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看看你的企业有没有这些制度病
一个企业如果达到一定规模以后,如果制度不健全,没能通过制度来实施管理,那么不仅这个企业的老板和管理者会做的很累,而且他们的企业肯定无法维持长足、良好的发展。
事实上很多管理者都已经明白了这个道理,所以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他们就会大力抓制度建设。不过,很多企业又出现了这样一个问题:制度制定出来了,并且制定了很多,但效果并不理想,贯彻很难。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对于这个问题,如果我们想找出正确的答案,不如先看看下面这个事情,相信大家必然能从中得到些启示。
一家烟花厂总是小事故不断,厂长很是郁闷也很纳闷:安全生产制度制定了一大堆,可以说面面俱到,怎么就贯彻不好呢?最后他想出了个办法,在厂子里腾出了一间宿舍,让主管安全的副厂长每周起码住在厂里三天以上,名为值班。然后,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安全事故渐渐没有了。这又是为什么呢?原因在于,尽管此前也制定了全面的制度,但没有人下工夫去把这些制度贯彻执行下去。当厂长把安全副厂长按到厂子里以后,实际上他把这个副厂长的安全和企业的安全捆绑在了一起。那么这样一来,这个安全副厂长在工作上的精细程度就发生了变化。因为他明白,如果这个工作做不好,出现安全事故,很可能把自己的命赔上。所以他对安全问题的管理程度,甚至会远远超过已有制度所限定的范围。
这是一个人性的问题,而管理的主旨其实就是制约和发挥人性。从这个意义上讲,要保证一个制度贯彻彻底,执行有效,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把制定制度的人、主抓执行的人,和被制度制约的人,把这些人的切身利益和制度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这一点,制定制度的人会思考,怎么才能把制度建设抓好,保证企业利益的最大化;主抓执行的人会想,怎么能把这些制度有效执行下去,以免承担相应的责任;被制度约束的人会提醒自己,千万别去碰这个“火炉”,不然一定会被烫伤。那么做到了这个程度,实际上制度就相对容易贯彻了。
在现实管理中,我们的制度难以贯彻,实际上原因是方方面面的,概括起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者出台管理制度时不严谨
有些管理者只知道企业需要实施制度化管理,却没有经过系统、科学的学习和论证,仓促出台管理制度,导致一些制度不适用于企业,因而朝令夕改,令员工无所适从。最后导致,真的有了好的制度,也得不到有效的执行。小孩总说狼来了,等狼真的来了,就没有人去做好人了,这其实是一个道理。
2.制度设置的不科学
有些管理者在制定制度时,并不考虑本企业、本部门实际情况,而是依葫芦画瓢,照搬别人的东西,导致制度与实际情况脱节;有些管理者在制定制度以后,就觉得可以一劳永逸,并未随着形势发展变化及时修订完善,导致制度不适应现阶段管理要求;有些管理者在制定制度时,只着眼于本部门的工作实际和特点,而忽视与其他部门的协调,造成制度的不配套等。
3.有制度漏洞
有些管理者在制定制度时,制度与制度之间,本身没有进行规划、优化,相互之间甚至存在矛盾,彼此有冲突,因而造成这样一种情况:执行了这个制度,又违背了另外一个制度。这就导致了被管理者无所适从,索性哪个制度也不执行了,所以这些制度有和无也就一样了。
4.制度的宣传工作不到位
有些管理者只知道制定制度,却忽略了制度出台后的宣传、培训和教育工作,导致员工不熟悉、不了解,制度的普及率和知晓率因而非常低,以致制度的执行大打折扣。
5.被管理者不理解制度
制度制定以后,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缺乏足够的交流与沟通,导致被管理者不明白这个制度制定的意义。在这种情况下,被管理者就会认定,这是管理者想当然强加给他的没有必要的约束。所以,他们从内心里是不愿意执行的,能够钻空子的时候,肯定要钻空子。
6.被管理者不认同制度
有些管理者在制定制度时,不考虑被管理者的利益和实际情况,如此一来,被管理者会认为,这些制度就是用来针对、压榨、限制我的,那么你针对我,对不起,我也不配合你,所以他们会设法去挑战制度。这种情况下,制度的贯彻显然是非常困难的。
7.制度内容不具体
制度是一种限定,限定管理者和被管理者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违背了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受到相应的惩罚。但现实管理中,很多制度在这个界定上很模糊,违背了要承担什么责任,是扣奖金、扣工资、降级,还是下岗走人,很多管理者在制定制度时,并没有把这些说清楚。如果没有这个约定,那么这个制度有或无的区别就不是很大。
这就好比草坪上立着的那块牌子——“请勿践踏草坪”,但大多时候我们会看到,这草坪上会有一条被踩出来的路。“请勿践踏草坪”,这相当于一个制度,践踏草坪是不允许发生的事情,但这个制度没有约束,我践踏了草坪谁会追究?要追究什么责任?没有。在这何种情况下,这样的制度是不可能很好地贯彻的。
8.制度监督缺乏引导
有些制度能否得到有效实施,没有具体的监督保障,没有客观的评估标准,公开、反馈等机制也不健全,使得执行制度更多的依赖于企业和部门领导的自觉性。有的对制度的监督检查仅仅是走马观花,做表面文章,发现不了问题。
9.内部制度控制不健全
很多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全面,未能覆盖企业的所有部门和人员,没有渗透到企业各个业务领域和业务操作系统。以财务部门为例,有些企业会计工作秩序混乱,企业常规票据、印章分管制度,会计人员分工中的“内部牵制原则”均未建立,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极为严重,甚至一些小企业连正规的财务部门都没有,会计、出纳以及财务审核,都交给一个人处理。这就给了别有用心的人可乘之机,企业因此蒙受损失的事情屡见不鲜。
比如,北京某公司沈阳分公司的行政、财务工作,均由赵女士一人负责。2016年5月,公司采购了5台苹果笔记本电脑,但被其他员工实际领用4台,剩下一台在赵女士处保管。该电脑虽入财务账,但实物账中却没有赵女士入库和领用的记录。2016年年底,赵女士提请辞职,却对公司隐瞒了实际领用这台电脑的事实,由于实物账中也没有赵女士的领用记录,所以公司并未察觉。直到2017年3月份,公司对沈阳分公司固定资产进行盘点时,才发现该问题,而此时赵女士离职后已不知去向。
10.对内控制度执行不力
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各个业务部门或人员,在业务运作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一种动态机制,是具有控制功能的各种方式、措施及程序的总称。内部控制要以有效为前提。然而,一些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对于内部控制制度并不重视,有时仅仅为了图省事,因为怕麻烦,就弃制度于不顾,导致制度不能真正贯彻,甚至给企业造成损失。
温州某鞋厂制定了严格的《印章管理办法》,明文规定:员工不准私自带公章外出,若必须携带公章外出,必须经过厂长签字,办好相应手续方可,并且至少2人同行,做好用印记录。2015年某日,该厂业务员陈某以去客户处当场签合同为由,要求携带公章外出。恰巧厂长出差,印章保管人员为图省事,私自将印章交给陈某,并未办理任何领用手续。2016年7月初,陈某口头提出辞职申请,获得批准。2016年7月中旬,该厂意外地受到了劳动仲裁委员会的开庭传票,原来陈某以被公司辞退为由,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请仲裁,要求厂里向其个人赔偿经济补偿金5万余元,随仲裁传票寄来的还有一张盖有企业公章的辞退通知书,但企业无证据证明陈某曾经实际接触过公章,最终该厂败诉,经仲裁,赔偿陈某经济补偿金共计3万余元。
事实上,在我国,很多管理者,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管理者,并不重视制度建设的严谨性。一个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做到国际化公司、跨国公司,就不能不去研究、学习别人在制度化管理方面的经验和方法。我们的视野必须国际化,否则怎么能与人竞争并战胜人家?从制度设计与安排的角度看,现代制度化管理必须要走市场化、规范化和国际化的道路,即增强市场的适应性,减少操作的随意性。
企业制度建设是企业的基础建设工作,所有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承诺都要通过管理制度来体现,没有完善的制度,管理混乱就是必然的了,员工也就得不到有效的激励。企业要想做好管理工作,就必须重视制度建设工作,要有制度至上的观念,减少领导意志和空口承诺,杜绝人情管理,增强制度建设,狠抓落实,唯有如此,才能保障企业健康而有力的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