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常用药材炮制研究与临床应用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章 炮制对药物和方剂的影响

第一节 炮制对中药药性的影响

中药药性是指中药本身所具有的性质和作用,是中药独特理论体系的重要标志,是我国历代医家在长期医疗实践中,以阴阳、脏腑、经络等学说为基础,根据中药的各种性质及所表现出来的治疗作用,对中药性质与功能的高度概括。中药具有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和有毒无毒等基本药性。中药经炮制后,其性能会发生改变。

一、炮制对四气五味的影响

中药四气五味的概括起源于《神农本草经》,书中记载:“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四气”又称四性,即药物寒、热、温、凉四种药性,为中药作用于人体后产生的反应和效果的不同概括,即通过调节机体寒热变化起到纠正阴阳盛衰的作用。“五味”,指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味道,除此还有淡味或涩味。五味是中药本身具有的性能,也是药物滋味与功效相结合的一种归纳。为了能够满足临床用药需求,需要通过一定的炮制方法,制其太过,扶其不足。炮制对四气五味的影响大致有三种情况。

(一)通过炮制纠正药物原有性味

性味过盛的药物在临床上不利于治疗疾病,如太寒伤阳,太热伤阴,太辛耗气,太甘生湿,太酸损齿,过苦伤胃,过咸生痰。针对药性的偏胜,可通过炮制缓和其性味,以制其太过。用“以热制寒”及“以寒制热”来缓和药性的制法又称为“反制”,即用药性相反的辅料及药物进行炮制。如黄连性味苦寒,有伤中之弊,经性味辛热的辅料吴茱萸汁炮制,能降其大寒之性,即“以热制寒”。有研究表明,经炮制后,黄连中的生物碱种类无显著变化,但却增加了吴茱萸汁含有的酚酸类、苦味素类和生物碱类成分,上述成分的变化可能是萸黄连寒性缓和的物质基础。用咸寒的盐水来炮制辛热而燥的补骨脂,可以缓和补骨脂的辛燥之性,即“以寒制热”,大多数研究认为补骨脂炮制后可使香豆素类成分和黄酮类成分含量升高,使单萜酚类成分含量降低,但“雷公法”较其余炮制方法显著,这为研究补骨脂通过炮制增强疗效和缓和燥性的原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通过炮制增强药物原有性味

用“寒者益寒”及“热者益热”来增强药性的制法又称为“从制”,即用药性相近的辅料及药物进行炮制。有些药物药性比较缓和,需要通过炮制来增强药性,从而增强药物作用。如当归性味辛温,用辛热的酒炮制能增强活血通经的作用,但用于临床活血通络效果有时不太理想。研究表明,人体内氧自由基的增多是引起血瘀的重要因素之一,酒当归比生当归对氧自由基的清除效果更好。

有些药物药性已经很强,但临床用于某些重症、实症时,仍嫌其药力不够,需通过炮制增强其性味,进一步增强药力。如黄连尽管寒性凛冽,当临床上遇有大热之症,仍有嫌其寒性不足之时,需用苦寒的胆汁来炮制,更增强黄连苦寒之性,增加其清热泻火之力,此谓“寒者益寒”。研究表明,胆汁制黄连对大肠埃希菌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其他制品,说明用胆汁制黄连可以增强其苦寒之性。

(三)通过炮制改变药物原有性味

有些药物经过炮制能够使原有性味发生明显的改变,产生新的功用,扩大了药物的用途。改变药物寒凉或温热之性的制法属于“反制”。如天南星辛温,善于燥湿化痰、祛风止痉。经胆汁炮制后胆南星性味转为苦凉,具有清热化痰、息风定惊的功效。有研究认为,这是由于胆汁中的成分浸入天南星内,从根本上影响了天南星的理化性质,使得胆南星的药性由温转寒。生地黄性味甘寒,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作用,炮制成熟地黄后则转为甘温之品,具有滋阴补血的功效。有报道推测,地黄炮制过程中梓醇含量的降低是炮制前后药性改变的重要机制。

二、炮制对升降浮沉的影响

中药作用于机体的趋向用升、降、浮、沉表示,是中药的重要理论之一。升即上升提举;降,即下达降逆;浮,即向外发散;沉,即向内收敛。通常情况下,性味为寒凉、味酸苦咸的中药其作用为沉降,属阴;而性味为温热、辛甘的中药,其作用为升浮,属阳。中药的作用趋向也与四气五味、气味厚薄有关。李时珍曰: “酸咸无升,辛甘无降,寒无浮,热无沉。”而《本草纲目》记载:“升者引之以咸寒,则沉而直达下焦;沉者引之以酒,则浮而上至颠顶。”《本草备要》中描述: “气厚味薄者,浮而升。味厚气薄者,沉而降。气味俱厚者,能浮能沉。气味俱薄者,可升可降。”

中药炮制后升降浮沉就会发生变化,“酒炒则升,姜炒则散,醋炒收敛,盐炒下行”。徐海波提出,中药升降浮沉具有固有性、特殊性、双向性、不显性和可变性,并指出炮制与配伍是改变升降浮沉的重要因素。如莱菔子生品以升为主,用于涌吐风痰,炒后则以降为主,长于降气化痰、消食除胀。又如柴胡,生品能升举阳气,醋制后则能疏肝解郁止痛,鳖血柴胡更能抑制升浮而收敛,盐水炒则下行。如原本作用于下焦的沉降之品大黄、黄柏之类,经酒制后作用向上,兼能清上焦之热。砂仁为行气开胃,化湿行脾之品,作用于中焦,经盐炙后可以下行温肾,治小便频数。药物的升降浮沉并非固定不变,可以通过炮制改变作用趋向,正如李时珍所说“升降在物,亦在人也”。

三、炮制对归经的影响

归经是指药物对机体某部位的选择性,即某药对某些脏腑或经络起作用或作用明显,而对其他脏腑或经络无作用或作用不明显。很多中药同时归几经,可以治疗几个脏腑或经络的疾病。药物经炮制后,对其中某一脏腑或经络的作用增强,而对其他脏腑或经络的作用相应的减弱,使其功效更加专一。中药炮制很多都是以归经理论作指导的,特别是某些辅料对药物归经有明显的影响,如醋炙入肝经、蜜炙入脾经、盐炙入肾经等。例如,益智仁入脾、肾经,具有温脾止泻、摄涎唾、固精缩尿的功效,盐炙后则主入肾经,专用于固精缩尿;知母入肺、胃、肾经,具有清肺、凉胃、泻肾火的作用,盐炙后主要作用于肾经,可增强滋阴降火的功效;青皮入肝、胆、胃经,用醋炒后可增强对肝经的作用;生地黄可入心经,以清热凉血为长,制成熟地黄后则主入肾经,以养血滋阴、填精益髓见长。

四、炮制对毒性的影响

历代本草书籍中,常在每味药物的性味之下标明其“有毒” “无毒”。“有毒”和“无毒”也即是药物性能的重要标志之一。目前,对于毒性有两种定义:广义的毒性是指药物的偏性,即药物的寒、热、温、凉四性,而中医认为,人体的疾病最终可以归结为“阴阳失调”,而中药就是利用其偏性,即利用“毒”来纠正脏腑的偏胜偏衰;狭义的毒性是指药物的毒副作用,即患者服用药物后产生的不良反应,包括急性毒性反应、亚急性毒性反应、长期毒性反应及特殊毒性反应等。

毒性成分是中药产生毒副作用的物质基础。药物通过炮制,可以达到降毒或去毒的目的。中药毒性成分可以分为两种:一是毒性成分就是有效成分,治疗作用就是通过毒性成分产生的。如乌头、巴豆、马钱子、斑蝥等,通过炮制处理以制其毒。去毒常用的炮制方法有净制、水泡(漂)、水飞、加热、加辅料处理、去油制霜等。如蕲蛇去头,朱砂、雄黄水飞,川乌、草乌煮制,甘遂、芫花醋制等,均可去毒。二是毒性成分不是有效成分,治疗作用与毒性成分无关,一般将毒性成分去除,即可除去毒副作用。如巴豆制霜后减毒是由于去掉了大毒的巴豆油和毒蛋白;半夏与白矾、生姜共煮,都为降低毒性;炮制有毒药物时一定要注意去毒与存效并重,不可偏废,并且应根据药物的性质和毒性表现,选用恰当的炮制方法。

五、炮制对补泻的影响

疾病有虚实之分,药物有补泻之异,“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这是中医治病的基本原则。某些中药生品寒凉清泻,经炮制后其泻下作用缓和,药性偏于甘温,作用偏于补益。其中“泻”包括两种情况,即清泻和降泻。清泻是指能够降低机体功能的作用,降泻是指直接的泻下作用。

1.生清熟补 以生地黄为例,生地黄甘寒,为清热凉血之品,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功效;熟地黄甘温,具有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的功效,其性由寒转温,功效由清变补。

2.生泻熟补 以何首乌为例,何首乌生品具有解毒、消痈、润肠通便的功效,经蒸制成为制首乌,味转甘厚而性温,具有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