟书上学。
他已经对标书上叛逆期可能出现的种种叛逆表现,把自己的各种不当行为变成合情合理、正当正常的了,
他也已对标书上对家长教育方法的种种建议要求,拿书中的标准去对标老子教育方法的不当、不正常了。
所以,他才有底气跟我吵架,因为有书本对标,有理论支撑,自认理直气壮啊。
就算挨顿揍,也算为“真理”而战!
这类书以及科普教育,从一定程度上混淆模糊了“好坏”、“对错”之分,没让家长学“好”,却让孩子学“坏”了。
过去讲中西合璧,洋为中用,现在随着国民素养、普遍知识水平的提升,不仅要兼收并蓄,还要去伪存真了。
甚至,必要时需要助益西方。
因为不管基于什么目的,把不善的个案,放大普及成常态,都是对善者的愚弄。
就像这一界人族对自身的认知,原本只有男和女,性别认知障碍者只是个案,甚至一直被认为一种心理疾病。
那些生来一张白纸的孩子们,原本自然而然的成长着,即便有些轻微的认知障碍者,也会逐渐回归自然态。
一旦个案被普及成常态,西方的今日就是东方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