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时节俗知多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春季节日篇

春节:普天同庆新春至

春节的起源

农历正月初一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盛大、最隆重的春节。春节本称元旦,又称年节,因为这是农历新年的头一天,是新一年的开始。1911年辛亥革命后,逐渐采用公历,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而农历正月初一改称春节了。

由于春节是农历新年的开端,民间也习惯称它为年节,称过春节为过年,另外还有“元日”“元辰”“端日”等古称,现已基本不用了。

春节的起源极为古老,人们称春节为年,是源于古代的计时单位。古代谷物一年一熟,因此称“年”为“稔”(rěn),是谷熟丰稔之义。农业获得好收成,就是“有年”。禾谷一年一熟,因此“年”引申为时间概念,成为岁名。

在以农立国的中国,农业丰收是最重要的事情。每年冬季,谷物丰收入仓。农闲之时,农人们便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来祭祀神灵,祈愿来年农业丰收;同时也借此改善物质生活,进行娱乐活动,为来年的辛勤劳作做准备。这种活动,早在远古时就已经出现,称为蜡祭(zh àj ì),即神农氏时代就有的“国索鬼神而祭祀”(《周礼》),合聚万物而敬神,是岁终的大祭。随着时间的推移,蜡祭逐渐与欢庆农历新年元旦的活动相会合,发展成年节。这个节日,迄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在以农耕文化为主的中国,年节的风俗相沿不辍,沿袭至今。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进步,年节中许多愚昧、落后的习俗已经消失了。

如今,年节已成为中华民族共同欢度的节日,成为人们企盼幸福吉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的美好风习。在春节期间,有数不清的文艺、娱乐、体育游戏活动。故而,春节又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绝好载体。

春节的主要风俗活动,大致可分五类:

● 祭祀天地、祖先;祈年求吉;禁忌;

● 交际:拜年、请春酒、贺年帖、访亲;

● 娱乐文艺活动:庙会、花会、乐舞、体育竞技、室内游戏;

● 德育、美饰、居室装饰、卫生活动;

● 休息、宴饮。

这些活动历经演变,大多保存至今,成为民族节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迎年活动第一事:放鞭炮

春节,是从正月初一的零时正式开始的。

按中国古代的时间划分法,一日分为十二个时辰,由子时算起。到了清代,把子时划分为两半,上一半属于前一天,下一半属于后一天,以符合西方的天文计时习惯。

因此,后来的春节就由零点算起,进入新的一年。

早年,从新年的第一刻直至天明,全国各地都要欢天喜地地举行一系列活动,迎接新年的到来。

迎新年,首先是要在进入新年的第一刻放鞭炮。每当此时,如惊雷般的鞭炮一齐轰响,此起彼伏,热闹非凡;那淋漓怒放的簇簇礼花五彩缤纷,也在沉沉天幕上竞相开放,给人间增添了无限的生机。

为什么要放鞭炮迎接新年呢?据说是为了驱除不祥的恶鬼。南朝梁人宗懔《荆楚岁时记》一书中,详述了两汉魏晋时的人们已有凌晨于庭前“爆竹”的习惯:“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史记》谓之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燃草,以辟山臊(魈)恶鬼。”(正月一日,是一岁之元,一月之元,时辰之元,即三元。元是开始之义。与指上元、中元、下元的三元不同。)山魈(xiāo)是传说中的一条腿、长一尺余的小鬼怪,若侵犯人类,人类便会犯寒热病。所以要用竹子燃火,发出噼啪声响,把山魈驱走。

山魈

其实,以爆竹驱鬼,当源于远古时人类的火崇拜。古人用火来捕猎、驱赶猛兽,用火来取暖、煮食、照明。火是神圣的,是可以驱除疾病、灾难的“圣物”。所以,古人用竹燃火,以求吉祥、避邪恶,并有除旧岁、迎平安之意。

十二时辰对照表

在火药发明之后,人们用竹筒装上火药点燃,这便是今天鞭炮的雏形。唐代称这种爆竹叫“爆竿”。来鹄《早春》诗说:“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犹聚爆竿灰。”

到了宋朝,改用纸制小筒装药,响一下就停止了。随后出现了用麻茎等把纸筒编成串的炮竹,又称为“编炮”,因声音脆如鞭响,又叫“鞭炮”。这就与今天所见的一样了。宋代的《东京梦华录》里记载了除夕出售鞭炮的民俗活动。宋代时,鞭炮之名已定,同时又称爆竹、炮仗。另外,各种彩色的花炮(烟花)也出现了。

放鞭炮

人们在炮药中掺入不同的染色剂,使烟花呈现出美妙的色彩,明代张岱在《陶庵梦忆》中记载了当时元宵节期间放烟花的奇妙景象。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北宋王安石的这两句诗,很好地概括了爆竹迎新年、供娱乐的作用。爆竹与烟花,的确给人们带来了新年的讯息,带来了节日的欢乐。如今,它们已经流传到欧美等地,成为世界性的活动。

祭祀祖先、礼拜天地、迎喜神

元日子时至天明,要举行一系列祭祖、拜神的仪式,以祈求天地神灵与祖先们在新年里赐福。各地的时间不一,礼仪也有差别,但其内核都是一样的,不过,这些礼仪现在在城市里很少见了。

祭祀祖先,过去一般是把祖先的牌位、画像等依次陈列于正厅中,或挂上“某氏门上一派宗亲”的木牌。然后在供桌上摆上鸡、鱼、肉三牲,酒、糕饼、果子以及刀、筷、杯等,又设香花纸烛,香火袅袅;有的还在贡品上铺盖精美的剪纸图案。一切准备齐全了,然后一家人按长幼依次行礼(此外,也有前往祖祠祭祖的),祈求祖先保佑人寿年丰之意。

礼拜天地诸神灵,礼仪大略也如祭祖一般。天地神灵范围极广,数量太多,一般也就是向门外天空祭拜而已。也有悬挂神像画的,俗称神马。作家丰子恺回忆家乡过年的《过年》一文中写到,过去有一种神画,把玉皇、观音、佛祖、财神等一概画入,摆上供桌让其享用人间烟火。也有不少人家只在家中挂的“天地君亲师”牌位前行礼,祈求福寿。这些礼仪,体现了中国人民慎终追远、怀念先人、崇敬天地的思想,至今也有几千年的流传历史了。

此外,子时之后,还有出门迎喜神的风俗。

早先,元旦凌晨尚未天明之前,人们在拜祖、祭神后,视历书所记的吉利方向,燃灯笼火把,开门出行,对着吉方跪拜,以迎喜神,称为“出天方”或“出方”。

成都人称“出天方”为“出行”,喜欢出南门迎喜神,朝着吉方走到一座香火旺盛的庙中,烧香祭拜,祈求一年吉祥顺利。至今,成都人仍有不少人喜于农历元旦游武侯祠,求个吉利,亦为此意。

上海人称“出方”为“兜喜神方”,远近不拘,向吉利方向走,绕街一匝后就回来了;而那些纨绔子弟等富人们则往往带着歌妓等招摇过市,也假称兜喜神方。近人刘雅农在《上海闲话》里记载了这些活动。如今,这些活动已逐渐为人们遗忘了。

“天地君亲师”牌位

拜财神、藏扫帚及过年禁忌

过春节并不限于正月初一,还包括了初一以后十几天的活动,连人日与元宵节,也被算入春节的范畴里。在这场大半月的节日活动中,属于求吉、求财、求福的活动除了祭祖、拜天地、迎喜神外,还有许多。这些活动,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健康、积极的幸福观、人生观,蕴含着力争上游、努力进取的原动力。

春节里有一项很重要的活动,即迎财神、送穷。这种风俗起源极早,可追溯到古代的“送穷鬼”,唐代文学家韩愈就曾写过一篇《送穷文》,写及送穷鬼之俗。这种风俗至今尚有存留。如在河北北部、山西雁北一带,称正月初五日为送穷日,家家都要在五更天起床,掀开炕席,把炕底尘土扫净,倒在门外,并大放鞭炮,称为“倒五穷”。

在陕西合阳一带,早年间人们还要填补家中墙、窗纸、物品上的窟窿,叫“填穷窟窿”,并吃馄饨等食品,因为人的喉咙也是窟窿之一。

既然有送穷,自然就有迎财神之俗。财神在民间传说中有好几个,既有“正财神”赵公元帅(赵玄坛)与他属下的招宝天尊、纳珍天尊、招财使者、利市仙官四员小神,又有“偏财神”五路财神(路头神);既有“文财神”财帛星君,又有“武财神”关云长(广东一带也奉岳飞为武财神)。一般同时迎这几位财神。

各地迎财神的礼仪各不相同,日期也有差别。如在四川南部,大年初一这天有“扫财神”的风俗。“扫财神”由人装扮,戴上假面具,穿上戏袍子,手拿新扫帚,旁边一人拿小锣,走到居民家门口,象征性扫几下,念几句吉利话,多为祝愿发财之意,主人家便赏喜钱。

大年初二,北方大部分地区要迎财神。在北京,人们要往广宁门(清道光年为避宣宗旻宁之讳改名广安门)外五显庙(五显五路财神)焚香、供牲醴,祈求发财时要争烧第一炷香,还要在庙会摊上买几串“纸元宝”,称为“借元宝”,认为这是向财神爷借的钱财。《旧都文物略》中《杂事略》记载了这些活动。

纸元宝

至于北京以外的很多地区,初二这天也要杀公鸡祭拜财神,吃形似元宝的馄饨,称为“元宝汤”,讨个吉利。

南方一些地区,则于初五日接财神,如上海人至今仍于初五日放鞭炮、迎财神爷。在苏杭一带亦然。杭州人喜欢前往城外吴山上的财神庙烧香。苏州人则要争先恐后地开门、放鞭炮,陈设香烛酒肉,称为“接路头”,各商店也于次日开市。

与求财有关的习俗还有许多,如“藏扫帚”即一例。至今在不少地区,新年里不爱扫地,不管多少垃圾都任其铺在地上,有的则把扫帚藏起来,说是怕扫走自家的财气。

这个习俗由来已久,人们为了求财纳祥,在礼拜祖先、神灵的日子里便不许扫地、动扫帚,怕失掉家中财气。

此外,过年还有许多的禁忌,例如不许打骂小孩、哭泣,不许说不吉利的话,人们也不与别人吵架、起争持;不能动火煮食,要吃预备的食物;不可在初一日杀牲;不可动刀、针、剪等,俗信会引起口舌纷争。

这些禁忌,虽说有点好笑,但也并不是全无道理。如不吵架不争持等,即很符合精神文明的要求。人们在新年里和气、谨慎,以求一年顺利,也是好的。

压岁钱与拜年、访亲、饮春酒

春节里,人们拜年相贺,是交际的好时候。拜年的礼仪很多,如小辈们于除夕吃过年夜饭,或新年凌晨在祭完神与祖先后,便向家中的长辈拜年。去亲戚家也要拜年、拿压岁钱。过去是小辈向老辈跪下叩拜,说几句祝福的话,老辈也高兴地回赠勉励、祝福的话语,然后给压岁钱。如今一般不需跪拜了,代以作揖、鞠躬,但都要给压岁钱。

压岁钱来源于古代厌胜之术。汉代已有一些专供佩戴、铸上各种吉祥语的厌胜钱,以求吉利。在唐代诗人王建的《宫词》中,写到皇宫中向宫女分发金钱的诗句:“宫人早起笑相呼,不识阶前扫地夫。乞与金钱争借问,外头还似此间无?”

宋代后在过年时给压岁钱,逐渐改为给流通的钱币了。清代,儿童过年,长辈给些钱,用红绳串之,置之卧所,曰“压岁钱”。《燕京岁时记·压岁钱》说:“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之压岁钱。”所谓压岁,是压住一年中的不吉,压住飞逝的时光,求得吉利之意。给压岁钱,体现了长辈们对小辈的祝福、爱护;而小辈们拿到这些钱,也可以开开心心地去玩,去购买心爱的东西。孩提时代,谁不盼着得到压岁钱呢?

不过,如果压岁钱给得过多了,也会对小辈们产生不好的影响。所以,近年来又出现了压岁玩具、压岁书籍,由长辈向小辈赠送,或许这更有益于孩子们的身心健康。

拜年也称为大拜年,“大”字是范围广大之意,因为春节期间,除了向长辈、父母拜年,还要在亲朋好友、同事之间互相拜年,赠送年礼。人们穿上新衣,走家串户,登门拜年,互致节日问候,使吉庆安乐的气氛更为浓重,充满了温暖的人情味,也可增强团结、消除隔阂。

旧时拜年又称走春、探春,形式多样。也有送名片拜年的。因到处拜年,分身乏术,便派人拿名片去拜年,称为“飞帖”。此俗极古。宋人周密在《癸辛杂识》里记载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周密的表舅吴四丈,性情滑稽,把友人沈公子派来送名片的仆人灌醉了,暗中把仆人封套里的名片换成自己的,仆人酒醒后去送名片,白替吴某跑腿,自己主人的名片却没有送到。

压岁钱

明代后,投送名帖贺年之风大盛。许多人家只好“粘红纸袋于门以接帖,署曰‘接福’,或曰‘代僮’”(清人顾禄撰《清嘉录》)。明代文人文徵明的《拜年》诗就说:“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清代,又兴起在新年举行团拜之风,省去同僚间奔走之劳。清人艺兰生在《侧帽余谭》中说:“京师于岁首,例行团拜,以联年谊,以敦乡情,诚善举也。每岁由值年书红订客,饮食宴会,作竟日欢。”这种方法很好,所以如今各政府机关、社会团体等多有采用。

过去拜年,还有许多其他习俗。如在长江三角洲一带的人家,要给来拜年的客人端元宝茶喝,讨个好兆头。所谓元宝,即两个橄榄,放在茶碗托里。在北方,拜年往来,多要送“八大件”点心,外边贴上类似商标的剪纸、版画等图案。南方的年礼,多是年糕、米花、水果等类。在广东,家家都喜欢备大柑子,互相赠送,因为柑果被称为“大橘(谐音吉)”,象征吉利。另外有煎堆、油炸果等。

八大件

在广西南宁一带,人们喜互赠粽子、沙糕、粉利。粽子是一种重一斤多,用糯米与绿豆、肉条包成的大粽,寓“发财”之意。沙糕是甜味年糕;粉利是圆柱形的红色或白色糕,分别寓“年年高”“年年得利”之意。

在春节后几天,新出嫁的女儿要带女婿回娘家拜年,已有小孩的更要带儿女回家探望外祖父母,各地或称“归宁”,或称“回门”,日期也并不固定。在北方多是初二日,也有在初四日的;两广地区多是初四日。总之,女儿回门,与娘家亲人团聚欢叙,互赠礼物,使关系更和睦。

在民间,还盛行吃“春酒”之风。吃春酒实际上是拜年饭,不过是家庭外部的,即同僚、团体之间互相拜年、宴请饮酒,起到联络感情、交流沟通的作用,这在港澳台地区及海外侨胞之间尤为盛行。

逛庙会、百戏杂陈

从新年初一至元宵后几天,全国各地的节日活动内容也各不相同,均有数不清的庙会。过去,人们往神庙中进香,同时也顺便逛一逛热闹的庙会。庙里庙外,摆满饮食与货物的摊档,歌舞百戏,一片欢腾。如今,各地庙会在革除了迷信的因素之后,重又作为春节节俗举办起来,成为弘扬民族文化的重头戏之一,更增添了节日欢乐祥和的气氛。

庙会,实际上是集娱乐、物资交流于一体的民众大型聚会。人们在庙里烧香、祈福之后,便可尽情观赏各种娱乐节目,购买各种玩物,吃点小吃,玩个痛痛快快。较典型的庙会活动,要数北京城里的多处庙会。

北京城里庙观极多。相传从辽代开始,北京就有了庙会,当时称作“上巳春游”。此后庙会就越发热闹了。北京有八大庙会的说法,即指白塔寺、护国寺、隆福寺、雍和宫、东岳庙、白云观、蟠桃宫、厂甸的庙会。春节一到,庙会便开办起来。如今多已恢复,较著名的有白云观、地坛、大钟寺、陶然亭等处。每逢春节,这些地方都要搭设牌坊,张灯结彩,布置摊点,吸引无数的游人。这些庙会上,集中了最富于古都特色的诸多民间文娱节目,还有民间特色工艺,当然大受欢迎。

北京各处庙会,呈现了淳朴的北京民风民俗,各种娱乐活动有:顶中幡、翻筋斗、拉洋片、打弹珠、射箭、说书、演双簧、摔跤、抖空竹、踢毽子、放风筝、驯鸟衔面具、变戏法、耍猴儿、练硬气功、京剧清唱、飞镖……艺人将绝活——展现,比清代《燕京岁时记》里记载的种类还多。另外,还增添了现代味很浓的文艺演出、时装表演、儿童游乐等节目。

各种饮食品种,在北京庙会上更是一应俱全。如豌豆黄、豆汁、艾窝窝、老豆腐、炒肝、火烧、切糕、驴打滚、萨其马、春卷、酥面小窝头、茶汤、爆肚、灌肠、馄饨、元宵等,都富于北京风味。这里还会有平时难得一见的老北京城各种民间特色工艺,如泥人、鬃人、面人、绢人、脸谱、毛猴、风车、玉器、料器、年画、兔儿爷、绒绢花朵、首饰、玩具、灯笼等。

北京地坛庙会,还有大型祭礼模拟表演,演员穿仿古衣饰,组成仪仗队举行祭礼,颇具特色。在白云观庙会里,还有两个特色节目,一个是在观里建筑的几堵墙上,有三只石猴的雕像,据说摸一下石猴,可以免灾驱邪,因此人们总要去摸一摸石猴。再一个节目是“打金钱眼”,观里窝风桥下的桥洞里挂有一枚大铜钱,钱眼中有一口小钟,俗信若是用钱币打中了这小钟,便可一年平安。所以人们排成长龙般的队伍,争着去打。

另外观里还有道士诵经奏乐、祈祷求福的活动。正月十九日又叫“燕九节”,则是纪念白云观创始人丘处机的节日。

清代《清嘉录》卷一“正月·新年”里,描写了苏州的庙会还有“杂耍诸戏,来自四方,各献所长,以娱游客之目”。如高竿、走索、穿跟斗、吞剑、弄刀、弄甏、舞盆、踏高跷、撮戏法、飞水、摘豆、大变金钱、摆架子,等等。

总之,春节期间,民间娱乐项目极多,各种戏曲、皮影、木偶、游戏、体育、气功、杂技、歌舞、奏乐等,把民间文艺的众多形式都概括尽了。在庙会上,在街头,在村边,处处热闹无比,把新年点缀得喜庆洋洋,用“百戏杂陈”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

乐舞庆新年(民乐台阁、花会)

春节,属于冬闲时光,在以农立国的中国只有这时才有时间举行较大型的民众乐舞狂欢聚会。因此,在春节至元宵节期间,全国各地有数不清的乐舞活动。春节期间的民间音乐活动很多,其中尤以锣鼓乐较为常见,这是因为鼓渊源于上古,是原始人用以驱邪、集会号令、歌舞的工具,所以直至后世也仍流传着以鼓为主的驱疫、乐舞活动。

最初出现的鼓是土鼓。在神农氏时代就用土质鼓,用草槌敲打。这种土陶鼓考古中也有出土。后来有皮鼓,在山西襄汾陶寺尧舜时代的史前文化遗址中就已发现,用树木挖成鼓腔,鼓壁饰彩绘,鼓面蒙鳄鱼皮。正符合《山海经》《吕氏春秋》等书中以鼍龙(猪婆龙,即鳄鱼)皮制鼓的记载。击鼓驱疫之风流传久远,每到春节,到处都是咚咚的鼓声。比如四川的迎春锣鼓、西安鼓乐、江苏十番鼓、浙东锣鼓、广东潮州大锣鼓等,都是较有代表性的鼓乐,都常在春节演奏。

鼓也不仅是演奏而已,兴之所至,还可以边敲边舞,舞出一片热烈壮观的场景。鼓舞光在汉族就有几十甚至上百种,鼓舞是全国五大舞种之一。这无疑是上古击鼓驱邪的流风。像北京的太平鼓,山西的威风锣鼓,陕西的腰鼓,开封的盘鼓,还有种种花鼓、拉鼓、堂鼓、长鼓、渔鼓……鼓形或庞大,或纤小,或细长,或圆,或扁,形形色色,再加以彩绘,美观可爱;声音或洪亮,或清脆,或浑厚,与之相配的舞蹈变幻万千,生气勃勃。

此外,锣、钹等乐器也常与鼓相配合,在舞龙、舞狮或其他民间舞蹈时使用,尤其是舞龙舞狮子,是绝对少不了的。

清代《燕京岁时记》载:“太平鼓者,系铁圈之上蒙以驴皮,形如团扇,柄下缀以铁环。儿童三五成群,以藤杖击之,鼓声冬冬然,环声铮铮然,上下相应,即所谓迎年之鼓也。”这就是今天北方常见的太平鼓舞。《北京文物月刊》曾刊有一幅画《村童腊鼓图》,绘几个小童手持彩绘小鼓,乐陶陶地敲打,还配有一首诗:“村童送腊乐丰亨,不识不知赤子情。岂为催花频击鼓,团尽是太平声。”正符合此记载。

凤阳花鼓,原发源于安徽凤阳,是由男女演员边敲边舞的一种舞蹈形式。源于明代的“凤阳歌”,有四五百年的历史。流传于两广(从广州、佛山至南宁、百色等广大地区)的民间“八音”乐,也是很有地方特色的。八音,因古代乐器分为八大类(金、石、丝、竹、匏、土、革、木)而得名,又称锣鼓柜、锣鼓亭。因为它把锣、鼓、铜铃之类乐器放在一个长柜子里,柜子用上等木料制造,其上雕绘各种龙凤、花鸟图案,并用彩绸、花串、球穗等装饰,柜顶上或装饰重檐斗角的亭阁顶,或是平顶,垂挂黄绸布。演奏时有人肩扛前行,唢呐、管弦乐器的乐手跟在一旁,边演奏边行进,气氛热烈。八音既可独立演奏,又可在出台阁(飘色)时伴奏用,舞龙狮等也会使用。

今天舞台上的鼓舞

在春节期间,又有一种全国性的大型游艺活动——“台阁”,广东或称飘色,广西宾阳称为游彩架。它起源于宋代,南宋周密《武林旧事》中就有当时的杭州已有用铁枝擎举起扮作仙佛的演员巡游的记载。

近代的民间台阁

如今,台阁多处地区都有,成为最吸引人的民间艺术之一。台阁,是把特技、音乐、舞蹈综合成一体的艺术。它将钢铁巧妙地相连为支架,选俊俏的小孩子装饰为戏剧人物,擎举于半空中,表面看惊险绝伦,其实稳如泰山。小孩子们身着五彩戏衣,演出神话传说、古典小说、戏剧中的种种情节。近年又出现了虎门销烟等爱国现代题材,这是寓教于乐对民众宣传的绝好方式。每逢巡游时,往往还要配上龙舞、狮子舞、民间音乐演奏,沿途吸引成千上万的观众争相观看。

此外还有河南、安徽等地的“肘歌”,场面也很惊险,把小演员放在大人肩上表演,用铁架子撑持。

陕西关中流传的“高台”,形式与台阁相似;“背亭”,则与肘歌相似,也经常于民间演出。至于全国各地广泛流传的花会及走会、社火等民艺形式,都多于春节时表演,是汇集了民间音乐演奏、舞蹈、台阁等乐舞技巧的大型群众文艺汇演。

肘歌

这些形式名虽有异,内容却基本相同,都是在广场上、街道中进行演出。舞龙、舞狮、扭秧歌、踩高跷、划旱船、打霸王鞭、腰鼓、舞刀剑、舞中幡、敲锣打鼓等,成为民间群众性的狂欢时刻,预示着中华民族年年岁岁红红火火,生机蓬勃,喜气连绵。

花会、走会的历史,可追溯到汉代的鼓乐车,即一种在行进的车上边击鼓奏乐、边舞蹈的形式;南北朝时有佛像出巡,配以狮舞、吞刀吐火、走索爬杆等节目。清代又有《北京走会图》,其节目大约与今天走会基本相同。

民间舞蹈的盛大聚会

春节是观赏民间民族舞蹈的大好机会,数不清的各种舞蹈纷纷表演,举国一片欢腾。全国有约一万多种民间舞,单是汉族民间舞就纷繁难数。其中又以龙舞、狮舞、鼓舞、秧歌舞、灯舞、傩(nuó)舞、小车舞、旱船舞、高跷舞、竹马舞、剑舞、绸舞、连厢舞(霸王鞭)等最常见。前五类舞蹈种类最多。龙舞、狮子舞、鼓舞各有几十种不同的舞蹈;秧歌有近百种;灯舞多达几百种,所以这五类舞可称为汉族五大舞种。

龙舞,是中国舞蹈最具代表性的舞种之一,它与端午划龙舟都起源于远古时期人们对龙图腾的崇拜,龙图腾最迟在五千多年前已经出现。《山海经·大荒东经》说:“应龙处南极,杀蚩尤与夸父,不得复上。故下数旱,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可见龙为水神,民间舞龙祈雨是今日舞龙的起源。至今,民间在舞龙时还经常杀公鸡滴血于龙头上,以祭祀龙神,并以糯米或糯米制品祭祀供。这是《山海经》中祭俗的遗存。在舞龙时要大放鞭炮,把龙烧损;舞完龙要把龙烧掉,以示龙神升天布雨降下吉祥之意。如湖南长沙舞龙,广西宾阳县正月十一舞炮龙(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如此。广西、陕西等地,观者还都喜欢舞龙时在龙肚子下钻来钻去,求个吉利。

舞龙

龙舞在汉代已经成为重要的娱乐节目。如今,龙作为民族精神的象征,深入人心。舞龙,也已作为吉祥、喜庆、热烈的代表,广泛出现于各种节日庆典之中,受到人们的喜爱。

狮舞是与龙舞同样重要的民间舞蹈。有人认为我国原本不产狮子,是汉代从西域传入的狮子深受人们的喜爱,才有了狮舞。其实古代我国有一种珍兽狻猊,就是狮子(可能是亚洲狮)。想来与西域传入的狮子相融合,发展出了狮舞。最早的狮舞记载,见于《汉书·礼乐志》“象人”的注释。颜师古注:“孟康曰:‘象人,若今戏虾鱼师(狮)子者也。’”可见三国时已经有狮舞。南北朝时,狮子舞常于佛寺百戏表演中出现,如《洛阳伽蓝记》记载辟邪狮子为佛像开路。

舞狮

唐代《乐府杂录》即记载五方狮子舞,五头高一丈多的狮子,有五种不同毛色,立于东西南北中五方,由狮子郎逗引而舞。还有音乐伴奏。白居易《西凉伎》以诗歌记载了《凉州狮子舞》。宋代苏汉臣《百子嬉春图》,描绘了儿童舞狮。明代《宪宗行乐图》中有当时宫廷狮子舞的情景。清代,有很多狮子会组织,传承舞技,使舞狮更盛。

今日,狮子舞已经遍布全世界,在海外侨胞中广为流传,在中华本土则更加昌盛。如今的狮子舞一般分文狮、武狮两大类。文狮,以狮子搔痒、舔毛、抖毛、打滚、抢球、踩球等动作,表现狮子温顺可爱的性格为主。武狮,则表现狮子威武雄壮的一面,如跳、跃、跌、扑、腾、登高、爬梯、走索、叠罗汉、蹿桌子等。如两广《醒狮》,表演勇猛、矫健的跌扑腾跃动作,又有采青之技巧:取一张红纸包着利市,缚一株青菜,高挂起或放在八仙桌子上、水盆中,让狮子采取。其中有一套技巧,只有勤练武艺者才能表演。

扭秧歌

中国民间舞中,还有许多拟兽舞。人们或取传说中的珍奇瑞兽,或取现实中的家禽野兽,尽情模拟表现,以传达吉祥欢乐的气氛。如凤凰舞、麒麟舞,几乎与龙狮舞一样古老,至今盛行于民间。又如虎、牛、马、羊、猴、鸡、鹅、仙鹤,以及蝴蝶、河蚌、鲤鱼、蛇等,无不有舞,千奇百怪,以求吉祥,极受欢迎。

秧歌舞,是我国民族民间舞流传地域最广的,也是影响较大的。秧歌舞的起源可追溯到南宋周密在《武林旧事》中记载的民间舞“村田乐”,因为二者均源于农业生产劳动。《村田乐》中有花和尚、公子、田公、渔婆等角色,在元宵时演出,以后可能就形成了秧歌。其实早在原始时代,就有《扶犁之乐》,汉代有模拟下田耕种过程的《灵星小舞》,可算是《秧歌》的先声了。清代李调元《粤东笔记》说:“农者,每春时,妇子以数十计,往田插秧。一老挝大鼓,鼓声一通,群歌竞作,弥日不绝,是曰秧歌。”这是插秧唱歌,也是秧歌的起源。

清代,秧歌已经普遍舞蹈于北方。如今秧歌更是遍及全国,为最流行的民间舞蹈之一。各地秧歌多姿多彩,既有男女两个人起舞的小场子,又有手持伞、扇、绸、手帕等集体起舞,摆队形;还有呈现农业劳作、男女欢爱、戏剧故事等内容。秧歌一般按照地区分类,如陕西秧歌、山东秧歌、河北秧歌、山西秧歌等,每个地区又有许多秧歌类型,难以计数。

安徽花鼓灯则是淮河流域流传的一种歌舞,影响巨大,女演员叫兰花,男演员叫鼓架子。持手绢和扇子起舞,技巧高超。

此外还有数不清的民间舞蹈,不多述了。

体育竞技、室内游戏

春节期间,民间也有很多体育竞技之俗,既可强身健体,又可作娱乐,如舞龙狮等也可算入体育项目之中。又如民间的少林、花砖、花坛、双石、杠子等走会中出现的节目亦可算是体育项目。少林是持棍与刀对打,花砖是抛砖表演,花坛是耍罐子,双石是手足举双石,杠子是倒立在杠架上。还有南方的“藤牌舞”等,竞技味道更浓一些。

拔河,是节日里常见的体育项目。拔河古称“牵钩”,源于春秋战国时一些国家的军事操练活动。《隋书·地理志下》载:“二郡(南郡、襄阳)又有牵钩之戏,云从讲武所出,楚将伐吴,以为教战,流迁不改,习以相传。”《荆楚岁时记》中记立春日作“施钩之戏”,施钩即牵钩。唐代已经称牵钩为拔河。如今随处皆有此节目。

甘肃省临潭县,六百多年来每年春节举行万人拔河赛,用长达百多米的长绳作拔河绳,以城南、城北的居住区分队,成千上万的青壮年前来拔河。人们倾城观看,加油声叫好声不绝于耳。

春节期间室内游戏也有很多,古代有六博、打马钱、投壶、藏钩、纸牌、行酒令、玩骰子,近代有麻将牌、四色牌、掷小谣儿、升官图等,都适宜在室内举行。至于孩子们的游戏,则是放鞭炮、打陀螺、踢毽子、玩风车等。

春节期间的德育

中国人以礼义为本,春节是人们进行传统品德教育的好时机,在节日的许多习俗中都有教育的内涵。比如人们在吃团年饭、吃春酒时要排列座位,请尊长入席,坐上位,并按次序排列入座;拜年时要让小辈拜贺长辈,长辈回赠压岁钱,并致勉励、祝福之词,这体现了中国人民尊老爱幼的好传统。长辈对小辈所说的也多是努力学习、上进一类的话。教育他们健康成长,同时也体现了浓浓的亲情。

人们过年时使用的吉祥用语,家中张贴的对联、斗方、年画,也无不体现着行善、修心、勤劳、积福的积极道德观,如春联中最流行的一副:“向阳门第春常在,积善人家庆有余。”横批:“勤俭持家。”还有年画中的《友悌重天伦》《孝义图》《忍气饶人祸自消》《一团和气》《男十忙》《女十忙》,等等。至于《国泰民安》《万象更新》《海晏河清》《太平有象》《凤栖碧梧》等图则表达了民众对国家、社会的祝福、企盼之情。这些,都鲜明地呈现了民族近代的伦理道德观、幸福观和东方古老的儒家仁善思想。

古代有一种开笔仪式,文人用红纸在正月初一书写吉利文字,如“读书大吉”“万事如意”之类,这是对新的一年的期盼,也可以理解为对文教、对学习文墨的高度重视。清代皇帝在初一日举行开笔书写仪式时,要用精美的文具书写数篇大字,以示在新的一年里勤于学习。

开笔起源甚早,为一种良好的风俗,流传于文士之中,今天也仍为人们所继承。

年画

写对联的情景

妇女美饰与居室装饰

在过大年的时候,孩子们有这么一首儿歌:“新年来到,新年来到,人人欢笑。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太太要块大年糕,老头要顶新毡帽。”这里写出了人们各自不同的需求,姑娘要购买绒绢花朵,戴插在头上,连老爷子也忘不了买一顶新帽子。

其实,过年时不论是谁,都要洗澡理发,全身上下焕然一新,换上新鞋子、新帽子、新衣裳。老人与男子比较简单,妇女和儿童就有更多的讲究。

过去,即使在经济较困难的时候,妇女们也要在过年时打扮一番,买年货时忘不了买胭脂水粉,绒花头绳,在过年期间梳洗打扮起来,当然还要换上红绸裙衣。一般戒指、镯子、耳环等也是少不得的。这样精心打扮的妇女,为春节增添了无限的光彩,无限的喜庆。因此,《白毛女》中的杨白劳再穷,也忘不了给喜儿买上一根红头绳。而稍富裕的人家,妇女姑娘头上就戴绒绢花朵为装饰。

以前在北京,妇女戴绒绢花朵为装饰是很普遍的。妇女们逛庙会,喜欢买些绒花戴着回家,讨个吉利。若是戴牡丹形绒花,叫“头顶荣华”;戴蝙蝠形绒花,叫“戴福还家”,很吉祥。

如今过春节时,大街小巷上穿着传统裙袄的女性又多起来。她们的衣裙都是用精美的各色绸缎裁成,配上各式图案,别具风姿。再加上精雅的发髻,如画的眉眼,充满了东方女性的风韵。在春节里做这样的民族化妆饰,再合适不过了。

牡丹绒花

蝙蝠绒花

人们不但在衣着上精心打扮,而且就连自己居住的居室环境,也要努力装饰一番。人们要擦扫家具、地板,贴上春联、斗方、门笺、年画、剪纸、窗花,摆设插花、盆景、果盆等种种过年时特有的装饰,使屋里屋外一片喜庆洋洋。不过这些装饰早在年初一以前就布置好了,所以移到“除夕”一章再做详述。

休息与饮食、聚宴

过年时人们要松弛一年到头辛苦劳作、绷得紧紧的神经,在家歇息。“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如今规定的春节假期也是一年节日里时间最长的。过去,各家商店、摊档要一直到初五日才能正式开门营业,各种服务行业也要在初五日后才逐渐恢复正常营业。官府机关原是年前就已经封印的,这时候也要择吉“开印”,受理政事了。

中国的饮食文化世界闻名。过年节时自然少不了制作各种饮食点心,改善生活。由于春节是一年里最大的节日,所以春节的食物种类是诸多节日中最多的,令人眼花缭乱。

在吃过了除夕夜的团圆年饭之后,大年初一这天,过去却普遍吃素,不杀牲,不吃鱼肉,只吃米饭馒头、青菜及各种点心,叫作吃斋。这是植根于古人敬天地、戒杀生、敬神灵的观念。其中也掺入佛教的思想,认为吃了斋,一年之内就可得到神灵护佑。

如今,年初一吃素的人家很少了,但也还有一些人家,不喜欢于此日杀鱼、鸡鸭等,只吃一点肉食。

过年时的食物种类确实很多。北方一般吃饺子。饺子是古老的食品,隋代颜之推《文集》中就有记载可寻。而《礼记》中则记有用稻米与肉合成“饵”煎食,可见饺子的历史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

饺子原名馄饨,据明代方以智《通雅》一书说是因它象征天地混沌之形而得名。后来为什么又叫作饺子呢?原来它又称角子,与“交子”谐音。交子,有接连子时之意,这正符合除夕时迎接新年子时的到来之意,所以名为交子。后来添上“饣”字旁,即成饺子。

清初河北《肃宁县志》记载:“元旦子时盛馔同享,各食扁食,名角子,取更岁交子之义。”角子即饺子,也叫扁食、偏食。

在北方,人们从除夕到年初五这几天中都要吃饺子,既为改善生活,也有除旧迎新的意思;做饺子要和面,又谐音“合”,还包括一家人和合团聚之意。在做饺子时候,还有一些有趣的风俗,或做素菜馅饺子,意为素静平安;或在煮饺子时问一句“挣了没有?”意为问饺子鼓胀起来没有,更含有挣钱多之意。旁边人要回答:“挣了!挣了很多!”或饺子里包上一枚铜钱,谁能咬到就是得福。也有的包入甜糖块,谁吃到了一年甜蜜。煮熟后第一碗饺子要敬神灵祖先,还要端一碗给家中的牛马等牲畜,然后一家人才能吃。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各地饺子总类多达数百种,如鸳鸯馅、三鲜馅,还有饺子宴等。

过年时,民间都有杀鸡祭神、拜祖先的习惯,祭拜完毕,鸡就是最好的佳肴。其中又以吃白斩鸡最为普遍,南方尤其盛行。杀鸡祭神,大概与远古风俗有关。《山海经》就记录了许多杀鸡的习俗。

春节期间还要吃年糕,寓意“年年高升”。明末《帝京景物略》记北京人“正月元旦,啖黍糕,曰年年糕”。年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东汉崔寔《四民月令》中冬至荐黍糕于祖先前的记载。后来逐渐改作糯米制糕,花样也越来越多了。过去,每逢过年,街头巷尾都可听见在石臼里舂年糕的砰砰声。如今一般是吃甜馅年糕(红豆、桂花、桂圆等馅料),也有咸味的肉丁、萝卜糕,也有不加馅料、买回去煮食的素年糕。

在江南一带,人们喜欢吃油菜炒年糕、年糕汤。油菜炒的年糕片又滑又糯;年糕汤加入鸡鸭肉丁、青菜、萝卜丝等也很甜美可口。在两广还有马蹄糕,以荸荠粉制作,甜滑爽口。

长江以南地区,盛行吃米花。米花也是糯米制品,既作祭神拜祖用,也可食用。在民间传说中原为祭祀驱蝗虫的刘猛将军使用而相沿成俗。但我们还可以推想,它或许是由古代供祭祀用的谷物“粢(zī)”发展而来。

制作米花较繁难。要先蒸、晒糯米粒,然后把铁锅烧热,倒进米粒,便爆出一大片响声,米粒骤然涨大几倍,雪白好看;然后炼好糖汁,和着米花捏成一团一团的,这便可吃了。如今一般改用机器爆了,味道稍逊。

此外,大年初一不少地方都有独特的食俗。比如南方人要吃一顿汤圆,寓“团圆”之意。西南地区则习惯吃米花茶、甜糕点,应“一年甜到头”之意。广东人则爱吃油炸果、煎堆等。广西南宁一带,吃米花、甜沙糕、粉利汤。广西、台湾等地有长年菜,用粉丝、芥菜煮成,要连吃几天,寓长年健康吉祥之意。北方一些地区还吃面条,取“长寿面”之意;还有象征吉祥的各种花馍馍。

春节期间的宴会也很多。家宴有团年饭、拜年酒,对外的宴会有饮春酒、生意酒(店内员工聚宴)等。各种宴饮,要一直延续到元宵节之后。春节可谓是吃的节日。

总之,时代在前进,春节习俗也在不断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