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氏针灸桃李摘英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孕育了灿烂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医学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针灸学是其中璀璨的明珠。毛泽东主席1958年批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习近平总书记在祝贺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的贺信中强调,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党和国家十分重视中医药的传承发展。2012年11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了第一批全国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单位名单,昆明市中医医院承建的“管氏特殊针法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的首批64家全国中医学术流派之一,也是中国十大针灸学术流派之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9年发文确定全国51家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开展第二轮建设,管氏特殊针法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名列其中。

中医学术流派是中医学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独特学术思想或学术主张及独特临床诊疗技艺,有清晰的学术传承脉络和一定历史影响与公认度的学术派别。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的建设,充分体现出中医药发展以继承为基础,以探索建立中医流派学术传承、临床运用、推广转化为目的的新模式。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的目标是培育一批特色优势明显、学术影响较大、临床疗效显著、传承梯队完备、辐射功能较强、资源横向整合的中医学术流派传承群体,以丰富和发展中医药的理论和实践,促进中医药传承型人才培养,繁荣中医药学术,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建设任务要求,深入挖掘整理流派历代传人传记及代表性著作、流派典籍、医话医论、方志记载、历史实物等文史资料,梳理清晰的流派传承脉络;比较历代传承人学术观点、学术论著,探索流派思想学说的历史发展演化规律,挖掘对当代中医药学术发展具有开创性和指导意义的学术观点,进一步完善流派学术思想。

管氏针灸学术流派五代相传,第一代管家岱(1844—1912年),山东省高密县人,师承山东昌邑黄氏中医世家,擅长针灸,为管氏针灸开山鼻祖。学术传承人主要有管庆鑫、管庆森、管庆淼等。第二代代表性传承人管庆鑫(1864—1039年),字同山,齐鲁名医,撰写了家传师承教材《管氏针灸金匮》,制定了管氏针灸门生弟子“家训”,奠定了管氏针灸学术流派的理论基础。学术传承人主要有管正斋、管谨譩、管耕汶、王之升等。第三代代表性传承人管正斋(1901—1980年),教授,著名针灸学家,对经络辨证、针刺手法、舌针、耳针、过梁针、子午流注、灵龟八法等均有创新和发展,确立了管氏针灸学术流派。学术传承人主要有管遵惠、管遵信、管遵宽、管遵和等。第四代代表性传承人管遵信(1938—2020年)、管遵惠(1943—),主任医师,第二、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继承和发展了管氏针灸学术流派的理论,完善了管氏针灸学术流派的学术思想,提炼和践行了管氏针灸的传承理念,形成了学术特点鲜明的管氏特殊针法学术流派。第五代主要传承人有管傲然、管薇薇、姜云武、汤晓云、管钟洁、徐杰、丁丽玲、郭翠萍等。由管氏针灸第五代学术传承人为主组建的168名的学术团队,是管氏特殊针法学术流派的中流砥柱,他们在针灸事业上各自闯出一片天地,为管氏针灸的继承和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按照《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建设任务要求,我们选撷了管氏针灸第五代主要传承人管傲然、管薇薇、丁丽玲、郭翠萍、陈顺荣编撰的5部学术著作节选和姜云武、汤晓云、易荣、黄培冬、王艳梅等主要传承人的医学论文,通过整理第五代主要传承传人的学术成果,反映管氏针灸学术流派一脉相承的“继承传统针灸,遵循经络辨证,传承经典理论,创新特殊针法”的学术思想。管氏针灸第五代传承人医学文集《管氏针灸桃李摘英》,基本反映了管氏针灸学术流派“理”“法”“意”的传承理念。

我们希望通过整理管氏针灸第五代传人的医学文集,践行“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思想,发挥中医学术流派特色优势,提高中医针灸临床疗效,促进中医事业发展。由于编者学识谫陋,缺点错误在所难免,恳望广大读者、专家批评指正!

管氏特殊针法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

img

2022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