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热毒痹阻证
【临床表现】
关节疼痛,灼热红肿,痛不可触,触之发热,得冷则舒,关节屈伸不利,或肌肤出现紫红色斑疹及皮下结节,或伴有高热烦渴,心悸,面赤咽痛,溲赤便秘,甚则神昏谵语,舌红或绛,苔黄,脉滑数或弦数。
【诊断要点】
主症:关节红肿,疼痛剧烈,触之发热,得冷则舒,高热烦渴。
次症:关节屈伸不利,或肌肤出现紫红色斑疹及皮下结节,心悸,面赤咽痛,溲赤便秘,甚则神昏谵语。
舌脉:舌红或红绛,苔黄,脉滑数或弦数。
具备上述主症和舌、脉表现,结合次症1项者,即可诊断。
【病机分析】
本证主要由素体阳盛,感受风寒湿邪,留滞经络,郁久化热;或平日恣食膏粱厚味,而致热蕴于内,热为阳邪,热盛化火,火热炽盛,聚而成毒,热毒交炽,致关节、经络、肌肤痹阻不通,气血运行不畅而出现关节红肿热痛,疼痛剧烈;热灼经脉,故关节屈伸不利;热毒入营血故见高热烦渴,肌肤出现紫红色斑疹及皮下结节;热扰心神,故见心悸,甚则神昏谵语;面赤咽痛,溲赤便秘,舌红苔黄,脉滑数或弦数,皆为热毒炽盛之象。
【本证辨析】
本证可见于中医的热痹、心痹、脉痹等病,以及西医的红斑狼疮、痛风、多发性肌炎等疾病多见于上述病中的急性期或发作期,均可见关节红肿热痛、高热烦渴、舌红苔黄等热毒主症,然病种的不同,又各有其特征性表现。热痹可见紫红色的斑疹或皮下结节;脉痹必有四肢或躯干部的脉络灼热疼痛或有条索状物,按之则痛;心痹则可有心悸,甚则神昏谵语等心经症状,应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更为确切。
【治疗方法】
清热解毒,凉血通络。
【代表方剂】
1.犀角地黄汤(《备急千金要方》)
本方清热解毒,凉血化瘀。方用水牛角为主药代替原方犀角,重在清热解毒凉血,配以生地黄养阴清热,壮水制火,佐以牡丹皮、赤芍旨在加强清热凉血化瘀。诸药合用,实为治疗热毒入营血之主方。若有毒盛发斑,加玄参、金银花、大青叶等则疗效更佳。
2.清瘟败毒饮(《疫疹一得》)
此方系由白虎汤、黄连解毒汤、清热地黄汤三方加减而成,具清热解毒、凉血滋阴之功效。此方重用石膏以退热,佐水牛角、黄连、黄芩泻上焦之火,牡丹皮、栀子、赤芍泻肝经之火,生地黄、知母、玄参滋阴抑火。诸药配用,奏清热解毒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