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医之孔伯华医集全编(第2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自传

伯华名繁棣,岁次丁酉生于山东济南。三岁随先祖官直隶新河,一年转新城及衡水、丰润、栾城、邯郸等县。先祖官县尹,兼善岐黄,家人有病,恒自医之。先母体弱多病,先祖立方,外县药物不备,尝随制药品为汤剂,得时习,心窃好之。

庚子岁,先祖以病终于保定,余年十六,随父奉祖母居于易州之南白杨村徐氏之宅。先严家居课子读书,余于立身处世颇增智识,每日得暇兼习医书,以心所好也。

年十七,移居易县城里,得从医者研讨《内经》及古人方书,虽无专师,颇有心得,遇家人急病,恒治之有效。

余叔妹八岁患跌仆后,成阴疽于右腕,渐及腋足,八年未得治,辗转床褥。又八年,先婶忧之,医者言不可治,余谏言于先婶曰:“妹病垂危,以余辨之治法未当,不按阴疽治,不能愈也,今已垂危,不治必不能延寿,曷认余治,尚可希望于万一。”婶从余言,一年而愈,惜着手太迟,致手足指关节不能全,而针茧膏调皆能任之,年近六十始殁。

从妹患肺痨,失治颇危。余曰:病已至脾,尚少能饮食,骨蒸喘咳,大肉已脱而未至飧泄,尚可为。药之数月始瘳。

余家人众多,又无恒产,病者恒自医,以是渐知于亲友,邀余者日增。二十岁以后明医术,遍游数省,渐闻于社会。年三十一岁就京师邀,委外城官医院。同事杨浩如、陈伯雅、张菊人、赵云卿诸君皆一时名医,颇得其言论,更日诊者数十人,八年之久,办防疫数次。因业务太忙,遂辞医院而自售以资事,蓄习学业逐进。

汪精卫欲废中医,焦易堂诸人反抗,南京、上海药界罢市,北京皆以响应,立医药协会以萧龙友及余为会长,已消汪之命令,继改中医学校。南京国医馆成立,焦任馆长,来北京视察后,改为北京国医学院。第财力不足,所费皆由萧龙友并余自任,彼时政权不闻问,遂又办董事会以济之。伯华既奔走业务,又办教育,所收诊费除养家外,皆尽力于是。萧君以年老为辞,伯华自任,更属艰难,前后招生十余班,自愧财力不足,教任未善。及日本侵领北京,欲收医学院为“国立”,余以兢营十五年之学业,不欲委之外人,遂自行停办,以待时机;将近十年,以业务自食,吾将安仰!幸逢解放,中医不亡,毛主席领导英明,中医复生倡遂,使祖国数千年之宝贵遗产发挥保存,夙愿始偿。

余于今年始略写治疗经验,每想整顿齐理,然又因业务繁忙,实难有暇,待长期慢录后再贡献出来。前于卫生部召集中医座谈会中,余已将中医学术之意见递上,愿努力发挥我国数千年之文化遗产,以期理法臻于至善,达于全球,使病者有所依,必先从教育人才始。

孔伯华

谨识于195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