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医养结合概述
(一)医养结合的含义
医养结合是指通过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相结合,为老年人提供全面、综合、连续医养结合服务的新型老年服务模式。医养结合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广义的医养结合是概念,所有与养老服务相关的医疗服务都是医养结合,包括养办医、医办养、医养签约、居家老年人医疗服务等。狭义的医养结合是专业,是为失能、失智老年人提供整合医疗、医养照护、人文关怀等医养结合服务,包括医疗机构开设老年医学科、医养照护病房、医养结合床位和老年家庭病房等。
(二)我国医养结合服务相关政策及发展情况
2013年9月6日,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积极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推动医养融合发展”“要促进医疗卫生资源进入养老机构、社区和居民家庭”“要探索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新模式”等。这是最早提出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即医养结合的国家文件。文件要求各地要促进医疗卫生资源进入养老机构、社区和居民家庭。卫生管理部门要支持有条件的养老机构设置医疗机构。医疗机构要积极支持和发展养老服务,有条件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应当开设老年病科,增加老年病床数量,做好老年慢病防治和康复护理。要探索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新模式,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当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建立社区医院与老年人家庭医疗契约服务关系,开展上门诊视、健康查体、保健咨询等服务,加快推进面向养老机构的远程医疗服务试点。医疗机构应当为老年人就医提供优先、优惠服务。
2015年11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计生委等部门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指导意见的通知》指出:“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老龄化速度较快。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口大幅增加,老年人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和生活照料需求叠加的趋势越来越显著,健康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强劲,目前有限的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源以及彼此相对独立的服务体系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要,迫切需要为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与养老相结合的服务。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长久之计,是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健康养老服务需求,有利于扩大内需、拉动消费、增加就业,有利于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2016年6月,国家卫生计生委、民政部《关于确定第一批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的通知》,确定北京市东城区等50个市(区)作为第一批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同年9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确定第二批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的通知》,确定北京市朝阳区、天津市南开区等40个市(区)作为第二批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前后两批共确定90个试点市,范围覆盖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试点目的是探索各项指导性政策如何实施落地。经过几年的试点摸索,各试点城市在实践层面的探索取得良好成效,促使国家对医养结合发展进一步做出战略性规划和安排。
201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明确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之后,国家密集出台了一批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政策文件,包括《关于做好医养结合机构审批登记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老年护理服务工作的通知》《关于印发医养结合机构服务指南(试行)的通知》《关于开展老年护理需求评估和规范服务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医疗护理员培训和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关于印发老年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老年护理实践指南(试行)》,以及《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战略规划》等。
2021年4月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在北京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全国医养结合工作进展有关情况。一是积极融入国家战略,改革完善政策措施。医养结合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等重要规划,并且写入了《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也提出要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若干意见》,从强化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衔接、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大政府支持力度、优化保障政策、加强队伍建设等多方面提出多项措施。优化营商环境,新建的医养结合机构实行“一个窗口”办理,具备法人资格的医疗机构可通过变更登记事项或经营范围开展养老服务。医养结合也列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社区医院床位设置以老年、康复、护理、安宁疗护床位为主,建立医师执业区域注册制度,鼓励医师在医养结合机构执业。二是建立健全服务体系,加快建设人才队伍。形成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签约合作、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养老服务、养老机构依法开展医疗卫生服务、医疗卫生服务延伸到社区和家庭这四种相对成熟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截至2020年底,全国共有两证齐全的医养结合机构5857家,比2017年底增加了59.4%,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机构建立签约合作关系的有7.2万对,是2017年底的6.1倍。两证齐全的医养结合机构床位数达到158.5万张,超过90%的养老机构都能够以不同形式为入住的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加强学科建设和骨干人才培养,设置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建立6个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引导各类院校设置老年医学、康复、护理、健康管理、老年服务与管理等相关专业,扩大招生规模。近日,教育部又印发了《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在高等职业教育本科专业新增“医养照护与管理”专业。我们启动了全国医养结合人才能力提升培训项目,去年在线培训了近1万人。加强临床、护理、康复、全科等人才培养,各级卫生健康部门共培训医养结合管理和服务人员达到70万人次。三是不断完善标准规范,持续提升服务质量。我们出台了医养结合机构服务指南、医养结合机构管理指南、医养签约合作服务指南。制定了养老机构内设医务室、护理站和康复、护理、安宁疗护机构的基本标准。制定了“老年护理实践指南(试行)”和“居家医疗服务参考项目(试行)”,为老年人享受全流程、专业化的医养结合服务提供了标准、规范和保障。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健康教育等服务,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互联网+护理服务”,将老年人作为重点人群优先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展慢性病长期处方服务,最多可开具12周的长期处方。建立了全国医养结合管理信息平台,开展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围绕规范开展医疗卫生服务、强化疫情防控和传染病防控等方面,全面开展检查,切实提升医养结合的服务质量。四是发挥试点示范作用,协调推动产业发展。医养结合示范项目已经列入全国创建示范活动项目,支持山东省、四川省创建医养结合示范省。组织开展老年健康医养结合远程协同服务试点工作,老年人在医养结合机构就可以获得远程医疗等各方面的服务。联合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实施普惠养老城企联动专项行动,支持专业化、医养结合能力突出的服务机构建设。推进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和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推广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和服务目录,目前已经评选出智慧健康养老示范企业167家、示范街道乡镇297个、示范基地69个以及森林康养基地96个。
经过积极推动和不懈努力,我国医养结合的政策体系、服务体系、标准体系、人才体系、信息体系基本建立,医养结合服务能力持续提高。医养结合将相对独立的医疗卫生资源和养老服务资源进行了有效整合,实现了资源共享、服务衔接,为广大老年人提供了专业规范、方便可及、综合连续的健康养老服务,提升了老年人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2021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强调,要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快建立健全相关政策体系和制度框架。要稳妥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积极推进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框架,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和健康支撑体系,发展老龄产业,推动各领域各行业适老化转型升级,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老传统美德,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
2021年6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老龄办印发《关于学习贯彻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重大政策举措的通知》。医养结合纳入“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和健康支撑体系”,进入专业化、标准化、职业化发展的新阶段。
(三)我国目前医养结合模式
1.医养融合模式 医养融合模式也叫“医养结合床位模式”。由一个团队提供医养结合服务,服务对象主要是老年患者及失能、失智老年人。这类老年人的需求是刚性需求,需要提供急性期治疗、康复期长期照护、生命末期安宁疗护。服务场景是在医养结合机构的医疗床位开展医养结合服务。概括来说,以医终老、一(医)床到底、综合连续、全程服务。医养结合服务由一个团队提供,一人一床一团队,服务整合零距离。此模式的特点是医养融合、不可分割。
2.医养结合模式 医养结合模式也叫“院中院模式”或“嵌入式”。由两个团队共同提供医养结合服务,服务对象主要是老年患者及失能老年人,也为少量半失能老年人服务。这类老年人的需求是刚性需求,需要提供急性期治疗、康复期长期照护、生命末期安宁疗护。服务场景是在同一个区域内的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里,或者说是在一个院内。概括来说,以医为主、医养近距、综合连续、全程服务。医疗服务和养老服务由两个团队分别提供,一人二床二团队,“院中院”近距离。此模式的特点是医养结合、界限清晰、分别服务。
3.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签约合作模式 两个团队分别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和养老服务,服务对象基本上是活力老年人。这类老年人的需求是弹性需求,主要是健康管理、预防保健、慢病管理、分级诊疗。服务场景是医疗机构与居家、社区、养老机构签约,利用家庭医生签约、院际签约、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等方式提供医疗卫生服务。概括来说,以医助养、以养为主、养医异地、存在距离。此模式的特点是职责明晰、分别服务。
4.医疗卫生服务延伸到社区和家庭模式 医疗卫生机构,为社区居家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该模式更适用于生理自理能力较好、躯体疾病较轻、能够居家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