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中医治未病学的源流
一、远古至先秦(春秋战国)时期
远古时期出于求生的本能,先民们尝试用一些办法来改变恶劣的生活条件。他们用火来烧食、逐猛兽,于是从茹毛饮血到烧火熟食,从树栖穴居到结茅而舍,在与大自然斗争的过程中不断搜寻能够趋利避害的生存之道,于是一些治未病的防病保健行为开始显现。随着科学文明的进步,人们的思维意识逐渐活跃。到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在探讨自然规律和揭示生命奥秘的过程中,对于疾病和健康之间的关系逐步有了自己的一些看法,逐渐提出了“预防”“居安思危”“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等治未病的预防思想。
(一)改善居住饮食预防疾病
远古时代,生产力极为低下,先民们过着原始群落生活,随处而居,没有固定的居处,为了生存和躲避野兽袭击,只能在树上筑巢生活。有时候天气恶劣,先民们只能寻找山洞、窟穴居住。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工具的出现,我们的祖先征服自然的能力逐渐增强,开始尝试挖一些土窖地窖、搭建房屋。有了房屋,人们可以利用其防寒避暑,减少疾病的发生,同时也避免了猛兽的攻击。
原始人类以采集和狩猎为生,食物来源主要为野生植物果实、块根、菜蔬及兽类等,但他们发现食用一些食物后,自己的身体会更加健康,或会使疾病减轻,而某些食物食用之后身体会产生不适甚至中毒。这些偶然尝试经多次重复验证后变成了宝贵的生活经验,人们由自发走向自觉,开始主动采摘或狩猎一些有益于身体健康的动植物来食用,这便是食养的最初起源。随着火的使用和人工取火的发明,人们的饮食方式也发生改变,吃到更多的熟食。比起生的食物,熟食缩短了对食物的消化过程,能减少消化道疾病的发生,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先民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开始烹调食物的探索,从而极大丰富了食材来源,增强了食物功效,减少甚至消除了某些食物的危害,使食物充分发挥出防病保健效果。所以说人工取火的发明和利用,是真正的食养、食治的伊始。
远古时期,多种预防疾病的方法在人们与大自然的斗争中开始出现。人们对于自然从被动适应过渡到主动改造。特别是人工取火的出现和使用,对包括饮食在内的养生保健各个方面,均具有重大意义。人们发现火不仅能够防寒、防兽、照明,还能防病和治病,并形成了灸焫和热熨之术。到了新石器时代,先民们掌握了磨制、挖制等制作石器的技术,出现了石针,代表着砭石运用的开始。《说文解字》:“砭,以石刺病也。”当身体出现不适或病痛时,有意识地用砭石去刺激以消除病痛,此即砭刺法,这也是针刺防病治病的开始,砭石也因此成为最早的针刺工具。有的时候,身体被石块碰伤,肢体出现疼痛,人们会有意识地用手去按压摩搓,这便是按摩的起源。
《吕氏春秋·古乐》记载了帝尧陶唐氏开始治理天下的时候,河道堵塞,源流不通,阴气郁结,阻滞不畅导致筋骨不舒展,所以他创作舞蹈,使郁结之气散发出来。这证明相当于原始社会后期的古人,就已经开始用舞蹈来宣导肢体、关节部位的阴湿邪气。模仿动物时,不仅要形似,还要模仿其表情神态和嘶吼声音,这就要求古人在舞蹈的时候要将心神和形体全部融入舞蹈中。这种有目的、有意识、形神合一的舞蹈健身行为,可以说是传统健身术的萌芽。
(二)甲骨文显示先民已有预防疾病活动
中国早期的文字甲骨文中,已有关于“疾年”“降疾”“雨疾”的表述,说明殷商时期即有流行病的记载。此外,殷人还通过对天文、气象的占卜,不断掌握自然界变化的规律,尽量预防灾害天气给生产生活及对人健康带来的不利影响。甲骨文中的“沐”“浴”“寇帚”等文字,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懂得通过一些卫生手段预防疾病。因此,从甲骨文的记载可以看出,殷商时期先民已经有了预防疾病的实践活动。
(三)西周重视从饮食和环境预防疾病
西周时期,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医事制度。《周礼·天官冢宰》记载,当时的宫廷医生分为食医、疾医、疡医和兽医四种。食医“掌和王之六食、六饮、六膳、百羞、百酱、八珍之齐。凡食齐眡春时,羹齐眡夏时,酱齐眡秋时,饮齐眡冬时”。可见食医是主管帝王饮食卫生、负责四季饮食调配、为王室贵族的健康而设置的专职食养医生。
《周礼》已经有“凌人”之设。“凌人”是掌管藏冰、用冰的专职人员,“凌阴”是指藏冰之屋。入春后将食物保存在冰室中,以免食物腐败变质,有利于饮食卫生,预防疾病。
西周时,房屋建筑更为讲究,开始将瓦片用于排水、防晒、保护房屋,有助于卫生保健、预防疾病。对于饮水,人们开始注意保持井水的干净卫生。西周饮食和环境的改善,对于预防和治疗疾病有着突出的意义。
(四)诸子百家预防疾病的思想等治未病思想理念
随着社会发展,科学文化进步及学术思想的日趋活跃,至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各家在治未病思想方面有许多精辟的论述。《周易》提出了“居安思危”的思想,曰:“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也就是说,君子安定的时候不忘记可能出现的危险,生存的时候不忘记可能灭亡,国家大治的时候不忘记可能出现的祸乱。所以就能使本人身体安宁,国家也得以保全了。这种预防为主、防重于治、防患于未然的思想,正是中医治未病的思想基础。
道家以《老子》《庄子》为代表,通过“道法自然”,力求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效法自然。人在这样一个和谐的环境中,身体阴阳平衡,可以有效地预防疾病。老子还倡导少私寡欲,虚静养神。内无所欲,外无所慕,保持内心的宁静,自然正气充足,少病身安。庄子崇尚“豁达”的人生观,认为人的一生当在潇洒豁达中度过。他曾形象地比喻说,水泽里的野鹤,十步一啄,百步一饮,逍遥自得,情绪乐观,故长寿;而笼中的鸟儿,郁郁寡欢,意志消沉,羽毛憔悴,低头不鸣,因此难以全生。庄子崇尚“豁达”的人生观,认为人的一生当在潇洒豁达中度过,图个逍遥自在,不可郁郁寡欢,意志消沉。
儒家以孔子、孟子为代表。儒家注重修身养性,指出养心养神的重要性。精神和形体之间,精神起统帅支配作用,故强调道德行为修养。孔子指出“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又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强调用“仁”和“忠恕之道”,修养道德,克己制欲。
孔子这里所说的“智者”和“仁者”不是一般人,而是那些有修养的“君子”。他希望人们都能做到“智”和“仁”,只要具备了这些品德,就能适应当时社会的要求,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态,做到不生病或少生病。
儒家对于饮食提出了许多观点。《论语·乡党》曰:“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原文的大段文字规定了君子的饮食规范,可归纳为“二不厌,三适度,十不食”,对于通过饮食调节预防疾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