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庭院的起源:从原始氏族大屋和排屋到商代庭院建筑
谈到中国传统建筑,其最引人注目的特点大概就是庭院建筑布局。无论是北方的四合院,还是南方的园林建筑和天井住宅,围合起来的庭院构成了建筑的核心空间。从现存的历史遗迹来看,庭院布局广泛地见于宫廷、寺庙、住宅和其他各类公共建筑(如书院和衙门)中。从当今城市发展来看,庭院建筑更是被广泛地应用在众多历史街区的更新和高档别墅区的开发中。但是人们至今对于庭院起源的认知还是非常模糊的:以《庭院的起源和发展》为标题的论文有好几篇,但这些简短的论文根本没有涉及庭院起源的探讨[1-3]。本章研究的问题即为庭院布局最早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其功能和作用如何。
通过一系列的考古发掘报告可以看到,庭院建筑在商代有了较为成熟的布局。杨鸿勋在考古发现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建筑复原研究,深化了我们对早期建筑的认识[4]。虽然杨先生的建筑考古研究包含了从原始社会开始到夏商周的早期建筑,但是对于庭院的起源却没有进行特别探讨。任军综合性地讨论了庭院的历史、概念和类型,收集了从古到今各个庭院的案例以及文字记载。其选材的广泛性和丰富性也导致了其无法系统性地专注于庭院起源的探讨[5]。关于我国早期建筑的研究有很多,尽管不是对于庭院起源的直接讨论,但对于本研究都有参考作用。例如,张杰对于早期宫殿庭院布局做了尺度和比例上的分析,认为早期的庭院建筑布局秉承了一个严格的尺度比例,以表达古人的敬天思想[6]。宋镇豪的《夏商社会生活史》中关于建筑的部分则展现了早期建筑是如何服务于,或者说融合于社会生活的[7]。陈绪波通过对《仪礼》中建筑和相关祭典行为的文字描述来了解古代宫室制度。虽然文字记述相对晚于夏商时期的庭院建筑,但也从另一方面反映了后人对于早期庭院建筑的认知[8]。本章将综合讨论新石器时代和夏商遗址考古发现、结合当代建筑考古成果和有关早期宫室的古文献研究,对中国庭院的起源做出系统性的分析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