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节选)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兮,又申之以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离骚》是屈原用生命铸成的诗歌,是我们解读屈原生平及其心迹的可靠文本。结合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刘向《新序·节士》、王逸《楚辞章句》等史料以及后代学者的研究成果,我们得知《离骚》的第一节中包含着如下秘密:一是屈原出身高贵,他与楚国的王室同族,都是五帝之一高阳氏颛顼的后裔。二是屈原生逢吉日良辰。相传屈原生于寅年寅月寅日,对于一个男子来说,那是一个大吉大利的好日子。三是屈原的父亲伯庸根据他初生时的气度,通过卦辞为他取了美好的名字:名为“正则”,字曰“灵均”。“正则”和“灵均”分别是“平”字和“原”字的隐语,意即名平,字原。王夫之解说得很清楚:“平者,正之则也;原者,地之善而均平者也。隐其名而取其义,以属辞赋体然也。”第二节中又披露了屈原的心声,他对自己的才能品性有着强烈的自信,美人芳草便是其美好品性的艺术象征。他迫切地感受到时光易逝,担心老之将至而美好的名声尚未建立。他希望能为国家人民做出杰出的贡献。
课本中所选的第三节是诉说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悲愤。仿佛是命运在有意作弄,赤心爱国的屈原偏偏生活在国家灾难接踵而至的多事之秋。战国时代,列国纷争,纵横捭阖,楚国也是逐鹿天下的一方诸侯。然而楚怀王志大才疏,性格多疑,在内政外交上总是举棋不定,对内常被谗臣宠妾所蒙骗,对外则屡受秦国的欺侮。于是,忠而见疑、信而被谤便成为屈原的宿命。他先是被楚怀王猜疑、疏远,放逐到汉北,后又受继位的顷襄王敌视、迫害,流放至江南。
屈原之所以要叹息、流涕,绝不仅仅是哀叹自己个人命运的不幸,而是为国家、人民多灾多难的命运而悲伤、忧愤。屈原坚信自己的高尚品德和卓越才华可以很好地为国家效劳,可以在为国家建功立业的过程中体现自己的美好才性。对屈原来说,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的追求与为国家、人民谋福祉的事功是完全一致的,也是相辅相成的。正因如此,当诗人为“民生多艰”而痛哭流涕后,就更加坚定了对美好才性的追求。可惜的是他的洁白清忠与满朝的邪恶势力如水火之不相容,以至于早上直言进谏,晚上便被斥退。而自己受到斥责的原因竟然是佩戴蕙草和采摘白芷,也就是追求美好的事物。正是在这种境况中,屈原发出了声裂金石的誓言:“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意谓只要自己所追求的目标符合道德规范,即使多次献出生命也不会后悔。这种愿意为正义的事业而献身的观念,正是屈原崇高人格的生动体现,它必将鼓励后人在进德修身的道路上义无反顾地前进。
课本所选的第四节诉说了屈原被放逐以后不改初心的坚定态度。从被疏远到被流放,从汉北到江南,屈原的处境越来越艰难,他的前途越来越渺茫。在长达十六年的流放生涯中,在其生命的最后三分之一历程里,屈原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但他从未放弃自己的人生追求,始终坚持自己的高洁品格,他具有百折不回、九死不悔的坚强意志。流放中的屈原并没有空度岁月,他举起如椽巨笔,抒写对祖国和人民的深切爱恋,倾诉对美好理想的热烈追求。
《离骚》这首长篇抒情诗就是他在流放外地时所写的。他用美丽芬芳的花草制成衣服,不仅戴着高高的帽子,而且带着长长的佩剑,以此表明维护自身高洁品性的决心。屈原坚决不让黑暗政治的污泥浊水玷污自己的高贵品质,更不愿用同流合污的苟且态度损害自己的美丽人生。“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这是他宁死不屈的人生誓言。他最后奋身跃入汨罗江的清波,就是对这个庄严誓言的实现。诗为心声,《离骚》就是屈原心声的真实记录。《离骚》是中国文化史上前所未有的宏伟诗篇,也是中国诗歌史上永久的典范杰作,值得我们认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