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连胜(四)
轮到奥恰洛夫发球。
只见他脸上略显无奈的咧了咧嘴,蹲下身,抛起球,一个普通的侧下旋球发到正手小三角。
丁满早早判断好了球路和旋转,
他右臂向外打开,精准的把球拉到对面反手位底线。
奥恰洛夫反手挡球,球直接撞在网上。
比分3:0,丁满连下三分。
奥恰洛夫直接叫了暂停。
回到场下,吴志平教练递过水就急忙分析:
“就跟他拼长的,他现在肯定要搏了,就打他正手,相信自己,就得这么打。”
丁满喝着水,自己也在思考,接下来该怎么把战术贯彻下去,
毕竟现在对面的局面已经算是大逆风,德国人再上场肯定是怎么凶狠怎么来了。
自己等会该怎么应对好对方的搏杀战术,这都是要有准备的。
………
很快两人再度上场,还是奥恰洛夫的发球轮次。
果然,奥恰洛夫一上来就偷了一个反手长球。
丁满当即快变正手位直线,奥恰洛夫早有准备的跨过来,势大力沉的一板正手拉到反手位直线。
众所周知乒乓球桌是长方形的桌子,而小学数学告诉我们,长方形的两条对角线一定是比边线更长,
因此,运动员在对拉相持时,正反手拉两条对角线,总是要比拉两条直线的上台率高很多,
不过相对应的,斜线更长,也就意味着留给对手反应的时间会更多,
所以,高水平运动员在比赛中,时常会舍弃稳定性,转而更多的去拉两条直线线路,以求让对手无法高质量的回球。
而现在的丁满跟奥恰洛夫两人正是如此,奥恰洛夫想逼迫丁满拉斜线对拼自己擅长的反手,
丁满同样也想逼迫奥恰洛夫用正手跟自己对拼。
关键时刻,两人都互不相让,丁满用自己不擅长的反手抢点拉直线,
给到奥恰洛夫正手,同时还根据奥恰洛夫的站位不断细微的调节,尽量把球往他的右手腋窝位置打,尽可能让奥恰洛夫不能舒服的发力拉球。
而奥恰洛夫别扭的用正手回球,即使难度极大,仍然不断调整站位,力求回给丁满反手。
两人互塞直线三四板,终于还是奥恰洛夫先放弃。
毕竟正手拉球需要的幅度更大,丁满还一直尽可能回给他最难发力的位置,
同样是变直线,奥恰洛夫的难度要比丁满大得多了。
奥恰洛夫决心就跟丁满狠狠地拼正手,他全力爆冲,右手都甩过头顶。
可丁满早已和马龙【弧圈机器】技术卡融为一体。
就是靠正手打遍天下无敌手的马龙,又岂会敌不过奥恰洛夫那别扭的正手。
跟对面狰狞的奥恰洛夫相比,丁满此时整个人显得轻松写意。
他让过身,右手极速向前发力,巧妙的快带直线,并不发死力,只是借力将球给到反手位大角度,好像只是打招呼一样轻轻一带,潇洒自如。
比分4:0,又是丁满发球。
白球被高高抛起,丁满一个重下旋发到球台中线近网处。
奥恰洛夫已经无计可施,索性放手一搏,上步加转拧拉,将球拧到丁满的中路追身位。
白球飞过来的速度极快,可丁满却不急躁,调整身形,同时将球拍反手竖起,轻轻一抹,借力将球抹到对面正手位大角度。
而奥恰洛夫正防着丁满反拉,万万没想到这一板反手抹。
节奏被打乱的奥恰洛夫只来得及跳到正手位,仓促挡一板便被丁满拉穿。
这一球结束,奥恰洛夫好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直接吃发球都吃了三四个,
最终11:5,结束战斗。
下场握手时,奥恰洛夫用力握了握丁满的手,好像要把他的手捏碎一样。
“你真的很强,但下次比赛我一定要赢你。”
壮硕的奥恰洛夫操着一口欧式普通话,看着丁满认真说道。
很多华国球员在退役后都会跑到外国当教练,这已经是华国球员退役后很普遍的选择了,所以丁满并不对奥恰洛夫会说普通话感到新奇。
“我也很期待跟你下次再战。”
两人同裁判握手之后就各自下场了。
后面两场比赛很快就结束了,林高远用速度轻易压制住了德国队的二单。
这种速度流的打法正是在林高远这批小球员打上来之后,才渐渐被教练组接纳的,
也是因为这批小球员的出色战绩和潜力,这种打法被刘国材认定为未来可能的主流打法,
同蔡振国副主席推行的反手体系、吴志平坚持的正手体系,并列为国乒内部的三大体系。
而丁满,正是其中正手体系的青年领军。
至于华国队的三单王楚青,则是典型的反手体系打法,在场上用强势的反手同样压着德国队的三单打。
世青赛三名年轻队员,三个打法体系,说不好教练组是有意还是无意这么安排的。
总之丁满只管打,反正竞技体育,赢家总是对的。
比赛结束后,丁满就匆匆离场,回到酒店休息。
这一届世青赛操办的很是有些混乱,单双打、团体赛一场接着一场,就算是场场2:0快速赢下比赛的丁满都有些疲惫。
而他下午正有一场单打还要参加。因此,他连赛后教练组开的小会都没有参加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