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护理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及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简称上感,是指从外鼻孔至环状软骨下缘包括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包括普通感冒(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急性病毒性咽炎和喉炎、急性疱疹性咽峡炎、急性咽结膜炎、急性咽扁桃体炎。本病是呼吸道常见传染病,可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或被污染的手和用具传播。多散发于冬春季节,常在气候突变时流行。由于病毒类型较多且各种病毒间无交叉免疫,人们对各种病毒感染后产生的免疫力弱且短暂,故可多次发病。

【病因及发病机制】

1.病因 一般为病毒、细菌和机体抵抗力减弱。①病毒。上感70%~80%是由病毒引起,如鼻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和柯萨奇病毒等。②细菌。以口腔定植菌溶血性链球菌最为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偶见革兰阴性杆菌。③机体抵抗力减弱。全身或呼吸道局部抵抗力减弱时,受凉、淋雨、过度紧张或疲劳等均可诱发此病。

2.发病机制 当机体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时,上呼吸道原有菌群或从外界侵入的病毒和细菌迅速繁殖而引起本病。可出现鼻腔和咽黏膜充血、水肿,上皮细胞破坏,伴少量单核细胞浸润,浆液性及黏液性炎性渗出。继发细菌感染者出现中性粒细胞浸润及脓性分泌物。

【临床表现】

根据病因和临床表现不同,可分为5种类型。

1.普通感冒:起病较急,潜伏期短(1~3天)。①局部症状。以鼻部症状为主。初期有咽干、喉痒,继之打喷嚏、鼻塞(可致流泪、呼吸不畅)、流涕(开始为清水样,2~3天后变稠),可出现声嘶、干咳或咳少量黏液。鼻和咽部黏膜充血和水肿。可伴咽痛。②全身症状。轻且短暂,如畏寒或头痛,纳差,或引起耳咽管炎可致听力减退。如无并发症,1周左右痊愈。

2.根据病原菌和侵犯部位又分为五种类型(表2-3)。

表2-3 不同咽炎特点

【并发症】

本病如不及时治疗,部分患者可并发急性鼻窦炎、中耳炎、气管-支气管炎。少数患者可继发病毒性心肌炎、风湿热、肾小球肾炎等。

【医学检查】

1.血常规检查 病毒感染者白细胞计数多为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细菌感染者,则白细胞计数增多,中性粒细胞增高,有核左移现象。

2.病原学检查 一般无需病原学检查,需要时进行病毒分离或病毒抗体检测等有利于判断病毒类型。细菌培养可判断细菌类型并可做药敏试验。

【诊断要点】

1.根据患者的病史、流行情况、鼻咽部的症状和体征,结合周围血象和胸部X线检查可做出临床诊断。血清学检查、病毒分离和细菌培养等可明确病因诊断。

2.临床普通感冒要与急性鼻窦炎、过敏性鼻炎及季节性流感进行鉴别诊断(表2-4、表2-5)。

表2-4 普通感冒与急性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的鉴别诊断

表2-5 普通感冒与季节性流感的鉴别诊断

【治疗】

由于目前尚无特异抗病毒药物,治疗以中西医结合对症治疗为主。

1.对症治疗 鼻塞可用伪麻黄碱;频繁喷嚏、流涕给予抗过敏药物;咳嗽明显可使用镇咳药;头痛、发热、全身肌肉酸痛者可给予解热镇痛药。

2.抗生素治疗 普通感冒无需使用抗生素,并发细菌感染时可选用口服青霉素、第一代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或喹诺酮类药物。

3.抗病毒药物治疗 发病不超过2天一般无需应用。对于免疫缺陷患者,可早期常规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如利巴韦林、奥司他韦。

4.中药治疗 选用具有清热解毒或辛温解表和有抗病毒作用的中药,如风寒感冒冲剂、银翘散等。有助于改善症状,缩短病程。

【护理诊断/问题】

1.体温过高 与细菌或病毒感染有关。

2.舒适改变 鼻塞、流涕、头痛与病毒和(或)细菌感染有关。

【护理措施】

1.安全与舒适管理 高热患者注意卧床休息,限制活动量,以利恢复抵抗力;保持床单干燥、整洁,衣服汗湿应及时更换;保持室内适宜的温、湿度及空气流通,让患者有舒适感。

2.疾病监测 监测体温变化。如患者头痛加重,伴脓涕、鼻窦有压痛,应怀疑并发鼻窦炎;如出现耳鸣、耳痛、外耳道流脓应考虑并发中耳炎;如咳嗽加剧、咳痰可怀疑气管-支气管炎;如出现胸闷、心悸、眼睑浮肿、腰酸或关节痛考虑心肌炎、肾小球肾炎、风湿热。

3.对症护理 督促发热患者多饮水并做好口腔护理;体温超过39℃时,可行物理降温,如冰敷、温水擦浴等,寒战时注意保暖。咽痛、声嘶时给予雾化吸入处理。

4.用药护理 抗生素多选用口服类,抗病毒药物避免与齐多夫定同时用,防止相互拮抗作用,并严密观察用药后疗效。

5.饮食护理 鼓励患者每天保持足够的饮水量,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食用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戒烟酒。

6.防止交叉感染 重症患者应注意隔离,减少探视,避免交叉感染;患者打喷嚏或咳嗽时应避免对着他人;患者使用的餐具、痰盂等用具应按照规定消毒,或用一次性器具,回收后焚烧弃去。

【健康教育】

1.预防疾病 宣传吸烟及烟雾刺激的危害;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进食清淡、富有营养的饮食,多饮水;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冬春季节,尽量减少去公共场所。

2.管理疾病 避免接触或吸入过敏原,及时清除鼻咽部位的病毒、细菌;注意呼吸道隔离,防止交叉感染,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3.康复指导 康复期间可用流感疫苗行鼻腔喷雾,也可用板蓝根、大青叶等熬水饮,室内可用5~10mL/m3食醋加等量水稀释加热熏蒸,每日1次,连续3日。发生炎症时,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