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绕组反相SEN Transformer潮流控制理论与方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2.2 ST及其变种的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20,22]提出了一种由小容量UPFC和大容量ST串联组成的混合式潮流控制器(Hybrid Unified Power Flow Controller, HUPFC),实现了ST的连续调节。文献[23,31]提出了一种电磁混合式统一潮流控制器(Hybrid Electromagnetic Unified Power Flow Controller, HEUPFC),将ST与UPFC共用一次侧励磁绕组,使两个装置有了电磁联系,成为一个串并联型潮流控制装置。参考文献[32]提出了一种改进型ST(Improved ST, IST),将ST从四绕组变压器简化为双绕组自耦变压器,拓宽了ST的控制域与移相范围。参考文献[25,34]将IST与UPFC结合,提出了改进型混合统一潮流控制器以提供连续的潮流控制,并对IST与UPFC的容量配置关系进行了分析,以便改进型混合统一潮流控制器(Improved Hybrid Unified Power Flow Controller, IHUPFC)可以对潮流进行灵活且连续的控制。参考文献[35]提出了一种由一个小容量的交流斩波电路和一个大容量ST串联组成的功率晶体管辅助式ST(Power Transistor Assisted ST, TAST),其能实现无差调节,并提供了约为14.62%的额外的潮流控制范围。此外,文献作者还额外对比了TAST与UPFC之间的成本差异。为扩大ST的调节域,参考文献[27]提出了一种带中心分接头的ST,实现了补偿电压反相,从而增加了ST的运行点,扩大了控制域。但该种结构增加了绕组匝数,并且未充分挖掘出该拓扑的控制潜力。继而参考文献[35]提出了一种可实现二次绕组反相的改进型ST,其加入了桥式开关,有效地改善了传统ST的控制精度和增加了ST的运行域。参考文献[28]提出了一种基于不对称绕组的ST,提高了ST的调节精度,扩大了控制域,并降低了ST的绕组与铁心大小。参考文献[29-30]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力电子开关技术二次绕组反相的扩展型ST,其调节速度、控制精度和运行域都优于传统ST,且控制方法简单。参考文献[36]将仅能调节单线路潮流的ST进行拓展,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配电网多线路调节的快速电磁式ST。该种结构采用晶闸管混合式开关,能够实现快速切换,并做到无弧切换。

从ST及其变种的建模角度出发,参考文献[37]利用MATLAB/Simulink和PSCAD/EMTDC建立了基于双绕组变压器的ST简化仿真模型,但是在上述参考文献中未考虑绕组间的互感。继而,参考文献[28]利用混合变压器建模方法建立了ST的电磁暂态模型。参考文献[39]建立了详细的ST实时电磁暂态仿真模型,但是其忽略了铁心结构和磁通路径。进而,参考文献[40]基于ST的非线性等效磁路,考虑了铁心磁滞、涡流损耗等因素的影响,建立了ST的非线性磁特性实时仿真模型。此外,为了进一步揭示ST内部的电压和电流关系,参考文献[41]提出了一种考虑多绕组耦合的电磁解析模型。然而,以上文献主要是针对ST装置的仿真建模和电磁暂态建模研究,不适用于对大规模的电力系统分析研究。

参考文献[42-43]建立了ST的稳态模型,以ST缓解系统拥塞开展优化研究,但是其所建立的模型没有考虑ST的运行约束,为含有ST的电力系统潮流调控研究带来了局限。参考文献[44]基于统一迭代法的计算思想建立了晶闸管辅助型ST的稳态潮流模型,并在标准的IEEE 2机5节点和修改IEEE 6机30节点系统建立了仿真模型,且与其解析计算结果进行比较,证明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但是其没有考虑装置的潮流控制模式。