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中华先贤人物故事汇)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书院时光

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1014)正月的一天,清晨五点左右,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南城门打开,跑出两队士卒,在巡检指挥下,他们沿着通往亳州(今安徽亳州)的官道上,整齐地站成两排。接着,京东路转运使、应天府知府、通判,率领着七县知县等数十名官员,悉数身着公服,从城内鱼贯而出。

时值早春,寒风犹紧,地上残霜尚在。应天府大小官员一大早出城,在官道旁恭敬迎候,究竟为了什么事情呢?

过后不久,应天府城内百姓也陆续向城南官道聚集。此前沿官道列队的士卒,试图制止人群进入官道。随着天光渐亮,百姓越聚越多,人群沿着官道从城外一直延伸到城里。大家伸长脖子,聚精会神地注视着南边,似乎在等待着什么人的到来。

从早晨等到中午,又等到下午四点,不少人又累又饿,却不肯离开,生怕被别人抢走了位置。好在太阳不晒,天气还算舒适。

终于,官道尽头扬起一阵烟尘。百姓们一阵骚动,应天府的士卒赶忙维持秩序,甚至有人扬起了皮鞭。

伴随着马蹄声,两名全副武装的骑兵各举一面旗帜,出现在官道上。众人定睛细看,旗上绘的是神兽白泽,这是皇帝仪仗御用旗帜。在他们身后是手持星象旗的两队骑兵,然后是指南车、计里车、白鹭车、鸾旗车、崇德车、皮轩车,乐队、步行旗手、白色御马、弓箭手、日旗、月旗、青龙旗、白虎旗。接着走过来两面门旗,引导着六队骑兵,然后是两队手持各种伞盖旗帜的步行侍从。紧跟在各种彩旗后面的是一张香案,摆放着玉玺“天命之宝”。

这时,从队伍中跑出十余名天武禁军,他们策马来到应天府官员面前,高声呼喊:“免拜!唱喏直身立,奏圣躬万福!”说完又继续向前,向周围士卒和百姓呼喊:“小心!车驾来了!”

果然,在彩旗后面,出现一辆装饰精美的马车,左车身绘有青龙,插着十二旒青旗,右车身绘有白虎,插着矛和戟,车周身布满金玉装饰的龙凤,拉车的是四匹黑马,戴着金色马具,随行的是六十四名侍从,这就是皇帝专用的玉辂。

原来是当朝皇帝宋真宗赵恒乘坐车驾,来到了应天府。

在元、明、清各代,百姓见官要下跪。宋代则不同,即便是皇帝出行,也只是规定围观百姓不许登高,不许衣衫不整。应天府百姓当然想看皇帝,可惜玉辂车左右人影幢幢,遮挡了宋真宗的御容。百姓有的振臂欢呼,有的嬉笑奔走,有的紧张伫立,有的俯身下拜。

玉辂车开过之后,后面紧跟着大队步骑兵和各种车驾。只见一列列禁军、侍从衣甲鲜明,旗帜飘扬。三千多人的皇家仪仗队,用了将近半个时辰才全部进入应天府城。

应天府濒临汴水,水运交通便利,因而商旅辐辏,人口密集,每到夜晚,千家万户,灯火辉煌。在五十四年前,公元960年,后周禁军殿前都点检、归德节度使赵匡胤登基称帝,他就是宋太祖,因为归德军节镇在宋州,因此定国号为宋,宋州也就此成为赵宋一朝帝业肇基之地。宋朝第三任皇帝宋真宗升宋州为应天府,应天府也就成为宋朝政治、经济和军事重镇。现在,宋真宗亲到应天府,祭祀祖宗,自然引起应天府全城轰动。此时城中到处人头攒动,大家都走上街头驻足围观。欢呼声、喧闹声此起彼伏,热闹程度更胜过当时最重要的三大节:元旦、寒食、冬至。

御驾进城的消息,也传到了城中的著名学府:应天府书院。今天一早,书院的教授、讲书就随着官员们出城迎驾去了。平日里黄卷青灯、苦心孤诣地读书习文的生员们,得知御驾进城的消息,早已按捺不住好奇,争相跑出书院。

黄灏奇怪地问道:“朱说,今天全城老少都去瞻仰圣容,你怎么不去啊?”

偌大的讲堂顿时空空荡荡,只有一张靠窗的座位上,依然坐着一个生员,神态专注地低头看书。他生得宽额广颐,浓眉大眼,体格结实,一看就是性格坚毅、敢作敢为的人。

这时,有个叫黄灏的生员返回讲堂取东西,看到这个人还在读书,十分奇怪地问道:“朱说,今日御驾进城,全城男女老少都去瞻仰圣容,你怎么不去啊?”

朱说闻言抬头说道:“以后在朝堂上,自会见到,何苦现在去凑热闹!”说完继续低头读书。

“朝堂上?”黄灏听出了朱说的意思:他要考取进士,出仕做官,跻身朝臣之列。不经意间的一句话,却透露出朱说的志向和抱负。

这虽然是天下所有读书人的理想,然而现实却荆棘满路。宋代科举分为解试、省试、殿试三级。当时有种说法,说读书人参加十次解试、省试,才有机会参加一次殿试。

黄灏嘴上不说,心中却想道:“考取进士,金殿面君,谈何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