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互联社会与未来之约
如果时光倒回1994年,在克林顿政府刚刚宣布互联网正式商用、信息高速路开建之时,就能预见10年甚至20年之后的互联网,将全面改变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全球资本市场的明星将被这个行业垄断,相信每一个人或者企业都将全力拥抱互联网,跟随它飞向未来。回看历史,互联网发展阶段大致可分为萌芽建设期、PC互联期、移动互联期、虚实互动期。
1.互联网萌芽建设期(1969—1993年)
互联网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在两个超级大国竞争时期,苏联逐渐形成了在科学研发上的优势,促使美国于1958年成立了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该研究计划局被委托建立一个安全的网络连接中心,用于研究当一些中心被摧毁的情况下,通信如何依旧保持畅通。这一战略需求推动了分布式网络的发展。1969年,美军在ARPA协定下将四所大学的计算机相连,ARPANET由此建立,成为现代计算机网络诞生的标志。
1974年,互联网发展史上最著名的两个科学家罗伯特·卡恩和温特·瑟夫绞尽脑汁开发设计了新的TCP/IP协议,定义了全世界计算机之间通信、传输数据的规则,允许互联网之间端到端的连接,他们后来被称为互联网之父。
科学家蒂姆·伯纳斯·李萌生出创造一种信息共享工具的想法,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到1989年终于创造出所有PC之间数据联通,人人都可以参与的互联网。蒂姆因此入选“有史以来100位最伟大的英国人”榜单。
电子邮件和BBS的诞生,使互联网逐渐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以浏览器创造历史的网景公司,发布了一款可以实现文字和图片预览的浏览器,让人们领略到互联网无穷的魅力,激发出无穷的想象。当时所有的视线都被聚焦在互联网浏览器上。
2. PC互联期(1994—2007年)
互联网技术社会化启用阶段始于1994年,美国克林顿政府允许商业资本介入互联网建设与运营,互联网技术得以走出实验室进入商用时期,开始向各行业渗透发展,这也是我国互联网发展的起步阶段。1994年4月,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工程进入互联网,这标志着我国正式成为有互联网的国家。之后,ChinaNet等多个互联网络项目在全国范围相继启动并开始进入公众生活。越来越多的人需要上网,PC终端被大量普及。此时互联网的主要作用为连接人人并获取资讯,Web 2.0更注重用户的交互作用,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浏览者,也是网站内容的制造者。
互联网诞生之前,人们主要是从报纸、广播及电视上获取信息。由于传统媒介的先天限制,致使信息传播速度缓慢。随着经济高速发展,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与日俱增,超越传统媒体的“雅虎模式”应运而生。雅虎公司的出现成为互联网发展的标志之一,雅虎的模式就是门户网站模式。1997年至2002年的互联网主要还是被人们用于获取新闻信息以及便捷地联系世界各地的朋友。在中国随之出现了几家效仿“雅虎模式”的门户网站,也就是今天人们熟知的新浪和搜狐。
谷歌模式代表着互联网进入搜索时代,搜索引擎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信息获取问题。2002年至2007年的5年里,谷歌超越雅虎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公司。而在搜索领域,中国对应的代表公司则是百度。百度自上线以来,凭着本地化的运营优势占领了中国近80%的市场份额,一举成为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
在随后生活化的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巨头亚马逊和阿里巴巴成为两颗耀眼的明星,而脸书、推特、YouTube、Groupon则是近乎人人皆知的互联新生代表。生活互联网的革命性就在于,一方面彻底颠覆了信息的传统传播方式,使之更为人性化;而另一方面又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各种各样的便捷。首先,脸书和推特让媒体向社会化转型,使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媒体电台,人们在圈子里相互分享推荐有价值有意义的新闻,而不必纠结于搜索引擎庞大的信息海洋,同时电子商务带来了足不出户的便利,甚至能以更优惠的价格购买到商品,而这是门户网站和搜索引擎不能提供的功能。中国这个时期涌现的互联网服务代表有淘宝网和京东网。
3.移动互联期(2007—2016年)
随着通信技术的进步,网速和带宽方面的技术问题逐渐被解决。2007—2016年,移动电话逐渐取代了固定电话,移动互联网也改变了互联网发展路径。2008年后,移动宽带接入业务开始加速增长,2011年智能手机销量超越PC销量,达4.7亿部。iOS和Android逐渐霸占智能手机操作系统。
2007年,重新掌控苹果公司的乔布斯发布了第一代iPhone,标志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开启。iPhone带来了更加友好的浏览界面、更加快速的网络体验以及多种多样的移动应用软件。应用多元化阶段到来,移动互联逐步走向繁荣。开心网、人人网等社交网络服务(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NS)网站迅速传播,SNS成为2008年的热门互联网应用之一。
微博的上线终结了PC博客的市场主导时代,又一次改变了信息传播方式。信息的即时分享,吸引了社会名人、娱乐明星、著名企业的加入,成为2009年的热门互联网应用。继门户网站、搜索引擎之后,微博成为互联网新入口。
截至2011年底,我国3G用户达到1.28亿户,全年净增8137万户,3G基站总数81.4万个。此外,三大电信运营商加速了宽带无线化应用技术(WLAN)的建设,截至2011年底,全国部署的无线接入点(无线AP)设备已经超过300万台。3G和Wi-Fi的普遍覆盖和应用,推动了中国移动互联网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11年,微信上线;而第一代小米手机的发布,开启了手机互联网B2C直销时代。2013年,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4G)出现,以视频直播和短视频为主的移动应用陆续涌现。“互联网+”阶段悄然拉开序幕,利用互联网平台与传统行业进行融合,创造新的优势特点和发展机遇。今日头条、拼多多、喜马拉雅横空出世,伴随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4.虚实互动期(2016年至今)
互联网时代产生的数据量,远远超出所有人类历史时代的数据总和。5G、虚拟现实、物联网、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更是让人们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得益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孪生逐渐从概念走向落地。数字孪生是物理实体的虚拟模型,现实世界的数字映射,既描述其静止状态,也描述其动态行为,还可以从大数据中预测未来发展趋势,为实体提供最优决策支持。数字孪生的应用正从制造业、工业等领域不断衍生拓展,呈现出更为广阔的前景。
“工业互联网”的概念最早于2012年由通用电气公司提出,随后美国五家行业龙头企业联手组建了美国工业互联网联盟(IIC),将这一概念大力推广开来。
2014年的Oculus Rift无疑是当年最热门的一款虚拟现实设备,直接导致了Oculus被脸书(后改名Meta)以20亿美元价格收购,开启了2016 VR元年。
大数据应用是为了实现用户信息利益最大化。微信、支付宝、今日头条、滴滴出行等APP已经应用大数据技术实现了精准记录用户行为,分析用户偏好。但是由于移动互联网经过十余年时间的发展,大数据已被某些行业巨头所垄断,他们从当初勇敢的创业者变身数据寡头,从而导致互联网增长态势现出疲态,呼唤新的概念来激发市场期待。
Web 1.0,代表了早期BBS等各种网站。Web 2.0,描述的是网络社区、网络应用程序、社交网站、博客、维基百科等社交媒体。Web 3.0,是去中心化的互联网,基于区块链和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等分布式技术而建立,而不是集中在个人或公司拥有的服务器内。Web3.0中的应用程序运行的服务器、系统和网络,以及数据存储的地方,都将由用户自己拥有。用户可以通过投票决定网络的规则和条例。从技术上来看,元宇宙是基于Web3.0技术体系和运作机制支撑的可信数字化价值交互网络,是以区块链为核心的经济体系下运转的新场景、新产业和新生态,能够催生出大量的创新商业模式。
“元宇宙”被描述为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又独立存在的虚拟空间,是映射现实世界的在线虚拟世界,也是越来越真实的数字虚拟世界。元宇宙的新特征是通过虚拟增强的物理现实,呈现收敛性和物理持久性特征的,基于未来互联网的,具有连接感知和共享特征的3D虚拟空间。“元宇宙”概念更像一束来自未来世界的希望之光,照亮人们的初心和对自由的渴望。
元宇宙被寄予希望去突破物理的局限性,实现人类更高维度的自由。在现实世界里,我们被限制于特定的身份,被设置太多的局限,而在未来的元宇宙中,我们将摆脱束缚,去体验不同的身份和人生。换句话说,2021年的“元宇宙”的内涵早已超越科幻小说《雪崩》中最初提到的概念,吸纳了虚拟现实技术的最新成果,5G/6G信息革命、Web 3.0互联网升级、人工智能进步以及区块链成就,向人类展现出构建与传统物理世界平行的全息数字空间的可能性,推动了哲学、社会学等人文科学的创新发展。
技术的发展应用与大规模普及,被视为元宇宙向前推进的关键。从需求端来看,在全球数字化升级转型浪潮之下,对生产效率和生活体验提升的需求在增长,2020年开始的新冠疫情使得人们的工作生活场景被迫从线下转移到线上,进一步放大了相关需求,带动了线上经济、虚拟经济的发展,也让大家对于未来元宇宙的雏形有了更多的思考和关注。而在供给端,搭建元宇宙所需不同层面的技术日益成熟,随着虚拟现实、区块链、游戏引擎、人工智能、5G网络和物联网这六大技术领域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和技术设备等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虚拟现实作为提供沉浸感与交互性的核心技术,成为通往元宇宙的必经之路,也成为众多企业集中发力的关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