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药物的不良反应
凡不符合用药目的,并给患者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统称为不良反应(adverse reaction)。药源性疾病(drug induced disease)是由药物引起的人体器官、组织等的功能或结构损害,并有临床过程的疾病,其实质是药物不良反应的结果。药物不良反应主要决定于药物(物理化学性质、剂型、剂量、给药速率和途径),而另一些反应则主要决定于病人的性状(遗传、生理和病理变异),也有一些与两者都有关系。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以下几类:
1.副作用(side reaction) 指药物在治疗剂量时与治疗作用同时发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一般较轻微,多可自行恢复。产生副作用的原因是由于药物的选择性低。如阿托品用于解除胃肠痉挛时,可引起口干、心悸、便秘等反应。副作用可以随治疗目的不同而改变。将药物的某一作用作为治疗目的时,其他作用则成为副作用。
2.毒性反应(toxic reaction) 指药物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而引起的机体损害性反应,一般比较严重。毒性反应的表现主要是对神经、消化、血液、循环系统及肝、肾等造成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甚至可危及生命。毒性反应包括急性毒性、慢性毒性和特殊毒性反应。急性毒性(acute toxicity)可因剂量过大而立即发生,多损害循环、呼吸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而慢性毒性反应是指长期用药,药物在体内蓄积而逐渐发生,多损害肝脏、肾脏、骨髓、血液和内分泌系统等功能。特殊毒性反应包括致畸作用(teratogenesis)、致癌作用(carcinogenesis)和致突变作用(mutagenesis),通常称为“三致作用”。有些药物能影响胚胎正常发育而引起畸胎。如沙利度胺(thalidomide,反应停)在20世纪60年代用于缓解妊娠初期反应,结果造成胎儿畸形。目前认为在怀孕的最初3个月内,胚胎发育分化很快,最容易受到药物的影响,故在怀孕的前3个月内,以尽量不用药为宜。某些药物可能还有致癌作用、致突变作用,应予警惕。毒性反应在性质上和程度上与副作用不同,对使用者危害较大,故临床用药时应严格掌握用药剂量及疗程,并定时做有关检测。
3.变态反应(allergic reaction) 指少数人对某些药物产生的病理性免疫反应。这种反应只发生在少数过敏体质的患者,与该药的作用、使用剂量及疗程无关,在远远低于治疗量时也可发生严重反应。
变态反应通常分为四种类型,即过敏反应(hypersensitive reaction)、溶细胞反应(cytotoxic reaction)、免疫复合物反应(immune complex reaction)及迟发型变态反应(delayed reaction)。临床表现有药热、皮疹、哮喘、溶血性贫血、类风湿关节炎等,严重时还可引起休克。药物之所以引起变态反应,是因为有的药物为蛋白质,本身就具有免疫原性,但大多数情况是药物或其代谢产物作为半抗原,和内源性蛋白结合后形成抗原,经过1~2周的敏化期,产生抗体,再次与成为抗原或半抗原的药物接触时而发生反应。
4.后遗效应(residual effect) 指停药后原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而残存的药理效应。如前一天晚上服用巴比妥类催眠药后,次日早晨仍有困倦、头晕、乏力等后遗作用。
5.继发反应(secondary reaction) 指药物治疗作用发挥后所引起的不良后果。如长期服用广谱抗生素后,肠内一些敏感的细菌被抑制或杀灭,使肠道菌群的共生平衡状态遭到破坏,而一些不敏感的细菌和真菌,如耐药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等大量繁殖,导致葡萄球菌性肠炎或白色念珠菌病等。
6.特异质反应(idiocrasy) 指少数患者对某些药物特别敏感,其产生的作用性质可能与常人不同。但其反应性质与药物的固有药理作用相关,且严重程度与剂量成正比。目前认为,这是一类先天性遗传异常所致的反应。如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损者服用伯氨喹时可发生严重的溶血性贫血;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变异者对华法林的抗凝血作用耐受;先天性血浆胆碱酯酶缺乏者在使用骨骼肌松弛药时可产生呼吸肌麻痹、严重窒息的特异质反应。这些都是遗传因素决定的异常。
7.药物依赖性(drug dependence) 指患者连续使用某些药物以后,产生一种不可停用的渴求现象。根据它们使人体产生的依赖和危害程度可分为两类,即生理依赖性(physiological dependence)和精神依赖性(psychical dependence)。
(1)生理依赖性(physiological dependence) 也称躯体依赖性(physical dependence),或成瘾性(addiction),是指中枢神经系统对长期使用的药物所产生的一种身体适应状态。一旦停药,将发生一系列生理功能紊乱,称为戒断综合征(withdrawal syndrome)。
(2)心理依赖性(psychological dependence) 也称精神依赖性(psychic dependence),或习惯性(habituation),是指使用某些药物以后可产生快乐满足的感觉,并在精神上形成周期性不间断使用的欲望。其特点是一旦中断使用,不产生明显的戒断症状,可出现身体多处不舒服的感觉,但可以自制。其原因可能只是一种心理渴求,是主观精神上的渴望,机体无生理生化改变。
中枢作用的药物如镇静药、催眠药、抗焦虑药、抗抑郁药、镇痛药、中枢兴奋药和其他能产生精神作用的药物都可能引起依赖性。阿片类药物和物质如吗啡、哌替啶、海洛因、羟考酮等引起依赖性而导致药物滥用已成为国际上严重的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