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寒热错杂证
【临床表现】
本证临床特点是寒热并存,寒证热证同时混杂存在。临床最常见的大致有以下几种表现:
一个或多个关节肿胀疼痛,活动欠利,自觉局部灼热,全身却感,肢冷畏风寒,脉象紧数,舌苔黄白相间;肢体关节肿痛、变形,麻木不仁、伸屈不利,局部畏寒,得温则减,伴见口干苦、烦躁、便秘,或见午后潮热、夜卧盗汗,舌质红,苔薄白或淡黄;关节红肿热痛,或伴见结节红斑,但四肢末梢遇冷变白,局部畏寒、喜暖,或自觉发热触之不热,苔黄或白,脉弦或紧或数;关节作痛、沉重,局部喜暖,但触之发热,或伴有身热不扬,口干不欲饮,或喜热饮,舌红苔淡黄或黄白相兼。
【诊断要点】
主症:关节肿痛,局部灼热,肢冷畏风寒;关节红肿热痛,局部畏寒,得暖则舒;关节冷痛,筋脉拘急,口干苦,烦躁;肌肉关节冷痛拘急,麻木不仁,潮热盗汗。
次症:皮肤红斑,四肢末梢遇冷变白;关节疼痛,自觉局部发热,触之不热;关节作痛,自觉局部怕冷,但触之发热;发热,口干,喜热饮或不欲饮。
舌象:舌淡苔薄黄或舌红苔白,或舌苔黄白相兼。
凡具备上述主症1项,或次症2项及舌象者,即可诊断。
【病机分析】
寒热错杂痹的发生取决于人体的阴阳偏盛与病邪之属性,同时也可由其他痹证演变而来。素体阴气偏盛,故平日即有面色白、畏寒、肢冷、喜暖等里寒之象,当肌肤、经脉外感湿热之邪时,外邪痹阻经脉,留滞肌肉关节,又出现局部关节红肿热痛等热痹症状,形成寒热错杂证;素体阳气偏盛,内有蕴热,素有面赤口苦、烦躁、便秘等实热之象,当外受寒湿之邪,外邪凝滞经络,痹阻关节,又有肌肉关节疼痛、麻木不仁、屈伸不利、得温则减的寒湿痹症状,形成寒热错杂证;素体阴虚阳亢,平日已有午后潮热、心烦、盗汗等阴虚内热之象,当受风寒湿邪侵袭,可见关节肌肉冷痛、拘急、伸屈不利,局部畏寒喜暖等痛痹表现,形成寒热错杂证。
亦可由外感风寒湿邪之行痹、痛痹、着痹失治或治疗不当,日久不愈,蕴于肌肤筋骨,郁而化热伤阴,又现热痹症状,但风寒湿邪仍留而未尽,形成寒热错杂证;痛痹、着痹过用辛温燥热药物,耗伤阴津,又有化热之象,形成寒热错杂证;或热痹初期未能治愈,渐伤阳气,兼见寒象等,亦可出现寒热错杂之证。
【本证辨析】
寒热错杂证可于多种风湿病中出现,较多见于骨痹、历节风及皮痹等。
本证出现在上述三种风湿病中,均可见肌肉关节冷痛,皮肤红斑,或肌肉关节热痛等寒热错杂证候,但因其病位、病机有异,主症有别,需予鉴别。骨痹多见于风湿病之晚期,痹邪已深入至骨,表现为肝肾不足之虚损,以关节僵硬、变形、强直,肌肉消瘦,肢体活动受限,不能伸屈为主症,甚或“尻以代踵,脊以代头”;历节风,又称白虎历节,痹邪与气血相搏,遍历周身关节,以关节疼痛剧烈,痛如虎啮,且痛无定处,周身游走为特点;皮痹者,邪痹皮腠,以四肢皮肤肿胀、硬化,甚至局部肌肉萎缩变薄,肤色发暗,肌肤不仁为其主要特点。
【治疗方法】
温经散寒,清热除湿,通络止痛。
【代表方剂】
1.桂枝芍药知母汤(《金匮要略》)
方中桂枝、麻黄发散风寒,白术健脾除湿,附子助麻黄温经散寒止痛,防风佐桂枝祛风通络,知母除热于中,芍药、生姜、甘草调中和营卫。全方温经散寒,清热通络,用于寒重热轻之寒热错杂风湿病。
2.白虎加桂枝汤(《金匮要略》)
本方系白虎汤加桂枝而成。方中石膏清热解肌,知母滋阴清热而生津,桂枝温经通络而止痛,甘草、粳米益胃和中,共成清热泻火、温通经脉之剂,多用于热重于寒之寒热错杂痹,也可加用防己、地龙、僵蚕、桑枝等清热通络止痛之药。
3.大秦艽汤(《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秦艽苦辛平,为通痹之良药,攻一身之风,因其性平,故外邪阻滞经络,不论寒热,均可用其祛风通络,舒筋止痛;羌活、独活、防风、细辛、白芷祛风散寒通络;黄芩、石膏、生地黄清热凉血;当归、熟地黄、白芍、川芎养血柔筋,并制风药之燥;白术、茯苓、甘草健脾除湿和中。本方寒热并用,祛风散寒,清热通络,佐以养血柔筋。适用于风湿病寒热错杂证表现为寒热并重时。
4.防风汤(《儒门事亲》)
方中防风、麻黄散在表之风寒,独活、秦艽辛温通络祛风湿,生石膏、黄芩解肌清热,当归、白术调补气血以通痹。该方功用祛风散寒,清热除湿,通络止痛,适于关节肿痛、疼痛游走不定、恶寒发热等寒热错杂之痹。
风湿病寒热错杂证,如表现为寒重热轻,可于其温经散寒、清热通络之方药中,重用或加用温热药以祛风散寒止痛,如麻黄、细辛、附子、肉桂、草乌、川乌、羌活、独活、威灵仙等;若症见热重于寒,邪气以湿热为主,则可重用或加用苦寒药以清热燥湿止痛,如防己、黄芩、苦参、秦艽、滑石、薏苡仁、桑枝、忍冬藤、豨莶草等。如患者阴虚发热,则可重用生地黄、青蒿、龟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