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素芳小儿推拿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一、外感六淫、疠气

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风为百病之长,占小儿外感致病因素第一位,小儿肺常不足,腠理不密,肌肤疏松,风邪从口鼻皮毛而入,引起感冒、咳嗽、哮喘、肺炎喘嗽等肺系疾病。

1.风

风为阳邪,善行而数变,风邪外袭,发病较急,传变较快。如外感风邪,初起属于表证,在卫分,如不及时疏解,易从内传,由表入里,且易化热化火,引动肝风。小儿外感风邪还易与其他病邪兼夹致病,常见有夹寒、夹热、夹湿等。如感冒时的风寒证、风热证。风邪有时可与两种以上病因相兼而致病,如风、寒、湿三邪合并,则发为痹证。小儿感受风邪,还常与乳食相夹,为表里同病,临床多见于感冒时风邪夹滞证,即既有恶风,鼻塞流涕,喷嚏咳嗽等肺经表证,又有恶心呕吐,腹胀腹泻之脾胃里证。

2.寒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如小儿躯体受寒,或为饮食生冷所伤,则寒邪犯肺,痰饮内停,最易发生冷哮,临床可见恶寒,咳嗽,流清涕,呼吸喘鸣,痰多稀白有泡沫,脉浮紧等症。若寒邪直中脾胃,脾阳受损可发生寒泻,可见大便稀薄,澄清色淡,夹食物残渣,臭气不甚,腹痛喜按,小便清,肢端凉,口不渴,舌淡,脉沉细等症。若迁延不愈,可由脾及肾,伤及肾阳,出现精神淡漠,面色㿠白,小便清冷,脉沉细等症。寒性凝滞,寒凝则血涩,常导致气血流行不畅,如新生儿早产,因阳气未充,感受寒邪后,导致阳气不能温煦肌肤,可发生新生儿硬肿症,出现体温不升,哭声无力,皮肤僵硬,发冷,甚至水肿等症。

3.暑

暑为阳邪,其性炎热,小儿感受暑邪,可发生高热昏迷,抽风等暑风、暑痉的危重证候。在病变过程中,可反映出热、痰、风、惊的病理变化,即热盛生风,风盛动痰,痰盛生惊,互为因果,此为小儿感受暑邪致病的特点之一。暑为夏季之气,如小儿禀赋不足,体质虚弱,不能适应夏令酷热的气候,则易感受暑气,而发生暑热症,又称夏季热,临床见长期发热,多饮,多尿,无汗等症,但至秋凉,症状能自行消退,为小儿夏季特有的病证。暑多夹湿,暑湿困于中焦,阻遏气机,则发疰夏。

4.湿

湿性黏滞,小儿脾常不足,如湿邪内留,则脾先受困,脾阳不振,运化无权,水湿不化。“湿胜则濡泄”,故小儿腹泻最为多见。感受湿邪还可引起一些其他疾病,如湿阻脾胃,可导致食欲不振,湿与热合,流注经络,可发生痿证等。

5.燥

秋燥之气,易伤津液,如燥邪疫毒侵犯肺胃,循经上炎,毒聚咽喉,则发生疫喉。秋燥之气,多从口鼻而入,肺为娇脏,肺气娇弱,感受燥邪,易伤津液,肺失清肃而发生燥咳,临床可见干咳少痰,口咽干燥,舌红,苔黄等肺燥阴伤之证。

6.火

火为阳邪,轻者为温,重者为热,甚者为火。小儿除直接感受温热病邪外,其他如风、寒、暑、湿、燥等病因,可化热化火。小儿患热病之后,与成人不同,容易生风动血,发生昏迷、抽风、发斑、出血等症。

除以上六邪之外,小儿还常易感受疫疠之气,而引起时行疾病如麻疹、水痘、小儿麻痹症、丹痧、顿咳、痄腮等。感受疫疠之气,病情常较危重,并有相互传染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