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化的内涵与外延
关于文化,目前国内外的界定众多,但细加分析、归纳,不外乎从广义与狭义、静态与动态两个方面进行界定。
(一)广义、狭义的文化
1.广义的文化 对于广义文化的界定,以前苏联《哲学百科全书》的定义为代表,认为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这种界定几乎将人类社会的一切都囊括在内。
2.狭义的文化 对狭义文化的界定,以1871年英国文化学家泰勒《原始文化》中的界定为代表,认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这种界定特指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总和。
(二)静态、动态的文化
1.静态的文化 在日常用语中,无论是广义的文化,还是狭义的文化,一般情况下都是作为名词使用,给人以一种静态的感觉,为静态的文化。例如,说某人“有文化”是指他具有知识文化,“酒文化”指与酒、饮酒等相关的文化现象等,其中所说的“文化”皆属名词性的、静态的。
2.动态的文化 考察“文化”一词的语源,它本身就是一个主谓词组,呈现出一种动态感。
在甲骨文、金文中,“文”像一个人的胸前有刻画的符号,或者是胸前悬挂着好看的贝壳、石块之类的饰物(图1-1)。朱芳圃在《殷周文字释丛》中说:“文即文身之文,像人正立形,胸前之丿、✕……即刻画之文饰也。”可见,最早的“文”也就是“纹”“文饰”之义。《庄子·逍遥游》说“越人断发文身”,《史记·吴太伯世家》说吴太伯、太伯弟仲雍“文身断发,示不可用”,《周易·系辞下》说“物相杂,故曰文”,皆其例。
人类考古学表明,最晚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已经知道开始文饰、打扮自己,已经产生了美的观念。“文”作为人胸前刻画的符号或者好看的贝壳、石块之类的饰物,表明人类有了某种思想、观念、意识,而这种思想、观念、意识是人类通过与自然物的交织、互动来体现和反映的。换言之,从源头上说,最早的“文”产生于人类与自然的交织、互动,本来就呈现出一种动态。当“文”的这种动作相继被其他人摹仿时,表明“文”已经开始对他人产生影响;当“文”所代表的思想、观念、意识被广泛认同后,就会在一定的时期内相对地稳固下来,此时的“文”又呈现出一种相对的静态。
图1-1 古文中的“文”
在甲骨文、金文中,“化”像两个人摔跤的样子(图1-2)。朱芳圃在《殷周文字释丛》中说:“化像人一正一倒之形,即今俗所谓翻跟头。”摔跤是两个人之间力量、技巧的相互作用,因为力量、技巧的相互作用而使两人的位置、姿态乃至精神、心理状态不断改变,由此“化”又引申出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改变、相互转化等义,如《国语·晋语》“胜败若化”之“化”,最近的例子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柔道、摔跤图标用的即是“化”字甲骨文,都证明了这一点。总之,无论其本义还是引申义,“化”都是一种动作行为,都呈现出一种动态。
图1-2 古文中的“化”
如上所述,“文”是通过一定的物质所反映的人的思想、精神、意识,“化”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影响、改变,那么“文”“化”合在一起就是人类思想、精神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需要指出的是,在中国人“比类取象”的思维方式、“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之下,本来属于人文的“文”、人文的“化”也被“移情”而扩及自然万物,用以指“天文”。如《周易·贲·彖》中说:“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就是将“文”由“人文”扩及“天文”。同时,这段话也是汉语文献中“文”“化”连文最早的语境之一。
西汉以后,“文”“化”逐渐合成一个词。如《说苑·指武》云:“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文选·补亡诗》云:“文化内辑,武功外悠。”其中的“文化”,一是与“武力”对举,其义偏向于道德、思想、法律等狭义“文化”;二是作为主谓结构词组,取其“以文教化”“以文影响”等义。
汉语中“文化”一词,近世以来也用英文的“culture”来翻译。“culture”来源于拉丁文“cultrua”,原词也是一个动词,本义为土壤改良、植物载培等物质生产活动,15世纪后由耕作、培养逐渐引申出教育、发展、尊重、练习、陶冶等义。“culture”的这些含义至今程度不同地保留在与拉丁文同属印欧语系的英语、法语、德语等语言中,其引申义与汉语语境中动态的“文化”相似。
文化有广义、狭义之分,而无论是广义、狭义的文化又皆有静态、动态之分。本教材中所使用的“文化”概念兼取其广义与狭义、静态与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