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中医风湿免疫病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外感六淫之邪

六淫外邪是风湿病的外因。《黄帝内经》提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论,并认为虽然是三气杂至,但因受邪次序有先后,感邪程度有偏重和偏轻,发病后的症状则不尽相同,即所谓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风寒湿邪,闭阻经络、关节,使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故引起肢节疼痛。风邪善行数变,故行痹表现为关节游走疼痛。寒为阴邪,其性凝滞,主收引,寒气胜者,气血凝滞不通,发为痛痹,表现为关节冷痛。湿为阴邪,重浊黏滞,阻碍气血运行,故著痹表现为肢体重着,痛处不移。由风寒湿邪引起的风湿病,除见于行痹、痛痹、著痹外,多见于漏肩风、肿股风、肌痹、骨痹、历节风等病中。

1.风邪论

风邪可致痹病。风邪又分为外风、内风。外风致痹早在《素问·痹论》中就提到过,“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黄帝内经》认为,风为百病之长,为六淫之首,风邪是外感病因的先导,寒、湿、燥、热等邪,往往都依附于风而侵袭人体,故风邪在痹病的病程中也有自己的特点。风邪最易与他邪合病,故又可见风寒之痹,风湿之痹,风热之痹。其临床表现有所区别,治当以祛风法为主,兼以温经、除湿、清热等。内风亦可致痹,《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认为。“阳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表明体内阳气亢盛则为内风。而阳气亢盛亦有区分,有肝阳亢而风动,有热极而生风,有阴虚所致虚阳亢逆而动风,亦有血虚不荣而动风,根据其致病的病因病机不尽相同,临床表现及治法亦各有所异。

2.寒邪论

寒邪可致痹病。寒邪又分为外寒、内寒。外寒致痹早在《素问·痹论》中就提过,“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寒气胜者为痛痹”,因此痛为寒邪致痹的典型特征。《素问·痹论》曰:“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亦有提及,称其为历节风,或白虎历节,因其“所历之节,悉皆疼痛,或昼静夜发,痛彻骨髓”而为名,以其痛甚如虎咬,故曰白虎历节。但亦有不以痛为主要表现者,例如骨痹可以肢体酸胀重着为主要表现,肌痹可以肌肉麻木不仁为主要表现等。寒邪常合风湿二邪发病,其治疗原则,当以散寒为主,参以疏风燥湿补血,需用大辛大温之剂释其寒凝之害。

内寒亦可致痹。《黄帝内经》认为,“阳虚则外寒……阴盛则内寒”“阳者卫外而为固也”,表明体内阳气不足,阴寒内盛,则为内寒。寒属阴邪,易伤阳气。正如《黄帝内经》所言,阳气不足不能固护卫表,阴气偏盛,阴寒内生,外邪乘虚内侵,发为痛痹,而其所牵涉的脏腑不同,临床表现及治法亦各有所异,如胸阳不足而发胸痹,肾阳虚衰而致肾痹,肝阳不足而发肝痹,脾阳不足而致脾痹等。

外邪侵袭机体,多先形成五体痹,这在痹病的整个发病过程中,仅是一个初期阶段。寒痹机制虽各有所区分,但总体而言,是内有阳虚,外有寒邪,两气相感,发为痛痹。《素问·痹论》曰:“其寒者,阳气少,阴气多,与病相益,故寒也。”病在五体还是五脏取决于正气的虚实,正气实则在五体,正气虚则入五脏。《素问·四时刺逆从论》说:“太阳有余,病骨痹,身重;不足病肾痹”即为此意。例如,寒痹初起为骨痹,日久正虚可以传变,发为肾痹;反之,初起正虚发为肾痹,若正气得复,亦可逆传转为骨痹。因此,及时、正确地医治并防范外邪,改善生活和工作环境,食饮有常,房室有节,劳逸结合,加强锻炼等,对于疾病的预后至关重要。如果不能有效控制病情,五体痹发展至五脏痹,此时病邪由表入里,病情由轻转重,缠绵难愈,则预后不良。

3.湿邪论

《说文·疒部》曰:“痹,湿病也。”颜师古注曰:“痹,风湿之病”,《玉篇·疒部》同。《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湿气胜者为著痹也。”《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篇中提出:“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湿痹。”

清代叶天士根据江南水乡,沟渠纵横,暑期过长,热迫湿蒸,人处其中,易患湿病的特点,明确提出“吾吴湿邪害人最广”的观点。后人多以北方干燥,刚劲多风,湿邪不甚,而予以忽视。

湿邪致病范围甚广,不必拘于一时一地。《黄帝内经》中早已明确提出了湿邪是导致痹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张子和《儒门事亲》亦提及“痹病以湿热为源,风寒为兼,三气合而为痹”。

湿邪属阴,其性重浊、黏滞、趋下,易阻气机,损伤阳气。湿邪侵及人体时,外袭肌表,湿浊困遏清阳,使头目昏沉,状如裹束;留滞于经络关节,使阳气受阻,肌肤不仁、关节疼痛重着;内留滞于脏腑经络,使气机升降失常。病程往往缠绵难愈,蕴蒸不化,胶着难解,往往反复发作或缠绵难愈。

《圣济总录》用湿者土性也,土性缓,荣卫之气与湿俱留,以解释着痹之重着不移。《景岳全书》认为,湿为阴邪,湿性濡滞,故湿痹见于肢体沉重顽麻。《医学入门》认为风湿多侵于上,寒湿多侵于下,湿多则关节重着,一处不移。湿痹临证常见肢体关节肌肉酸痛、沉重,或肿胀、麻木不仁、屈伸不利,关节怕冷,皮色不变,以腰以下关节受累多见,遇阴雨天症状加重。除上述症状外,湿痹患者多伴有头身困重、精神萎靡不佳、汗出恶风、四肢欠温、胸闷腹胀、纳食减少、小便不利、大便稀溏等,充分体现了湿邪致痹的特点。

张仲景将“风湿”列在《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的湿病之中,指出:“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湿痹”“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大便坚,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提出利小便为其主要治法。近现代医家尤其注重湿邪在着痹发病中的作用,曾有“无湿不成痹”之说,认为痹病风、寒、湿诸外邪中,湿居其要,是阻滞经络气血的主要因素;且湿性黏滞,故湿又为痹病缠绵不愈的根本原因。湿邪浸淫,上下内外,无处不到,临床湿痹所见肿胀疼痛、麻木不仁、肢体酸楚重着及屈伸不利等皆不离湿邪为病,治疗以“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为主要原则。现今人们生活嗜食厚味油腻,因此临床湿痹证型多见湿热痹阻,治疗多用清热活血治法,临床方用白虎加苍术汤、四妙丸、当归拈痛汤、宣痹汤等化裁,重用苍术、白术、薏苡仁、金银花、土茯苓、萆薢等清热祛湿之药。

4.热毒论

《说文解字》载:“毒,厚也,害人之草,往往而生,从中从毒。”其本意是指毒草。《金匮要略心典》谓:“毒,邪气蕴结不解之谓。”毒邪致病最易与火(热)邪相兼,即所谓“无邪不有毒,热从毒化,变从毒起,瘀从毒结”。又谓:“热为火之渐,火为热之极,火甚成毒。”热毒内伏,不仅胶着壅滞,消灼气血津液,而且直伤脏腑、经络,使病势缠绵、迁延难愈,亦可随热毒损伤脏腑经络的部位不同而使各种变证丛生。热毒在痹病的成因中也有重要作用。

关于热毒与痹证的关系,古代医家对此已有论述。早在《素问·痹论》就有“其热者,阳气多,阴气少,病气胜,阳遭阴,故为痹热”,《素问·四时刺逆从论》有“厥阴……不足病生热痹”的记载,成为后世论述热痹的基础。《中藏经·论痹》在痹病的类型方面最早提出了热痹的病名,说:“有风痹、有寒痹、有湿痹、有热痹、有气痹”。《备急千金要方》以犀角汤“治热毒流入四肢,历节肿痛”。《类证治裁》认为外感邪热致痹,“风热攻注,筋弛脉缓”。《叶选医衡·痹证析微论》认为热痹也可由风寒湿痹郁久“风变为火,寒变为热,湿变为痰”所化,治疗以“降火清热……参以通经活血,流散邪滞之剂”。《杂症会心录》提出了“虚火乘于经络而红肿热痛”的阴虚热痹病机,指出本病是由于机体禀赋异常,或由五志化火、饮食不节、湿热内生,导致阴阳失调,脏腑蕴热;又或复感风寒湿热毒邪侵袭,内外相合,邪郁蕴毒,酿生热毒或湿热毒邪;邪毒伤正,气血津液运行失常,痰瘀内生,蕴结化毒。邪毒痹阻经脉肢节,流注骨骱经隧,气血不通而发病。

5.燥邪论

古人认为,燥易生风、生热,在筋脉则表现为拘挛、筋缓不收。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燥胜则干”的论述。金元时期著名医家刘完素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中补充燥邪致病的发病机制,概括其病理特点为“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成为今日燥邪辨证之总纲。以津液、阴血亏耗导致筋脉失养,痰瘀相结,阻滞经络,致气血不通,关节筋脉痹阻而疼痛之特点,根据痹者,闭也,闭塞不通,不通则痛,提出因燥致痹。

燥痹之燥与一般六淫燥邪致病有所不同,总体可分为内燥和外燥两大部分。外燥(六淫致燥、七情致燥、饮食致燥等)、内燥(气虚阴虚致燥、阴虚血虚致燥、瘀血痰浊湿热致燥等)影响机体形成燥痹,日久不愈,阴液不足,导致气阴两虚,或阴损及阳,阳气亏虚,进而导致气阴两虚;日久则阴阳俱虚,形成血瘀、痰浊、虚热,致经脉不通,关节、筋骨、络脉失养,形成关节痹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