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导读
一、幼儿好奇心强的行为表现
好奇心是重要的内在动机,可以帮助孩子探索未知领域,提高孩子对环境的适应性;好奇心是孩子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它既是认知的需要,又是情感的需求,有助于唤醒并优化孩子求知的热情与主动性。不仅如此,好奇心作为创造性人才的重要心理特征,也是推动科学发现和社会文明进步的不竭动力。好奇心贯穿人的一生,是衡量个体是否健康的标准之一。
好奇心强的孩子在行为上表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对于新奇、陌生、不协调的神秘物体,能够做出更加积极的反应;二是表现出想了解他所处的环境和对事物的需要与愿望;三是更善于积极地观察其周围环境,寻求新经验;四是坚持询问,喜欢提问。此外,心理学研究还表明,好奇心强的孩子比好奇心一般或较弱的孩子更喜欢进行探索性的活动。
二、好奇心是幼儿破坏性行为的内在动机
孩子天生就对周围世界充满兴趣与好奇,所以孩子在幼儿期的破坏行为多是好奇心驱使的结果。好奇心对于唤醒孩子的热情与主动性,促进孩子注意力、探索性、坚持性、创造性等的发展非常重要。教育家陈鹤琴指出,"好奇心对于儿童之发展,具有莫大作用,儿童凡对于一切新的东西就产生出好奇心,一好奇就要与新东西相接近"。幼儿期的孩子,好奇心极其旺盛,他们对万事万物都充满了探究的欲望。此时,孩子的思维是动作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的,也就是说,他们要通过亲自动手、摆弄实物来认识、了解周围的事物。因此,好探索、爱捣鼓是这个年龄孩子的正常表现。正如《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应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来获得经验的需要。幼儿期是发展和培养好奇心的关键期。家长应理解孩子这一时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特点,支持孩子的探究。家长不能随意训斥、打骂孩子,更不能限制孩子的探索行为,以免抑制孩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欲望,而应该鼓励孩子去认识新事物,给孩子创设一定的探索环境,以满足孩子探索事物、认识事物的好奇心。
三、幼儿破坏性行为的实质与分类
孩子在幼儿期经常会出现损坏东西的行为,学界称之为"幼儿破坏性行为"。这种行为可分无意性破坏行为和有意性破坏行为两种类型。
无意性破坏行为主要发生在年龄更小的孩子身上,3岁以前的幼儿神经通路、反射弧才形成不久,反应和协调能力较弱,而且大脑皮质中控制注意力的神经元所在的额叶还不成熟,这就使得孩子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更容易受无关刺激的干扰。
有意性破坏行为,是指孩子明知某种行为会带来不好的后果,却依然故意为之。孩子的有意性破坏行为多数是由于自我意识的萌芽,或是一种探索精神的体现,常常发生在游戏中,是孩子最初思维活动的外在表现。孩子由婴儿期向幼儿期过渡时,随着肢体的发育,他们的活动能力逐渐增强,独立自主性也增强,对世界的探索由之前的用眼看、用嘴触,转变为用手摸、用身体试探。特别是之前那些他们只能看到而不能摸到的、认为神奇的东西,对他们更具吸引力。这一阶段的孩子在探索活动中,表现出一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有一定的执着性。不把自己所探求的东西弄明白,他们是绝不罢休的。孩子的这种好奇、探究、执着,表现在行为上,便具有了一定的"破坏性"。
此外,孩子的有意性破坏行为也可能是由于情感上的困扰或焦虑引起的消极情绪发泄。比如,需求未得到满足而任性发脾气、报复性心理破坏、吸引成人注意等,这是带有动机的主观性破坏,也可称为情绪发泄性破坏。对此,家长应先与孩子沟通,了解情况后,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