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素芳小儿推拿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小儿推拿学形成时期(晋唐宋元时期)

魏晋时期,葛洪不但对我国的药物化学研究有较深的造诣,对推拿也有一定的贡献,如他所著的《肘后备急方》中明确地记载着:“卒腹痛……取其脊骨皮深取痛引之,从龟尾至顶乃止,未愈更为之。”这种方法与当代的小儿捏脊疗法颇为相似,它不但可治急腹痛,还可治疗小儿疳积、积滞等许多病证。该书还有用重刺激的手法使突然昏厥的病人苏醒的记载,如“救卒中恶死……令爪其病人人中,取醒”,使推拿治疗急性病证的范围更加开阔。

隋唐时代结束了百年的南北分治局面,中国封建社会进入全盛时期,推拿学的发展也进入了又一次高潮,在此期间,推拿医学得到政府的认可,逐步走上正轨。到了唐代,按摩术更为发展,并成为独立的一科,设于“太医署”内。唐代著名医药家孙思邈在他的《千金要方》中应用药物制成膏剂与手法相结合的膏摩法,“治少小新生,肌肤幼弱,喜为风邪所中,身体壮热,或中大风,手足惊掣,五物甘草生摩膏方……小儿虽无病,早起常以膏摩囟上及手足心,甚辟风寒”。他运用膏摩法治疗小儿疾病,有“中客忤”“项强欲死”“鼻塞不通涕出”“夜啼”“腹胀满”“不能乳食”等十几种,扩大了膏摩治疗疾病的范围,对膏摩治疗小儿疾病有了较系统的论述。“小儿虽无病,早起常以膏摩囟上及手足心,甚辟风寒”,这是首次将膏摩用于小儿保健推拿的医学文献记载。《唐六典》中记载按摩可除“八疾”,即风、寒、暑、湿、饥、饱、劳、逸,并说:“凡人肢节脏腑积而疾生,宜导而宣之,使内疾不留,外邪不入,若损伤折跌者,以法正之。”可见按摩疗法的治疗已广泛应用到内、外、伤、骨等各科疾病,并主张变被动为主动的导引,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

按摩疗法最晚从唐代开始已和国外有交流,我国的按摩著作已开始传往朝鲜、日本,对国外产生一定的影响,至今在印度及西欧国家的医学中仍为一种被注重的学科。

至宋代,科学文化的发展更推动了医学进步,当时太医局小儿科为独立分科之一,中医儿科专著有较大的发展。相传《颅囟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儿科专著。书中提出的小儿为“纯阳之体”的观点,为中医儿科学关于小儿生理特点的论述提供了理论依据。北宋钱乙是当时最负盛名的儿科之圣,他创立了五脏辨证法则,并总结了小儿面部望诊的实践经验,如“面上诊”和“目内证”。他把疳证列为脾胃病,对病因、病机分类均有独到之处,并把小儿生理病理概括为“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至今仍为儿科推拿医家所重视。按摩在宋代虽未列入医学分科,但有关的论述并不少见,在《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中均有很多膏摩方,并对按摩手法的作用有了较深刻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